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救助管理站
西安市临潼区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4-03 11:08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救助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救助服务,弘扬救助精神。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临时性救助·为受助者提供食品、住处、救治·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北关社区1小巷10号
法定代表人
郭鑫
开办资金
17.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5万元
51.1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未涉及法人变更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2024年以来,临潼区救助管理站紧紧围绕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救急难的工作要求,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开展工作。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扎实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概况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35人(站内救助140人,站外救助95人)。其中护送返乡56人、自行返乡158人、亲属接领20人,发放衣物125件,食品679份。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减少了街头流浪现象,彰显了救助管理新模式的优势。(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1、密织街面巡查之网,兜牢救助保障底线加强街面巡查救助力度: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和常态化街面巡查机制,与公安、城管等部门密切协作,加大对车站、桥梁涵洞、繁华商业区等重点区域的巡查频率和范围,确保及时发现和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在寒冷天气、高温酷暑等极端气候条件下,启动应急预案,增加巡查次数,发放御寒衣物、防暑降温药品和食品,有效避免了流浪乞讨人员因极端天气受到伤害。2、多元渠道齐发力,拓宽救助寻亲路提升寻亲服务水平: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寻亲工作,利用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发布寻亲信息,为受助人员采集DNA数据并录入全国打拐数据库比对,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借助人像识别技术等手段,成功帮助多名长期滞留受助人员找到家人,与亲人团聚。3、筑牢源头防控堤,靶向治理反复流浪开展源头治理工作:对一些反复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找出流浪的根源问题,紧盯重复救助问题下狠抓、使长劲、抓源头,全力推进易流浪人员源头治理工作。建立常态化探访工作机制,由专人对辖区内易流浪走失人员定期走访探访,电话回访相结合。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如解决家庭矛盾、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机会等,从源头上减少流浪乞讨现象的发生。4、创新模式为爱续航,暖心“零时差”救助点临潼区救助管理站联合区福彩管理站,在主城区5家福彩销售网点设立首批“临时救助服务点”并挂牌。“临时救助服务点”位于临潼人流量大的地段和人口密集区域,区救助站为救助点配备了矿泉水、方便面等临时救助物资及宣传资料等,同时对站点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进一步实现了全方位、多渠道的救助工作格局。5、深耕宣传引导,厚植社会认知夯实救助业务,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法规和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度。扎实开展“6.19”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宣传活动、“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行动,实现困难群众有难必帮。科技赋能、链接资源、拓宽渠道,助力救助对象寻亲回家。以“精准救助+多元服务”践行人性化管理、亲情式服务、关爱型救助,筑牢救助防线。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35人(站内救助140人,站外救助95人)。其中护送返乡56人、自行返乡158人、亲属接领20人,发放衣物125件,食品679份。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减少了街头流浪现象,彰显了救助管理新模式的优势。三、存在问题1、救助力量相对薄弱:随着流浪乞讨人员数量的增多和救助工作要求的提高,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数量略显不足,且工作人员在应对一些复杂情况和专业问题时,如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护理、心理问题的疏导干预等,专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救助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但目前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志愿者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社会组织在救助工作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四、今后工作打算1、加强队伍建设: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充实救助管理工作人员队伍,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学习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内容涵盖救助政策法规、心理学、护理学等方面知识,提升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2、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广泛宣传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法规,提高社会公众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认知度和关注度,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的机制和渠道,鼓励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救助队伍中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