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2 16:28
单位名称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提供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与部、省信息网络的连接及信息交换·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和系统维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的管理维护及于其他相关部门的网络连接、信息交换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28A
法定代表人 蔚国刚
开办资金 212.1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64.06万元 2002.6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根据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任何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全年工作完成情况(一)推进“全数据共享”。按照部署安排和业务需求,不断升级优化西安人社数据共享平台,成功获取并整合了市数据共享平台的39项跨部门、跨层级数据资源,应用于28人社业务中,为全省业务协同提供了有力支撑。纵向数据归集畅通,截至12月底,向省人社同步部分失业保险库表,累计推送24.6亿余条数据。优化人社数据共享平台,嵌入省市协同一体化平台,配置业务部门申请审核流程,将220余项人社内部数据及跨部门、跨层级数据挂载到平台,提供业务部门使用。推进基础库建设。完成4400多万人基本信息和39多万户参保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入库;完成涉及的799张库表的数据目录梳理;完成人社内部涉及个人、单位的关键业务库表清单梳理;建设西安人社可视化大屏;增加个人社保综合信息查询功能;增加操作日志模块;推出数据分析专栏等。(二)推进“全服务上网”。持续优化西安人社公共服务质量。建设平台级精准消息推送服务;开发智慧导办服务;上线社保卡图书馆专题、社保卡一卡通宣传等;建设专题服务区;按标准将部门自建的24个高频移动服务接入到“i西安”APP。同时,持续优化西安人社单位网厅的登录体系,已通过政务登录西安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单位数为11万家。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进程。已基本实现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全业务领域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同时自建网上办事大厅、手机客户端、微官网等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实现所有业务事项网上经办。截至2024年末,公共服务已实现203项人社业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其中个人事项82项,单位事项121项,个人网厅办件量为4407.2万,单位网厅办件量为120.5万。我局公共服务平台日均服务人群12.4万人次,累计服务12586.97多万人次,累计用户注册量536.5万。发挥12333咨询热线服务民生作用。截至12月底,12333共受理各类来电132.56万个(电话人工咨询104.76万个,服务时长约3.70万小时;自助语音服务27.50万个;回复电话留言3204条);办理12345市民热线工单9483件,办结率92.01%;回复局微信公众号、局官网、局微博、“西安人社12333”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网上群众留言91.83万条(其中人工回复9.65万条,智能客服回复82.18万条)。局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95.87万人,“西安人社12333”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222.41万人。另外,上线劳动监察欠薪线索登记功能,已登记欠薪线索9189条;开展养老保险新政策咨询工作,提供延迟退休政策咨询服务1473个,回复群众网上留言咨询329个,发送业务转办单2个;完成社保基金投诉举报受理工作,4月至12月,12333热线共受理市本级、区(县)有关社保基金投诉举报51件,办结率100%;创新开展就业帮扶外呼服务,累计完成3.49万名调研对象电话帮扶,拨打外呼帮扶电话6.6万个,接通率达到70.42%。(三)推进“全业务用卡”。截至12月底,西安市电子社保卡签发数788.97万张,签发率65%,超额完成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内“2024年,申领电子社会保障卡人口覆盖率达到62%”的指标任务。不断夯实社保卡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在就业创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险服务、劳动关系、医保等方面通过社保卡实体卡或电子卡实现自助查询、缴费和待遇领取、身份凭证、就医结算等应用。2024年10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保险待遇入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养老各项待遇入卡。目前,已实现86项人社领域的应用,分别为身份凭证44项、自助查询21项、缴费和待遇领取21项。在跨部门应用方面,已实现10项医保领域中的应用。持续优化社保卡线上服务及业务系统有关功能。不断完善社保卡金融激活状态数据同步、社保卡邮寄、社保卡业务线上预约及亲友代办等功能,优化再造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便捷度。截至12月底,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9家银行开通社保卡邮寄功能,累计成功邮寄22.56万张。社保卡业务亲友代办达4.90万件,线上预约达1.26万件,线上办理已达到59.60万件。另外,在高德地图上线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信息查询功能;在各公共服务平台新增电子社保卡签发引导及宣传。持续开展社保卡宣传和上门发卡活动。