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西安市>
西安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西安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2 16:26
单位名称
西安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服务。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实施和考评人员的资格培训·职工技能鉴定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咨询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收集统计相关培训信息·就业培训政策法规的宣传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28A
法定代表人
罗曼
开办资金
115.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44万元
12.62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我单位法人证书登载事项未发生变化。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聚焦技能人才培养,推动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提质扩面一是夯实评价基础。围绕“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及我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针对22个急需紧缺工种遴选45家社会培训评价机构;加大企业自主评价力度,共开展企业自主评价9417人次,取证7891人,较2023年增长136%;完成73家评价机构续期,调整优化23家评价机构相关职业工种。二是健全评价体系。聚焦我市重点领域和地方特色,成功开发8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备案10个考核机构,古风妆造等项目填补了全省专项考核的空白。累计开展专项考核100余人次。三是强化质量监管。采取“视频+实地”督导的方式,对社评机构实行“逢考必督”,对企业、院校机构实行关键环节“应督尽督”,实现督导100%全覆盖;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人脸识别认证系统,创新实行“人证识别+人脸识别”功能,有效防范替考风险。(二)聚焦培训质量提升,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加强培训监管。完善线上学习平台管理制度,规范线上培训;优化培训管理系统,打通数据壁垒,实现身份校验与资格审查数据支持;加大监管力度,采取实地检查、视频监管等方式,全年共监管培训班1078次。二是促进“产训结合”。针对招工需求量大的行业,举办校企合作系列活动,开展4期西式面点师、电工、机床装调维修工等工种的“订单式”培训共231人,现场签订就业意向书190人,就业率达82.2%。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承办西安市首期网络创业培训(电商版)讲师培训班,新培训29名网创师资。(三)聚焦公共服务优化,加强政策宣传与落实一是举办培训班,加强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业务能力建设。累计组织开展各类培训10次。二是加强就业服务。根据培训后合格人员就业跟踪情况统计,2024年重点就业群体培训就业率为33.8%。三是开展“送政上门”服务。对接邮政管理局、链主型企业三一重工等单位,开展上门送政策、送服务活动,组织专场政策宣讲业务培训,共入企宣传12次。二、取得社会效益全年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59441人次,取证43030人,完成年度3.5万人计划的122.9%,其中认定高技能人才17621人次,完成1万人任务的176.2%,认定技师、高级技师621人次,完成450人取证任务的138%。组织开展市本级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27638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600人的166.4%。三、存在问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标准不统一、认定方式单一、评价机构管理不规范、企业参与度不高、结果认可度低;培训机构教学效果不佳、劳动者积极性不高、工学矛盾突出及企业对培训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中心将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以“提质增效、优化服务、严格监管”为重点,持续推动技能等级认定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取得实效。(一)以质量建设为核心,助推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提档升级一是强化评价主体供给。围绕我市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在以技能人才为主体的规模以上企业中,全面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按照“一企一策”制定备案方案,力争全年备案自主评价企业10家以上;着眼服务乡村振兴与地方特色,培育“长安古风”“蓝田家政”等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品牌,举办专项考核项目展示活动,促进劳动者技能提升,实现就业创业。二是提升标准化建设。建立《职业技能评价工作命题规范》,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组织命题专家集中研讨,严格开发标准,统一规范格式,提高题库质量;制作技能等级认定统一标识,按照职业特点,分类制作评价考务流程“示范片”,推进评价工作规范化开展。三是加强质量督导。结合实际制定我市评价质量督导指标体系,优化督导过程性指标,开展“命题质量”“评价过程”专项督导;建立评价机构退出机制,完善对评价机构续期和终止等情形处理程序;强化信息化建设,开发在线报名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与预警功能,提高监管效率,拓宽“人脸识别”实名制使用范围,确保实名制管理100%覆盖。四是建强“两支队伍”。建立“评审专家库”扩充“质量督导百人团”,举办外部督导员、考评员及机构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升组织实施评价的工作能力,力争建设专家队伍及外部督导队伍500人以上。(二)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健全培训就业全周期服务一是强化培训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完善职业培训质量管理制度,健全监管机制。规范“互联网+培训”,制定线上平台质量标准,运用技术手段严防违规行为,并建立“黑名单”制度。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升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多重监管。开展培训质量跟踪回访,确保培训规范有效。二是精准实施培训,提高培训实效。建立职业培训需求登记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以就业为导向,优化培训政策,加大急需紧缺职业培训供给,实施“订单式”“菜单式”培训。推进“产训结合”,简化企业培训过程要求,强化结果监管,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取证率。针对康养产业等重点行业及新业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