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淳化县润镇中心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淳化县润镇西街 | |
法定代表人 | 刘瑜 | |
开办资金 | 84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淳化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58万元 | 8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淳化县润镇中心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6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能够及时按照要求进行变更登记,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淳化县润镇中心小学2024年全年开展业务情况如下:2024年度,我校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文化引领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我校紧紧围绕“润泽生命、滋养童年”的“润”文化办学核心理念,以“红色摇篮、童年乐园、润化育人、彰显特色”为办学目标,以“赤水滋润禾苗壮”为校园文化主题,以“赤心为源、真做教育、润泽为本、做真教育”为教育理念,认真践行润德润智,培根培能的校训,大力营造专诚精细、务实上进的校风,树立倾情育人、润物无声的教风,营造乐学善思、敏行体健的学风。用师之大爱情暖校园,用红色基因铸魂立德,用春风化雨启智育人,以“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成就示范”的信心和勇气,创名校+特色学校、建敬业+专长师资、育合格+特长人才,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办学氛围,全力打造平安、文明、和谐、温馨校园,尽力彰显学校五育融合、润泽生命的特色和温馨校园、滋养童年的魅力。以书香校园为主题,打造的学生阅读文化专区已初显成效,以“润”文化为核心理念的“青禾”校报,刊印以来受到各级领导和检查人员的颇多好评。二、精细管理保障学校行稳致远。学校以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执着信念和学校无小事、件件需用心的教育情怀,切实践行“三全滋养”理念,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落实素质教育,强力推行“六化润泽”模式,以此统揽全局,让精细化管理落地落实。一是机制润责——学校管理扁平化,体现在自觉高效的履职尽责上;二是关怀润师——教师管理人文化,体现在暖心工程的实施上;三是优酬润绩——班级管理绩效化,体现在优绩优酬的津贴分配上;四是大爱润生——学生管理自主化,体现在学生习惯、能力的养成上;五是包容润课——课堂管理高效化,体现在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程度上;六是文化润校——校园管理育人化,体现在学校软硬件的育人功能上。让校园处处有红色传承、有文化熏陶、有正能量引导、有价值观启迪,引导学生在“润泽生命、滋养童年”的立德树人环境中成长成才。三、“润”文化催生“润禾”课程。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依托我校“润”文化特色,我们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润泽生命、滋养童年为核心理念,构建的“五润四力双三段”“润禾”课程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将在后期的工作中逐步落实、拓展、延伸。五润同育为纲(润德•责任担当、润智•学会学习、润体•身心两健、润美•丰趣多艺、润劳•体勤尚劳),聚焦“四力”培养(情感力、生命力、学习力、创造力),两课兼容互补(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三段螺旋递进(低中高学段分层设置目标、要求,一体化推进),七条路径贯通(课时保证、体系活化、简约高效、资源整合、双线互动、三方共评、成果输出),三维终评促改(学生看综合素养提高、课程看三性三化体现、教师看育人素养水平)。四、抓常规促发展,激活学校内动力。1、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尤其夯实校本培训,开拓视野,提升理念,特别是加大校园文化理念的宣传解读,使其深入人心,成为教职工工作、学习、为人处事的导向、准则和目标,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方向、知荣知耻,积极上进,让教师自觉动起来。2、建立激励机制,让教师真心乐起来。一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多些“以人为本”,少些“不近人情”。二是在日常工作中,以肯定激励为主,随时关注每位教师的期盼、诉求,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特长,用鼓励多于批评、指导多于苛责的方式,让大家在工作中能找到存在感,有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三是认真落实领导班子“12114”管理机制,能自觉任课和参与教研,每学期听评课达到30节以上,为全体教师树立了榜样。