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石泉县> 石泉县饶峰九年制学校

石泉县饶峰九年制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4-02 15:13
单位名称 石泉县饶峰九年制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石泉县饶峰镇饶峰街
法定代表人 宋强
开办资金 1306.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石泉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16.66万元 1051.5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0月,变更了开办资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校园净土。学校始终将“确保校园安全零事故”作为学校工作的基本底线,全体教职工各司其职,共同努力。一是学校层面—坚持一个原则,完善两套管理机制。坚持“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原则,完善物资保障和校园餐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涵盖校园日常安全管理、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完善了各类安全应急处置机制,每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师生层面—组织学生参加三项安全教育活动:学生通过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学习安全常识;每周组织一次主题安全教育活动,如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等;每学期组织2-3次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为师生讲解安全法规和应急避险知识。三是社会层面—坚持“疏”“堵”结合,每季度开展1至2次学校、家庭、镇村、职能部门四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研判会,确保未保工作稳步、有序开展。(二)强化德育工作,塑造健全人格。鼓励以德育工作指南和县局“333”德育长效机制为指引,以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以学校德育工作与师生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一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为德育工作提质增效。学校不断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班主任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二是筑牢教师思想防线。学校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坚持长期教育引导全体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底线意识,一年来共谈心谈话30余人次。三是开展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素养。学校努力探索以主题班会、校会、团队活动、思政课、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挖掘闪光点,激励促进为手段,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主渠道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通过各类活动,教育每个学生时刻做到“三告别、四带给”(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顺带给父母,把谦让带给社会)。四是扎实做好特殊学生包联工作,全校单亲、低保、留守、特殊家庭学生全部落实包联措施,全年共家访800余人次。(三)聚焦三个课堂,提升核心素养。2024年,我校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念,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深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是搭建校内校外教研两个平台,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分享的机会。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校外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了解教育前沿动态。二是开展三类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开展校级小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师申报市、县级课题,提升学校的教科研水平。三是培养三支教研队伍: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青年教师队伍,通过师徒结对、教学竞技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组建学科带头人队伍,带动学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四是优化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确保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五是强化两项管理,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通过推门听课、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六是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七是拓展课外实践课堂,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2024年,我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抓好党风廉政、规范办学行为、坚持五育并举,继续健全学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和违反师德师风现象发生,学校各项工作稳中有升,保质保量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年无不安全事故发生。2.过去的一年,学校获得25项市县表彰,6项校级课题、2项县级课题和3项市级课题全部结题;教师65人次获奖,其中省级5人次,市级21人次;学生省市县获奖150余人次,占比35%。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业务能力有待加强。我校初中部的部分专业学科教师短缺,学校中老年教师比例偏高,教师整体的专业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综合素养有待提升。二是课程设置需进一步优化。校本课程开发目前不够深入,特色课程优势不够突出,不能满足现在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三是家校合作需进一步深化。我校农村留守儿童偏多,大部分是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孩子上学,家校合作参与度不高,家校沟通机制尚不完善,影响教育合力的形成。四是安全教育需持续强化。部分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招录一批年轻优秀教师,加大全体教师培训力度,健全完善教师交流的机制,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二是优化课程设置。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和学校特色资源,开发更多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合作,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开展学生需求调研,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三是深化家校合作。建立更加完善的家校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会议等。开展“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更加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加强家长教育和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参与度。四是强化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各种安全演练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确保校园安全无死角。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维护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下一步,我校将按照县局统一工作部署,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学生管理,着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一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夯实队伍师德根基;突出专业培养,提升教师队伍能力;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教师队伍管理,助力教师发展。二是强化校纪校规,规范养成教育,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创新家校沟通方式,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沟通渠道;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教学评价等工作,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新的一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全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定的信心、更务实的作风,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全力以赴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