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辖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基本医疗和疾病预防服务。负责辖区内的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公益性基本医疗服务工作,中医科。 | |
住所 | 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13号 | |
法定代表人 | 颜鸿 | |
开办资金 | 2060.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碑林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52.92万元 | 1797.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中心严格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管理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现将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1.基本医疗工作。严格做好医疗机构常态化工作,确保各项指标按时完成。不断健全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安全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全年门诊诊疗23848人次。2.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5392份,其中规范化个人健康档案35392份,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36.31%,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32.51%,高血压规范管理率75.09%,糖尿病规范管理率76.83%。除完成常态化工作外,公卫科还新增视力筛查、结肠癌筛查、骨密度、同型半胱氨酸等检查项目,纳入到儿童及重点人群体检中,满足了辖区居民的医疗需求,提升服务质量。3.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建设,真正使签约工作落到实处,组建了8个家庭医生团队,现已签约居民21985人,签约率55.91%,其中重点人群签约7766人,签约率97.22%,签约覆盖辖区所有人群,做到“签约一人,服务一人,履约一人”,突出重点人群,对老弱病残孕、慢性病患者等优先签约、优先服务,重点做好增值服务项目。4.医联体工作。一是坚持医联体专家门诊,全年共诊疗55人次。二是积极开展医联体家医团队下社区义诊、健康讲座共9次,出诊服务6次。三是建立医联体家医团队,完成家庭病床护理人员进修12人,骨干医师进修1人。四是继续推进医联体合作项目,2月份签订了胸痛中心协作协议,优化社区胸痛患者规范化救治的长效机制;6月份建立医联体远程心电图治疗,试运行正常;7月份建立医联体远程心电图诊疗项目,全年服务800余人次。5.医防融合工作。加强基本医疗人才梯队建设和全科门诊医师培养,将全科骨干医师纳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服务,为辖区慢病患者提供了高质量“连续性、闭环式、全流程、全周期”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健康服务。培养医防融合型年轻骨干医师3人。6.拓展中医特色诊疗业务。积极营造中医药氛围,推进中医药科普宣传,以中西医结合康复为发展方向、中医康复为特色,专病诊疗项目为切入点,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品牌;并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开展受群众欢迎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开设了30项中医适宜技术,新增设专家失眠门诊专科。7.继续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作为陕西省第二批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在不断打造以康复为特色的家庭病床和家医工作室服务的同时,将中医药适宜技术引入家庭病床,提供慢病随访、健康管理、中医保健康复、基本医疗等服务特色服务。目前共建床55张,全部使用基层HIS系统结算,已超额完成上级任务量,并开通面向社区的医联体转诊绿色通道,打造社区15分钟健康圈,让社区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便捷的医康养服务。8.开展医疗新技术推进工作。中心检验科在完成门诊常规检验项目的同时,配合上级部门开展HIV筛查、丙肝扩大检测等任务。2024年开展了30多项检验新项目,与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达成共建合作协议,完成检验科的装修改造和系统对接,实现了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提升了中心检验检查技术水平和能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接受省市级媒体宣传10次、接受群众表扬8次。2.全年总服务人次3万余人,医疗收入456.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9%。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卫生专业人员不足。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原有的人员编制满足不了工作需要,目前中心实有在职在岗37人,聘用36人(其中卫生专业人员28人)。改进措施:优化人才使用环境,营造“拴心留人”氛围,保障基层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不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岗位吸引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人才引进与自我培养相结合,弥补技术人员不足。定期派驻专家开展专家门诊,带教青年业务骨干,提升年轻队伍的业务技术水平。积极与上级管理部门沟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2.特色科室宣传力度不足。随着特色诊疗服务工作不断推进,辖区居民对中心特色科室诊疗内容熟知度还不够,未能及时达到对症诊疗的目的。改进措施: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建设、人员配置,营造特色科室文化氛围。发挥自身优势增加新技术新项目,让社区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的中西医康复服务。充分利用中心公众号、视频号、LED屏等途径,大力宣传中心特色科室服务,吸引辖区患者,提高居民信任度。3.医防融合还不够深入。近年来,中心大力推进医防融合,已初见成效,但融合不够深入,居民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认同感仍有不足。改进措施:加强基本医疗人才梯队建设和全科门诊医师培养,重视培养医防融合型全科诊疗人才,践行以全科医师理念为核心的健康服务体系。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不断提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结合门诊、家床、团队、病床等业务工作开展,加强医护诊疗常规、急救技能等业务培训考核;加强医疗安全工作,持续强化急救流程,不断梳理优化各环节。2.加快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整体改造提升,营造中医药氛围,以中西医结合康复为发展方向、中医康复为特色,专病诊疗项目为切入点,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品牌。3.持续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充分发挥中医康复在老年健康服务中的作用,为老年患者提供早期、系统、专业、连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服务。4.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以惠民利民为原则,建立第一医院南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康复科病房,依托医联体建设开展医联体病床服务,真正实现分级诊疗、上下转诊。5.开展家庭医生工作室社区康复工作。合理规划原卫生发展中心的办公场地,以家庭医生工作室为平台,将优质的康复服务下沉到居民区,积极拓展中心业务,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我单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有效期截止2025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绩效情况:无2.受惩罚情况:无3.涉及诉讼情况:无4.社会投诉情况: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1.接受捐赠资助情况:无2.使用情况: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