通过制作宣传物料、悬挂横幅、现场提供政策指导等多种方式为企业、社区群众提供各类社保卡服务,为儿童福利院、老年人群等提供各类社保卡上门服务。同时,以就业、人才等部门牵头的求职招聘活动为契机,结合就业待遇、硕博待遇入卡等事项联合多部门进行不同形式的宣传。全年共开展社保卡宣传活动及上门发卡59次。进一步强化社保卡管理。加强社保卡从申领到注销各环节的管控措施。结合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进一步强化社保卡管理,定期清理库存卡、死亡人员社保卡及其它无效卡,截至12月底,全市实体卡持卡数1297.77万张,库存卡累计发放、清理69.07万张,其中死亡人员社保卡金融注销5.72万张,省内未参保人员社保卡金融注销7.22万张;已累计完成392.62万张银行库存社保卡的盘点,达到库存卡的86.77%。(四)巩固安全防线。始终坚守安全底线,不断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加强机房运维管理,常态化基础环境巡检、开展网络安全监测、漏洞扫描及渗透测试工作,切实提升网络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截至12月底,成功防御62.17万次攻击、处理285台风险主机的318个安全事件、修复漏洞151个、整改安全隐患18个、封禁高风险IP地址275个、排查设备故障8例;开展网络安全培训3次、应急演练7次、月度安全巡检24次,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全年没有发生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事故,总体平稳。二、工作成效亮点和措施(一)建立西安市家门口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多渠道,全方面的服务模式,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精准匹配,并探索上门式、代理式的便民措施;应用人脸识别、短信验证等智能化技术手段,创新推出“数字化就业驿站”“智慧帮扶”“秦云优服”等特色服务模式。截至12月底,全市共注册986个就业驿站站点,归集4.65万个用工主体信息,78.95万条群体服务信息,提供41项就业创业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日均办件198件。(二)推进“智慧人社”项目。按照“数字人社”工作要求,积极谋划“西安智慧人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融合就业创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四大业务板块,搭建“三横四纵”业务体系,并拓展对外服务能力、经办监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实现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全方位推动人社数字化改革。现已完成项目招标采购工作,正在进行项目建设。(三)积极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工作。上线居民服务一件事专区。在人社领域,目前已实现社保卡参保证明查询打印,就业创业证申领,养老、失业、工伤保险新增人员待遇入卡等人社领域功能;在医保领域,支持实体社保卡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及零售药店刷卡结算;在交通出行领域,支持在全市使用“银联二维码展码乘车”;在文化体验领域,支持社保卡(电子社保卡)在全市公共图书馆入馆及免押金借阅图书,截至12月底,社保卡累计借阅图书超15万册。(四)“12333支持就业”举措获得人社部表扬。2023年3月以来,12333热线通过电话外呼的方式创新性开展就业帮扶服务。对此,人社部信息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常军、信息管理处处长罗震一行在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调研时对12333热线促就业工作提出了表扬。9月30日,《中国劳动保障报》在头版刊发了题为“服务创新促就业热线提质暖民心”文章,对12333热线创新促就业服务给予高度肯定。10月21日,《陕西日报》刊发题为“一条服务热线连通千家万户”文章,对12333热线开通十余年来在宣传政策、服务民生、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报道。根据人社部和省人社厅关于2024年度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有关工作部署,12333热线两名话务员表现突出,获评全国统一比试“优秀参赛选手”。三、工作中存在不足(一)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足。当前在数据比对分析过程中,各类数据源的完整性、准确性还不高,且各类数据更新频率不一致、属性不准确,影响数据场景化应用效果。(二)社保卡应用范围不够广泛。社保卡在西安市主要应用于人社业务领域,跨部门“一卡通”应用推进困难且无相关平台支撑,未涉及办理相关业务的人员领卡意愿低。(三)12333热线系统仍需优化。省市协同一体化平台的外呼系统功能不够完善,问卷保存功能的设计欠科学性,数据分析和信息查询的便捷性有待提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推进智慧人社成果转化。持续跟进智慧人社项目系统建设,改进完善业务功能;继续推进新兴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引入更多创新和智能服务;逐步推进人社应用上云系统整合工作,积极配合信创相关工作,推进人社应用国产化改造;继续加强网络安全风险防控,保障机房网络安全。(二)大力拓展社保卡应用。积极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拓展,探索形成本地特色应用;加强社保卡服务全流程监管,强化社保卡发放及管理;加大社保卡宣传力度,继续推进电子社保卡签发推广。(三)继续提升12333服务能力。继续推进省市12333平台智能化建设,巩固拓展省市共建机制,持续推广外呼服务和电话帮办;积极与业务部门联络,掌握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就业帮扶业务范围;及时学习最新政策内容,不断开展业务培训,明确办事流程,提升咨询员业务素质,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对12333的知晓度,力争将12333打造成人社系统政务服务“总客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