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种植业技术合理利用土肥水资源提供技术与监测服务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服务土肥水技术推广培训服务及土肥水资源监测 | |
住所 | 富县北教场 | |
法定代表人 | 孔文昌 | |
开办资金 | 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4.7万元 | 2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关于2024年业务开展工作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全力抓好完成粮油作物生产工作,完成粮油种植面积9.1万亩,占任务9万亩的101.1%。其中种植玉米4.24万亩(玉米增密度4.1万亩)、大豆纯种2.2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5000亩、水稻15600亩、小杂粮3500亩、油料作物1900亩、薯类600亩;粮食产量3.22万吨(油料作物产量285吨),占市上下达任务3.15万吨的102.2%;抓建高标准粮食生产示范点12个4120亩。(一)大力实施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1.示范带动,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效果明显。以关键核心增产技术为路径,由点到面、由面到片,全要素集成、分作物实施,在全县实施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落实了县委书记、县长等15个县级领导包抓粮食生产指挥田,乡镇、农业农村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包抓粮食生产示范田责任制,同时抓建市级领导粮食生产指挥田2个,全县抓建玉米增密度、大豆玉米复合套种、水稻高产高效粮食生产示范点58个11200亩,从种子、地膜、机械给予补贴,辐射带动全县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为全县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起到很好示范带动作用。2.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加快推广集成组装配套的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水稻高产高效栽植技术、玉米增密度全膜覆盖增产技术,以发挥其增产作用。(二)加强小杂粮产业链建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交道、茶坊、羊泉、直罗、北道德等乡镇建立谷子示范基地,选用晋汾107、长农47、长生07等优良品种,推广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培育链主企业富县绿谷田园食品有限公司和富鹿农副产品农业专业合作社2家,辐射带动我县3500亩小杂粮生产。(三)积极开展秋粮夺丰收百日行动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我县全面启动秋粮夺丰收百日行动,切实抓好秋粮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1.稻田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6月至8月对直罗镇、张村驿镇、张家湾镇、北道德乡稻田进行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根据监测稻田病虫害发生情况及作物生长状况,提供精准防治方案,采用无人机搭载防治药剂通过精准飞行和喷洒技术实施稻田病虫害有效预防三次。2.“一喷多促”工作6月、7月、8月,组织开展“一喷多促”飞防统防统治水稻1.56万亩、玉米大豆面积6万亩,保障秋粮丰产丰收。一是对全县水稻进行了三次“一喷多促”飞防作业,促壮苗、促分蘖孕穗、促齐穗、增粒重,预防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苞虫等病虫害。二是在抓好玉米增密度、大豆全苗增粒技术管理同时,全面落实推进“一喷多促”技术服务,实施无人机飞防作业,采取“一村一站”模式在玉米、大豆生长期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菌杀虫剂等药剂混合一次作业实现促壮苗稳长,促(预防病虫害)植株恢复、促灌浆鼓粒、促单产提高等多重功效的技术服务。3.全力抓好灾后生产自救工作8月7日至9日,富县先后遭遇强降雨和过境洪水,造成了葫芦河、洛河沿线粮食作物不同程度受灾,我单位第一时间制定了《玉米、水稻遭受洪灾后补救措施》并派技术人员深入受灾田间地头,对受灾农作物面积进行核实,指导农民采取喷水洗稻、支撑轻微倒伏植株、喷药施肥等补救措施,积极协调乡镇组织受灾农户开展生产自救;对受损较重的地块,秸秆能作为青储饲料的及时联系养殖企业收购;对受灾严重地块,进行了土壤消杀和机翻压青、还田沤肥等处理方式,使农户损失降到了最低。社会经济效益(一)大力实施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1.示范带动,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效果明显。从种子、地膜、机械给予补贴,辐射带动全县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为全县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起到很好示范带动作用。2.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大。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发挥了增产作用。(二)加强小杂粮产业链建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广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培育链主企业2家,辐射带动我县3500亩小杂粮生产。(三)积极开展秋粮夺丰收百日行动实现了促壮苗稳长,促(预防病虫害)植株恢复、促灌浆鼓粒、促单产提高等多重功效的技术服务,提高了农户收益,达到了项目预期目标(四)认真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工作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切实提升了我县耕地质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五)加强技术培训重点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增密度全膜覆盖、水稻高产高效栽培、大豆纯种栽培等技术,按照农时季节举办各类培训、观摩会,发放技术资料,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技术水平。存在问题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短缺,青黄不接。目前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相关性偏低,新进人员少。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办公经费几乎不足支撑单位正常开展业务,试验、推广经费少。整改措施加大招聘力度和技能培训。设置相关专业人员招聘,对于新进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坚持技术实施。通过增产提效,提高经费使用率,合理规划工作经费使用。下一步打算(一)工作思路以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粮油绿色高效提单产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加快推广集成组装配套的农业高质高效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达到提单产、增效益目标,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二)目标任务粮油种植面积92000亩(玉米42800亩,其中玉米增密度42000亩、水稻156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000亩、大豆23000亩、薯类600亩、小杂粮3000亩、油料作物2000亩),抓建粮食生产示范点10个,计划实现粮食总产量3.5万吨。(三)重点工作1.水稻生产。一是建立高标准示范田500亩(张家湾镇川庄村200亩、直罗镇胡家坡村200亩、张村驿社区100亩)。达到“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大棚育秧、统一绿色防控、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标准化管理,并配套稻鸭、稻鱼、稻蟹综合种养,构建生态循环经济综合体;二是引种试验。依托吉林农业大学技术力量,引进水稻优良新品种20个在川道乡镇继续试验栽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试验,为今后选育优良品种;三是勤优1号品种提纯复壮。直罗镇真庄村继续开展勤优1号品种提纯复壮10亩。2.玉米生产。建设3个1000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全膜覆盖增密度水肥一体化吨粮田3000亩(5000株/亩),达到“四统一”即统一良种播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机械作业,并配套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设施,亩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500亩(张家湾镇100亩、直罗镇100亩、张村驿镇100亩、牛武镇100亩、茶坊街道100亩)。4.小杂粮生产。按照小杂粮产业链建设要求,指导完成小杂粮种植面积3000亩,链主企业培育、品牌宣传、销售等工作。5.测土配方施肥。对全县苹果、玉米、水稻、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科学布点、采土测土化验,制定不同作物、不同区域测土配方施肥方案,科学指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和化肥减量行动,确保化肥零增长,切实保护和提升耕地地力,持续高产稳产。6.技术培训。按照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聘请省市专家为重点,采取室内、室外相结合的办法,印发技术资料,搞好水稻、玉米、苹果标准生产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培训工作,年培训4期,农民参训率80%以上,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达到增产、增效、增收目的。同时采取送出的办法对现有农技人员进行提升培训,不断提高农技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7.完成农技推广平台建设任务。8.完成土肥平台建设任务。9.做好包村工作。10.抓好党建、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安全生产及市县交办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