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地方志办公室

安康市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4-02 14:14
单位名称 安康市地方志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做好全市地方志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规划/指导/检查/督促>全市修志编纂工作<编纂/出版/发行>《安康市志》和《安康年鉴》<收集/整理>地情资料书籍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113号市政府二楼东
法定代表人 萧诚
开办资金 4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4.16万元 40.59万元
网上名称 安康市地方志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高质量完成志、鉴、史重点业务。高效运行方志专家工作室制度,采取统筹谋划、提前介入、全程跟进等方式,充分调动行业专家积极性,编纂出版了《安康年鉴(2024卷)》;基本完成了《安康通史》的资料收集并编修了部分初稿;完成了安康数字方志馆一期建设,具备市情展示和地方志文献在线查阅功能,共上传了志、鉴、地情书籍111册,5000余万字;终审了《安康地区检察志》《安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志(2013—2023)》,梳理保存了安康建设发展的珍贵史料和资政依据;向市图书馆、市政府办、各县(市、区)等相关单位赠送近六千册史志地情书刊,支持建成方志角、方志阅览室近40个,延伸了地方志服务公共文化基础建设的触角。(二)积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发挥部门资源优势,指导《流水镇志》等4部镇村志完成终审,1部镇志完成初稿,支持《蒋家坪村志》《长安镇志》申报中国名镇名村志文化工程;推动《平利扶贫志》成为陕西省首部完成复审的纳入全国试点的扶贫志;与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史馆建设的通知》,主动参与指导村史馆的建设展陈工作,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塑形铸魂增添助力。(三)持续开展地域文化研究。资助出版了地情专著《正谊堂诗文集校注》,连续19年编辑发行《安康文化》期刊,为保护挖掘民间地方文献资料,搭建地域文化交流桥梁做出了贡献。创新开展群众性读志用志活动。制作推出了18辑《方志里的安康》小故事及短视频,探索方志文化传播新模式;举办“讲好安康故事·方志里的安康”主题征文活动,择优在《安康日报》予以刊登,吸引了各界安康地域文化爱好者共同了解安康文化、讲好安康故事;创办“方志安康”微信公众号,开设“历史人物”“红色记忆”“孝义善举”等特色栏目,积极弘扬安康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为聚力建设崇德向上幸福安康提供助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坚持民有所需、志有所为,将志鉴书籍进行数字化加工,完成安康数字方志馆一期建设,依托“方志安康”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实现全文电子化阅读、检索、复制功能,打通方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积极推进镇村志和扶贫志编修,为村史馆建设提供方志支持,还原历史记忆,留住美丽乡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和文旅融合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地方志工作服务中心的方法、路径不多,创新视野还不够开阔,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方志文化需求。(二)改进措施。不断增强方志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利用门户网站和“方志安康”微信公众号,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策划系列专题,全方位、多渠道传播方志文化,提升品牌影响力。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全力推进地方志试点工作。加快《安康通史》初稿编纂进度;指导平利县高质量完成扶贫志复审后的修改,尽早报中志办终审;指导岚皋县加强协调沟通,切实推进第三轮县志编修工作。(二)统筹推进部门志、专业志、镇村志编修工作。终审1—2部市级部门志或是行业志、专业志;指导《长安镇志》《蒋家坪村志》按照中、省反馈意见进行修改。(三)不断提升综合年鉴工作质效。高质量完成《安康年鉴(2025卷)》的编纂出版工作。指导各县(市、区)持续做好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工作。(四)开展数字方志馆二期建设。完善更新市情展示页面,充实现有电子书库,同步在“方志安康”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移动数字方志馆。(五)加强地方志专业队伍建设。加大业务能力教育培训力度和对专业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努力提升地方志队伍专业素养。进一步完善“安康方志专家工作室”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安康市地方志办公室被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评为“全省地方史编修试点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