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石泉县喜河镇中心卫生院(石泉县喜河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石泉县喜河镇健康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辖区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基本医疗及突发事件的医疗急救、公共卫生管理等工作。承担村卫生室的技术指导和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承担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政策宣传和参保人员的服务工作等。 | |
住所 | 石泉县喜河镇王家庄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陈朝宅 | |
开办资金 | 608.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石泉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4.57万元 | 496.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06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石泉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是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在县卫健局、县医院胸痛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院积极开展胸痛救治单元创建任务并达标验收,成功转诊救治胸痛患者38人次,通过“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完善了我院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能力,突出了服务特色,改进了服务质量,提升了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用率和获得感。(二)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今年,我院共派出16名镇村医务人员到县、市、省级医院参加专业技术的业务进修学习,通过培训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指导,更新了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利用乡村医生订单培养等政策,培养村医3名,人才队伍得到强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三)是加强特色科室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规范开展针灸、拔罐、小针刀、穴位注射、熏蒸等9大类17项中医适宜技术。截至目前医院门诊就诊总人次12215人,其中运用针灸等中医非药物疗法1326人次,中医非药物疗法占比14.25%;运用中药饮片630人,中药饮片占比6.77%。开展以“依法发展中医,传承中医药精华”为主题的中医咨询义诊活动,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治未病”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状况评估1757人次,为群众建立2608余份中医健康档案。开展中医宣传咨询活动5次、中医健康教育讲座6次、中医义诊活动1次,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中医,热爱中医。(四)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免疫规划:全年接种688针次,疫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定期开展设备维护和疫苗核查,确保疫苗效价安全,疑似预防接种反应1例,已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无接种事故发生。二是健康教育: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更换宣传栏108期,结合卫生宣传日共开展知识讲座14次,参与1259人次。三是慢性病及严重精神障碍管理: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1193人,糖尿病患者348人,重性精神病患82人,并按要求进行随访和用药指导。四是老年人管理: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2360人,已完成体检1775人,体检率75.2%。五是中医药健康指导: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共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2360人,对1793名人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了中医药健康指导,管理率75.9%,管理0-36月龄儿童84人,对78名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健康指导,管理率93%。六是孕产妇保健管理:孕产妇规范管理18人,高危孕产妇15人,规范管理100%,且无孕产妇死亡发生。七是0-6岁儿童健康管理:0-6岁儿童管理216人,管理率为98.61%。八是卫生监督协管:保质保量完成了日常卫生监督协管巡查工作任务,共巡查约127人次;配合县疾控中心完成了2次农村饮用水采样、送检工作。九是计划生育服务: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年完成49对,完成率98%。十是传染病及肺结核管理:2024年门诊诊疗12234人次,发现丙类传染病2例,传染病报告卡和登记本记录完整,新发肺结核7例,已纳入管理,结案4人,3人正在服药,大疫情网络追踪1人,可疑肺结核推介转诊23人。十一是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个人档案11975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医疗业务。医疗业务方面:2024年共接诊门诊病人12810人,住院369人次,总收2140494.57元。医保患者平均住院日6天,平均住院费用1305元,住院患者药占比45.9%。(二)公共卫生。全年完成居民健康档案整理11976人份。计划免疫工作,全年接种688针次,疫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开展传染病主动监测12余次,报告法定传染病2例;确保了全镇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健康教育工作,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更换宣传栏108期;结合卫生宣传日共开展知识讲座14次,参与1259人次;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1193人,糖尿病患者348人,重性精神病患82人,并按要求进行随访和用药指导。完成传染病样本采集任务和地方病调查防治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日常卫生监督协管巡查工作任务,共巡查约127人次;配合县疾控中心完成了2次农村饮用水采样、送检工作。妇幼保健工作,孕产妇规范管理18人,高危孕产妇15人,规范管理100%,且无孕产妇死亡的发生。0-6岁儿童管理216人,管理率为98.61%。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年完成49对,完成率98%。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医务人员职责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必备的急诊急救技能,门急诊的救治能力亟待加强,欠缺危重症病人的处置能力。二是医务人员在接诊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三是科室布局欠合理,医疗设备老化陈旧。四是基层工作强度大、收入低待遇差导致医务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五是老年人管理项目存在空项、漏项、逻辑错误、体检信息提交缓慢等问题。六是慢性病体检率低,随访表填写存在逻辑错误,随访信息录入不及时。(二)改进的措施。一是通过“十百千万”计划,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接触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二是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培训,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医疗文书并及时记录,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疗环境。三是科学合理规划医院科室布局,保障患者就医安全,制定科学的设备维护计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专项经费,更新老旧设备。四是优化工作流程和人员配置,合理调整人员岗位和职责,建立合理薪酬增长机制,与工作强度、工作质量和业务能力挂钩,为表现优秀的医务人员提供晋升机会。五是公卫专干人员针对老年人管理项目中存在的空项、漏项、逻辑错误、体检信息提交缓慢等问题召开问题整改专题会议,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六是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慢性病体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慢性病患者体检率,加强慢性病随访表规范性填写培训与督导检查,将慢性病体检率、随访表质量和信息录入及时性纳入公卫经费发放考核指标中,提高慢性病管理服务质量。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努力打造中医科特色、把中医科打造成以颈、肩、腰腿痛”专科为特色,带动中医科室全面发展。开展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特色方法,如小针刀、穴位注射等疗法治疗关节疼痛等疾病,不断提高科室知名度。继续巩固“省级中医馆”创建成果,建立“名医工作室”1个。2、实施中西医临床协作创新,发挥中医药在应急和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主动参与住院病人中医诊疗服务。3、积极推动中医药与康复、养生保健、健康养老、慢性病融合发展,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养生保健、特色康复、医养结合。4、以《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十八项核心制度》、《护士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重点,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意识。5、完善医疗紧急风险预案,培养全体职工医疗应急能力,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6、组织村医业务培训,年度内所有体检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完善修订工作资料和公卫系统数据,每月按时督促村医开展慢病随访工作,及时将随访信息录入公卫系统。7、狠抓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要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数据录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号:77699386361092211C2101有效期:2022年04月28日-2027年04年27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