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师训教研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研究教学改革,提出执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及教研的相关工作。 | |
住所 | 紫阳县教师进修学校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曾启波 | |
开办资金 | 1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2万元 | 15.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举办单位变更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教师培训有声有色。全面开展分层分类培训,针对新入职教师,牵头组织为期7天的岗前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教育理念、教学常规、学校安全管理、班务工作、新课程标准解读、心理健康等基础课程,帮助新教师快速站稳讲台。积极申报“国培”项目,依托“国培”县、校两级管理团队在汉中、宝鸡开展系列数字化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暨协同体制,本年度共计组织培训1700余人次。克服工学矛盾,积极外派中心中青年骨干教师20余人次参与省内外学科教学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促进其向专家型教师发展。邀请省内专家开展“全县九年级中考复习备考”专题讲座与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为全县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把脉问诊、指点迷津,弯道超车,受益学科教师270余人次。针对县域内校外培训机构“乱象”,联合主管局相关股室,组织开展“全县校外培训机构暨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学集中培训”,受训21个机构312名教师,我县校外培训机构办学理念、教师素养、管理模式得到空前提升。依托“苏陕对口帮扶”我们组织了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参训中小学教师85名,着力解决了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师生心理健康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二)课题研究纵深推进。按照上级教育科研部门“数量质量并举”的总体要求,本学期教科研组加大宣传力度、下沉基层指导、夯实目标任务、注重过程效果,着力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育信息化融合等热点难点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如“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通过深入课堂实践,总结出多种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在多所学校推广应用,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本学期,申报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23项,全年组织申报县级教育科研课题209项,经专家综合评审立项189项。较往年,数量质量街可圈可点。(三)质量监测科学实施。完成全县中小学12个学科的教学质量监测工作,采用纸笔测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方式,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师教学质量。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形成学科质量分析报告7份,成功举办“2024年紫阳县义务教育阶段质量分析暨师训教研工作会议”,为学校教学改进提供数据依据,精准指导教学决策,如通过分析发现部分学校英语学科写作能力薄弱环节,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学校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学生英语写作成绩显著提升。(四)校本研修全面推进。实施“国培计划”教师研修项目,扎实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我县教研走内涵有效发展之路,多举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育部门、学术团体举办的各种教育研讨活动,11月份组织全县的“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培训展示会,展示一批校本研修成果,聘请专家进行培训讲座。分层次开展各种研修活动,建立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确定紫阳中学、初中部、紫阳小学、蒿坪中心校、高滩中心校、向阳中心校等一批校本研修示范校,引领和示范带动全县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强化校本研修管理,2024年完成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工作,将教师完成校本研修工作情况和年度考核、晋职评优挂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教研活动蓬勃开展。全年组织开展区域联动教研活动15场次,涵盖同课异构、专题讲座、教学反思交流等形式,在紫阳小学教共体常规教学一体化、紫阳中学初中部教共体线上集体备课、毛坝中学教共体“三坊”联合教研等活动中,不同学校、学科教师打破校级壁垒同频共振,同心同向,分享交流,取长补短,极大地促进了校际教学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二)教学视导有效提升。本年度,修订完善了《紫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视导实施细则》《课堂教学十不准》两项教学工作评估方案,从教学管理、课程实施、教学效果、校本研修、家长座谈、师生问卷等方面对中小学进行为期3天常规教学全面视导,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意见建议,以导促建,推动各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发展,促进了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部分教师参与培训积极性有待提高,培训内容与教学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密。2.深入调研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二)改进措施:1.激活教师参训动力机制,推行“学分银行”制度,将培训成果与职称评审、岗位晋级联动,设立“教学改进专项基金”,资助教师开展行动研究。2.构建全景式调研模型,开发课堂智能观测系统(AI教学行为分析+情感计算),实施课前期待-课中体验-课后反思“三阶访谈法”,建立教师学科维度/发展阶段/能力层级的发展需求图谱。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开展过国培计划。依托国培计划,将三区人才与名师引领项目活动,融合各学科研训活动。学科组充分利用国培平台策划各学科主题研训活动。各学科活动要突出内容与对象精准的问题,解决好省市县各类培训与学校工学矛盾问题。(二)建立教师成长体系。以学校为主体,在开展好青蓝工程的基础上,推进“三员研训”优化行动,开展“两员研训”,精选研训对象,从当年毕业教师中选取教师,签订《紫阳县三员研训联盟书》,实行盟员结业制度。(三)强化名师管理。强化名师工作室、坊、站的管理,严格落实《紫阳县名优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管理办法》,通过数字赋能的方式进行专项考核,达到既真正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领头雁作用,有切实减轻名师负担的目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