3、大力落实“双减”政策,做到“五项管理”,实施好课后服务,让教育回归校园,体现特色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双减”大背景下,我们强力推行“三五同向”举措,持续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减负提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一是实行学生作业两级公示,课业负担举报问责,各科作业统筹用时,作业减负教师承诺,落实作业管理细则等五项制度,为“双减”保驾护航,倒逼教学高效化;二是在师德师风建设,精彩第一课堂打造,多彩第二课堂开展,出彩第三课堂拓展,校本教研求真务实等五个关键点上用心用情用力推进,为“双减”拓宽途径,不断提升教学内功,从根源上解决“教”的问题;三是把“减负提质”与常规管理,五项管理,五育并举,课堂革命,家校协作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形成常态,让“双减”成为撬动教学质量的杠杆,从而保证学校健康发展。4、在师德师风建设上持续用力,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全力打造精彩课堂,按照“三有四度”课堂评价标准,构建高效课堂,力求课堂效果最优化。依托课后服务扎实开展第二课堂,在确保“5+2”的前提下,以立德启智培能为主旋律,以作业辅导+社团活动为主要形式,按照教师特长、学生兴趣,打破班级编制,一校一品集体搞,兴趣相同组社团,按需要服务,按特长任课。对一校一品的葫芦丝、舞蹈、鼓号队等社团从人力物力上给予倾斜,加大支持力度,力争形成规模、形成特色、形成品牌。对小众社团着眼于激发兴趣,拓展特长,因材施教,发现人才,让每个学生都加入社团组织,参与社团活动,都能得到个性发展。积极拓展“第三课堂”,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接受教育、培养兴趣、提升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回归校园,快乐成长,全面发展。5、在抓好日常管理过程工作的同时,我们修订完善了《教学质量奖惩办法》,提出了目标完成奖、进步幅度奖,将奖励激励措施涉及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并制定社团活动考核办法,为优绩优酬提供依据,从而激励全体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6、学校以“四个阵地”创建为统领,紧紧围绕“润泽生命、滋养童年”的“润”文化,不断拓展阵地创建的内涵和路径,不断提升润化育人水平。营养餐按照“入鲜出准做规范,三级管理为主线,餐桌育人润无声,活动助力促养成”的管理模式,确保学生吃的营养、安全、健康,吃出文明、文化、素质。在宿舍管理方面,探索实行“1214”模式,落实“322”(三统两查两联系)制度,推行“321”(三洗两刷一整理)常规,充分发挥“心连心天地、手牵手聊天、亲情联线视频、棋牌活动室”等功能,对“五类学生”精准“七帮”,真情关爱,千方百计让学生住的舒服、舒心、暖心,家长放心。五、下学年工作展望。1、改作风,强管理,提质量。一是作风要实。新学年要从班子工作作风入手,一件一件的改,一个一个的抓,处处体现过硬的工作作风。二是管理要细。开学后,从调研和制度入手,精减管理制度,狠抓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等,把各级的要求落实到学校各环节,落实到师生的日常管理之中,坚决克服职业倦怠思想,带领班子成员一丝不苟的把各项工作落小、落细、落实。三是质量要高。坚持树立“质量立校”意识,始终要明白润镇是全县“十大兴教工程”的主要阵地,教育质量不能落后的重要意义,因此要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从大力推进“三彩课堂”建设抓起,落实“双减”政策,做到“五项管理”,实施课后服务,让教育回归校园,体现办学特色。克难攻坚,不忘教育初心,砥砺前行,为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奋斗。确保我校全年安全零事故,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位于全县前五。2、大力落实、拓展、延伸以“五润四力双三段”为基本框架的“润禾”课程体系,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每一个平凡的生命,在精神的天空里追逐心灵的自由,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美好的未来奠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3、继续开展与沣西实验学校的结对帮扶活动,加强“种子教师”管理培养力度,通过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达成优质资源共享,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加强内涵发展共同体学习交流活动,辐射周边的马家中心小学、十里塬中心小学、卜家中心小学等。4、力争年内润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顺利开工,完善学校地下水排污系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61043043590122XG;机构名称:淳化县润镇中心小学;有效期:2022年09月13日至2027年09月13日;地址:淳化县润镇西街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