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西安市民营企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中小企业,促进经济发展。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指导•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合作交流组织•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境内外招商、展销活动组织•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服务平台建设运营管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信息咨询、人员培训、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投融资指导、法律维权等服务的提供 | |
住所 | 西安市莲湖区丰庆路中段南小巷5号 | |
法定代表人 | 高铬 | |
开办资金 | 3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59万元 | 29.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市工信局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业务:(一)细化西安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行1、体系服务扩声量。今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建设并运营的综合在线服务平台——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下称一张网)正式开通,汇集了政策、技术、资金、培训、办事等板块。西安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参与“一张网”建设和服务,第一时间接入“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2、专精特新促发展。随着“专精特新”发展理念逐渐被广大中小企业认同,中心通过近年来的广泛走访调研,和编撰《西安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白皮书》的发布,进一步细化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行,建立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模式,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上市辅导、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知识产权应用、上云用云及工业设计等服务。同时在工信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与陕西省电视台和西安广播电视台充分对接,发挥主流媒体持续优化专精特新企业的宣传服务工作,弘扬创业精神,树立我市工业品牌,全年电视报道26期,广播节目25期,新闻短视频47条,“原点新闻”APP、“西安头条”视频号、“科创新力量”视频号、西安广播电视台官方微博等新媒体推送,共计发稿200篇,浏览量过百万。(二)着力提升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性和创新性1、按时完成工信部全国中小企业服务大数据平台的月度、季度和年度相关数据以及总结上报。2、打造全年不间断信息宣传服务阵地。通过中心官网、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等惠企政策、新闻资讯和公益培训服务等活动进行宣传,加大社会关注度。截止2024年10月底,中心订阅号已发304期,2423条,中心民营号已发40期,320条。3、大力推进“陕企通”服务平台建设,畅通企业诉求响应通道。根据“陕企通”平台西安市诉求端口统计:截止2024年12月,“陕企通”西安市端口共受理相关诉求486条,其中已办结336条,正在办理150条,诉求响应率100%,办结率72.89%,满意率93.99%。(三)协同推进保障企业人才供给和稳就业1、认真推进“一起益企”工作。为贯彻工信部《关于开展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的通知》精神,做好“中小企业服务月”预热工作,5月24日和6月27日,中心分别赴泾河新城、航空基地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授牌和“专精特新”专题培训活动。2、积极推动产学进一步合作,保障企业人才供给,促进就业。结合“专精特新”企业对人才需求专而精且挖掘难度大的特点,中心在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和市工信局的指导下,配合市人社局开展了“‘职’引未来—2024年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招聘西安站”“2024年春季硕博专场招聘会——西安城市专场”“2024年西安市中小企业百日招聘暨专精特新企业专场网络招聘会”等系列活动。(四)聚焦优质企业公益培训服务1、完成全年培训计划。全年完成各类培训活动55场,超额完成年度培训计划25%,参与人数总计4489人次。其中,开展线上公益培训9场,线下培训42场,培训人数2538人。2、整合服务机构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培训覆盖范围。公益培训覆盖方向主要有:政策宣讲、财税法律、标准化管理、项目经理能力提升、数字化赋能、劳动风险防控、投融资等板块。(五)加强融资服务宣传和服务对接1、认真开展融资调研,及时掌握和发布企业融资需求信息。2024年4月,为缓解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实现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的有效对接,我们在中心公众号发布了企业融资需求调查表,对全市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进行摸排。2、积极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中心多次组织有关银行和企业召开座谈会、推介会、洽谈会,面对面推介,使银企之间互通信息,互利合作,为解决“融资难”问题奠定了基础。今年共发布各类融资对接信息2次,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2场,开展融资政策宣讲会3场,发布融资产品推广信息4次,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创新和发展。(六)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工作中心参与协办第九届“创客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区域赛,中心全过程参与到西安市区域赛报名、资料收集、培训、初赛、复赛、决赛,圆满完成赛事各项工作。中心荣获第九届“创客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区域赛优秀对接单位。所取得的社会效益1、通过我中心公众号对“一张网”政策的宣传,为进一步将我市企业和服务全面汇入“一张网”奠定了坚实基础。2、“陕企通”作为服务全省、全市民营企业的有生力量,我中心作为西安市陕企通平台的总端口,已建立起覆盖市级各部门和各区县开发区的联系机制。3、今年成功举办招聘会5场,先后90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共发布职位31000余个。4、通过部分参与培训企业的问卷反馈,我中心对企业在品牌提升、技术交流、融资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5、随着我中心“益企家”小程序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将全面提升线上服务功能,拓展信息传播广度,全面发挥后台数据的分析作用,更好的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式服务。6、今年共组织256个企业和创客团队参与“创客中国”大赛,比去年增长12.3%,在全国总决赛中,我市获得企业组一等奖一个、创客组三等奖一个,成绩斐然。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不能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新形势下服务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学习不够,掌握不全面。在助企服务方面,对于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认识不够深刻,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还不够全面。在调研走访中,缺乏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招法,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比较少。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一)继续做好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推进“专精特新”、“小升规”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不断完善梯度培育体系;借助主流媒体(广播、电视、新媒体等融媒体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展现政府政策引领、社会组织创新服务、“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成果,激发社会各阶层对我市工业的关注度,促进企业品牌、融资、人才及市场的提升。(二)推动中心信息化、数字化服务能力提升。强化信息发布的频度和广度。在中心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全年发送频次超过200期,发送信息超过1000条。(三)继续做好培训业务。在做好政策宣讲、财税实务、法律等基础性培训的基础上,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标准化管理、企业经营者核心能力提升、高质量人才发展等专题培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绩效情况:无2.受奖惩情况:无3.涉及诉讼情况:无4.社会投诉情况: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