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地方金融服务中心

神木市地方金融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3 11:32
单位名称 神木市地方金融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中省有关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研究分析全市宏观金融形势和运行情况;负责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和类金融组织,引导、鼓励金融机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组织推进全市资本市场发展;开展金融信息化建设等相关工作。
住所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广场北路4号党政办公大楼934室
法定代表人 王鹏
开办资金 69.0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神木市委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65万元 44.5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地方金融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举办单位由神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变更为中共神木市委办公室,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是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举办新形势下企业财税管理与投融资专场培训暨降低企业融资难度专场对接会。协调督促银行机构做好企业的“金融顾问”,保持企业信贷投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扎实落实助企纾困工作。二是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持续充实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推动3家企业入选2024年陕西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名单。精准培育德林荣泽、恒凯新能源、广泰领新科技上市,德林荣泽能源运营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恒凯新能源正在申请新三板挂牌工作,广泰领新科技已完成股改,有关工作正在推进。三是全力巩固金融脱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落实“5321”脱贫小额贷款政策,常态化开展贷款政策宣讲、贷款投放和到期贷款收回工作,积极稳妥处置逾期贷款。四是充分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经金融委员会会议研究同意备案《神木市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融资担保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实施细则》,加大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力度,持续在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改善我市信贷营商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五是持续推进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扩面工作。积极发挥政企合作优势,严格坚持“政府引导、商业运作、参保自愿”的工作原则,扩大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覆盖面和受益面,破解农村低收入家庭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返贫、致贫难题。(二)压实监管职责,维护行业健康发展一是严格规范地方金融组织及其业务活动。加强地方金融组织日常监管,对我市20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融资担保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行业年度审查,保障地方金融组织依法合规经营、健康良序发展。二是强化特定领域风险排查和规范清理,协同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常态化开展特定领域风险排查,对辖区内名称或经营范围中涉金融相关字样的市场主体进行了专项排查,目前,不存在因风险处置不力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三)紧扣工作主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一是持续压降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压实银行业不良贷款化解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全力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压降工作,截至12月末,我市不良贷款余额6.70亿元,不良率0.87%,不良贷款风险检测指标控制在合理区间。二是紧盯资本市场上市企业风险。基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国内政策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动态监测盯紧风险点,全力维护投资者利益,防止群体事件发生,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三是严格规范地方金融组织及其业务活动。成立神木市地方金融组织规范整治工作专班,高效推进神木市地方金融组织规范整治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净化行业环境,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四是常态化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持续开展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斗争社会面宣传和线索摸排工作,畅通举报渠道,全面收集群众举报线索。同时积极开展风险排查,目前,未收到金融系统黑恶势力线索。(四)践行金融为民,开展好金融知识宣教活动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结合“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金融知识宣传月”等节点,常态化、多渠道、全方位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增强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共同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今年以来,市地方金融服务中心坚持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工作宗旨,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优化金融领域营商环境,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金融业增加值完成64.43亿元,增速11.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85.74亿元,增速7.2%;贷款余额779.91亿元,增速5.6%。全市金融保持平稳健康运行,金融行业运行合法合规。银行机构不良率控制至0.87%,无涉稳和重大金融风险。扎实开展脱贫小额贷款投放和到期贷款收回工作,稳妥处置逾期贷款,逾期率低于考核指标要求。积极争取榆林市促进金融业发展奖补政策,推荐3家企业进入陕西省2024年上市后备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提升了公众金融素养,增强了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进一步推动了我市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待提升。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效果不够显著,时有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现象发生。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后备资源不足。(二)受国内外时局、经济形势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担保机构代偿率可能会有所抬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任务加剧。(三)地方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化解处置能力亟待提升。随着涉众型非法金融、非法理财等金融乱象滋生,面临较大化解和维稳压力。四、改进措施(一)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开发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加大普惠金融投放力度;大力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深挖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做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等。(二)强化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强化银行信息监测与风险化解,持续推进不良贷款化解工作。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强非法金融活动排查整治力度,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风险。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坚定不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做好助企纾困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督促宣传好金融信贷产品,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完善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支持实体经济考核评价办法,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研究出台支持融资担保相关政策,更好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对金融资源的撬动作用。探索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扎实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二)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建立健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报告制度体系,提升防范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全力配合做好政府债务风险化解,严防风险叠加。深化央地协同监管,加强央地信息共享和监管协作,合力推进地方法人机构改革化险,确保风险总量只降不增。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完善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守牢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三)持续推进企业上市培育和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挖掘辖区内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多举措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梯队。靠前服务、动态管理,修订完善上市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增强上市竞争力。(四)做好地方金融组织日常监管工作。夯实监管责任,加强对辖区内地方金融组织的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业务指导等,严格把关地方金融组织的设立、重组、变更、注销程序。做好地方金融组织规范整治工作,依法处置违规机构,保障地方金融组织依法合规经营、健康良序发展。(五)持续做好金融领域扫黑除恶斗争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认识和参与度。加大线索摸排和行业治乱力度,切实抓好常态化扫黑除恶重点整治工作,持续推动金融领域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