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电视转播台

安康电视转播台

发布时间: 2025-04-02 15:18
单位名称 安康电视转播台
宗旨和业务范围 转播广播电视节目,促进社会文化发展。转播中、省、市无线广播电视节目;维护和管理广播电视发射设备。
住所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盘龙村
法定代表人 程正国
开办资金 95.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4.07万元 110.8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1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和住所。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聚焦主责主业,确保安全播出。全面做好2024年重要保障期及日常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完成15套数字电视节目、3套调频广播节目、20套数字广播节目的转播任务,转播信号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聚焦重要保障期,切实履行安全播出责任制,实行台领导带队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及时处置应急状况。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应急预案,深入细致对监控网络、故障预警系统、UPS蓄电池等进行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开展月检12次、周检查52次,发现问题并整改6条,整改率达到100%。将两台废旧的35CH和48CH地面数字发射机,改造成29CH和18CH发射机继续使用,作为央视12套地面数字电视节目转播的备份发射机。(二)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业务技能。成立技术骨干小组,开展专业技能学习培训6次,将基础故障处置和电力中断恢复作为培训重点,在退役发射机上进行一对一实操,不断提升业务技能水平。采用“人才引进+输出”的形式,深入宁陕、岚皋等县级台站开展发射机维修技术帮扶6次。邀请厂家运维人员来台进行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为我台技术人员创新工作模式提供有力保障。(三)健全管理机制,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价,及时分析预判风险隐患,推动安全管理向事前预防转型。主动协同公安、消防、电力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和联合应对机制。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在预报预警预演上下功夫,及时发现并消除交通、供电等隐患。投资5万元,对进台5公里沿线道路的林木遮挡、山石滑坡巡查维护12次。组织专业机构对转播设备进行防雷检测,检查维护接闪带、避雷器及防雷接地装置等设施设备。加强车辆安全保障维护,确保通勤安全。(四)夯实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的维护方针,严格按照“字字千钧、秒秒政治、天天考试”的安全播出总要求,修订完善《安全播出工作应急预案》、《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全方位、全过程保障安全播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成38套节目的转播任务,各发射机运行正常,功率达到发射要求,转播节目信号稳定。开展检修60余次,应急演练活动7次,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中非合作论坛等重要保障期及日常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任务,未发生安全播出责任事故,被省广电局评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集体”。发挥“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教育基地作用,积极开展支部联建活动,有30多家机关单位、500余名党员干部到基地现场观摩学习、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深层次研究谋划不够,思路举措惯于“按部就班”,工作特色、亮点不多。(二)改进措施:积极创优创新,紧密结合形势要求和单位实际,创建省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集体,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发挥教育基地作用。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提升设备安全稳定性,强化信号监控分析,培训技术人员,完善应急预案,推进人防物防向智防转变。(二)加强关键设施保护维修,制定巡检计划,加大巡检力度,加强各班组之间协作。(三)实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岗位培训方案,重点培训发射机、电工知识,以技术课题破解难点。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