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石泉县> 石泉县市政园林所(石泉县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监测中心)

石泉县市政园林所(石泉县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2 16:30
单位名称 石泉县市政园林所(石泉县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市政绿化设施、美化城市环境。宣传贯彻执行市政、园林绿化、污水垃圾处理方面的法规、政策。做好市政道路、路灯、排水管网、行道树、街边绿地、公园、广场等市政绿化公共设施的日常巡查管护工作。做好全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场的运营监测、检查督导和数据统计报送及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等工作。
住所 石泉县城关镇杨柳大道中段
法定代表人 邱华
开办资金 170.4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石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18万元 312.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所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1月变更了宗旨和业务范围及单位名称。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住建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认真做好国家园林县城巩固提升工作。进一步做好国家园林县城巩固提升工作。一是我单位抢抓春季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城区绿化提升工作,落实人员对建成区内的公园广场、街边绿地、主次干道的绿化苗木进行春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养护措施,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优化完善公园广场、绿道、林荫路、生态廊道的服务功能,提高城区公园广场、街边绿地、大小游园等城区绿化管护水平,打造石泉县汉水流域精品园林城市景观;三是进一步加强城区内古树名木和后备资源的保护工作,按照“一树一策”管理要求,建立保护台账,申请专项管护资金,确保城市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四是对南滨大道、长安大道、滨江大道、杨柳路等路段和江南湿地公园、北辰森林公园人民广场、红花广场等城区公园进行补植。截止目前我县建成区绿地率41.13%、绿化覆盖率44.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14%。(二)认真完成市政园林精细化管理工作。1.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树种多样化、色彩季相化、效益最大化”的建设原则,抢抓春节有利时节,对城区内三座人行天桥、滨江大道、向阳路、北环路、杨柳大道、文化南路、育才路、金州路、泉水路等主支干道、公园广场及街边绿地开展树木修剪及苗木补植补栽工作。截至目前,累计修剪行道树240余株,补植香樟树25株、桂花树30株、合欢树15株、柳树18株、广玉兰30株、红叶李30株、红叶石楠球30个,绿篱、草坪3000㎡。截至目前,绿地率41.13%、绿化覆盖率44.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14㎡。2.提高市政管理质量。截止累计更换维修亮化照明电缆1300余米、雨污井篦60余块,路灯850余盏、景观灯330余盏、照明灯泡420余盏。清掏排水雨篦120余块、清掏排水管渠2000余米、维修排水管网200余米、维修河堤护栏砖及浮雕20平面米、维修三座过街天桥15平面米,做到城市照明灯泡节能环保,定期对“石泉十美”四字亮化线路进行检修和维护,对老化数码管及时更换,确保景观亮化正常运行,夜间亮灯率达到98%以上。切实加强市政道路设施安全管护力度,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养护精细化,市政道路完好率达到98%以上,确保市政设施安全有序,满足市民生产生活需求。3.打造美好人居环境。春节、五一节、十一假日期间在滨江大道、三座过街天桥、县城老街、春潮广场、人民广场等重要地段摆放季节花卉约7万余盆。同时,为迎接祖国75周年生日,我单位在北环路、向阳路、人民广场、西门广场等主支干道和人员密集区域悬挂国旗、营造节日氛围,为进一步优市民游客健身旅游环境,我单位对城区内的公园广场内的老旧市政设施进行了更换、维修维修公园广场休息公共座椅40余把,广场及城区巷道内共计增设照明灯30盏、修补广场及人行道路面80余平面米。通过我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极大提增强了市民游客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满意度。4.全面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建立健全“政协人大提案建议”“社情民意”“民情三本账”、“12345工单”及电话利益诉求的各类台账,落实专人跟踪负责,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在解决民众诉求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民众满意度,截至目前共计办理“政协人大提案建议”13件、“社情民意”17件、“12345工单”61件、“民情三本账”24件、各类电话诉求20件。5.积极做好两厂(场)设施运维管理。1.做好县城污水及11个镇级污水处理厂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今年已累计收集污水482.12万吨,处理污水436.3万吨;污水处理率94.6%。累计削减COD1366.13吨、氨氮125.66吨,出水水质达一级A标准,产生污泥2573.82吨,分区域运往垃圾填理场进行卫生填埋,污泥处置率达100%。2.城镇垃圾处理。石泉县已建成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和东北、西北、南部3个区域生活垃圾填埋场,通过“户入桶、村收集、镇转运、区域处理”的模式运往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无害化处理。截止目前,累计处理生活垃圾34147吨,渗滤液处理36114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5%。3.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我局高度重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将其纳入生态环境治理首要任务,深入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建立健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长效制度机制,进一步夯实污水巡查治理责任,推行网格式管理,强化日常巡查,确保各类问题发现及时处理到位。二是加强集中整治,重点对县城区排水管网、县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及河道沿线进行全覆盖式巡查,今年以来共开展排查整治20余次,排查管网90余公里,治理污水管网堵塞、破损等问题6项,及时消除水污染隐患。4.建筑垃圾整治。一是积极发挥建筑垃圾工作专班“督导、巡查、交办、移交”等职责,督促属地镇及行业部门扎实开展建筑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工作,除对三处已通过省级验收的整改点位进行“回头看”外,常态化开展地毯式排查,全方位无死角进行整治,确保了工作成效。二是狠抓县城建筑垃圾排查整治工作,强化日常监管,严查县城内随意倾倒建筑垃圾、装修垃圾行为,实行“三单”管理,确保全过程闭环管理,2024年以来立案查处乱倒建筑装修垃圾4起,自行整改销号37处。三是依托“三三联动”长效联勤监管机制,通过监督与处罚相结合的方式,从严管理“三车”规范运营,严查重处偷运偷倒建筑垃圾、渣土等违法行为。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联合检查10次,批评教育车主12人次,整改销号7处,有效地履行了监管职责。6.提升北辰森林公园管理工作水平。认真执行《石泉县北辰森林公园公园管理办法》,搞好与各单位、各村组的工作协调,春节、清明节期间做好园区道路安全、山体亮化设施维护、殡葬活动管理等工作,及时落实人员按照管理要求对园区内的市政道路、亮化设施、绿化苗木开展保洁维修等工作。同时,搞好北辰日常管护和夏季防汛防滑工作,制定了《2024年北辰森林公园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成立北辰森林公园防汛抢险小组,负责公园防汛排涝工作,做好防汛期间值班安排、预警信号发布、宣传报道、与局防汛指挥部沟通联系以及后勤保障等工作。公园防汛抢险工作片区包抓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加强汛期巡查,出现道路滑坡等险情,协助城关镇做好危险地带人员撤离,及时安排人员和车辆对堵塞的道路进行清扫、疏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止2024年12月底,我县建成区内绿化覆盖总面积368.8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4.32%。建城区内公园、文化广场监管维护到位,设施完好,运行良好。城区行道树、绿化带美观、整洁,养护到位,无垃圾、无污渍、无损绿毁绿现象。主干道装灯率100%,亮灯率98%;街巷道路路面硬化,排水设施完善。2024年积极认真做好国家园林县城巩固提升工作,社会收益良好。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一)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由于城市管理工作任务繁重,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对法律法规掌握不全面,执行不彻底,影响精细化管理效果。(二)需继续加强问题隐患排查整治,网格区巡查人员需加大各路段市政设施、绿化带巡查力度,确保不留死角。整改措施:(一)加强《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学习与宣传,的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严格把控城市道路的施工审批;加大市政公共设施维修养护力度,提高管护水平,加强城区窨井盖的监管和维护工作,做到巡查管护无缝对接,及时修复损坏的道路设施,确保城市道路设施完好率达到不低于98%,夜间亮化率达到98%以上。(二)加强绿化管护,确保绿化建设成果。加大市政园林巡查、监察力度,严厉打击损坏、破坏市政园林公共设施违法行为。合理安排维护维修作业,提前消除安全隐患,降低设施维修成本,做好城区亮化工程的技术指导,规范县城污水管网建设,避免市政道路的多次开挖、重复施工行为。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进一步提高市政园林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格按照《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的相关要求,严格把控城市道路的施工审批;加大市政公共设施维修养护力度,提高管护水平,加强城区窨井盖的监管和维护工作,做到巡查管护无缝对接,及时修复损坏的道路设施,确保城市道路设施完好率达到不低于98%,夜间亮化率达到98%以上。(二)加强城区巩园绿化建设工作。利用可用空间建绿、造绿、添绿,充分发挥立体绿化的作用,大力发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增加绿量,推进汉江两岸及其各广场街道的绿化建设和管护。突出一路一品种,一路一特色的景观效果,力争2025年年末县城绿地率41.15%、绿化覆盖率44.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17㎡/人。(三)加大两厂(场)运行监管力度。一是建立长效机制。结合生态环保工作要求,进一步厘清工作责任,制定监管考核方案,细化工作措施,严格执行污水垃圾处理有关技术规范,加强日常监管巡查,建立问题台账清单,切实保障两厂(场)安全、高效运行,坚决守好环保底线。二是谋划更新提升。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项目为契机,提前谋划,推动两厂(场)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高效提升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治理能力。三是坚持以改促优。对已整改到位的相关问题,定期开展督查“回头看”,同时以点扩面,举一反三,加大排查力度,补短强弱,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果,提升监管水平。(四)强化建筑垃圾整治,加强日常巡查管控。建立问题台账清单,实施整改销号管理,确保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妥善解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充分运用“三三”联动机制,加强联合执法监管合力。积极破解建筑垃圾收处运工作“资金瓶颈”,保障建筑垃圾收处规范有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