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汉滨区恒口镇余岭民族小学

汉滨区恒口镇余岭民族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02 14:12
单位名称 汉滨区恒口镇余岭民族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汉滨区恒口镇余岭村
法定代表人 周涛
开办资金 76.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87万元 85.5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5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恒口示范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修订《教学常规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评价的标准和规范。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纳入评价范畴,全面客观反映教学质量。建立《学生课堂表现记录制度》,及时记录学生课堂表现,反馈家长,共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全年开展教学检查评估8次,助力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质量调研中,12门学科合格率达到80%以上,优秀率达到45%。(二)促进教师素质提升。开展师德师风主题培训活动5场,优化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建立监督体系,累计培训时长10小时,参与教师28人次,收到合理化建议10条,教师撰写心得体会21篇。邀请专家、名师开展讲座2场,组织35人次参加网络培训、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累计1050学时。开展“青蓝结对”工程,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总结教学经验,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优质课、教学论文、案例、课件评选竞赛活动中6人次获奖,师资队伍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展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开学(毕业)典礼、入队仪式等活动46场次。依托课程体系设置,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学生文体竞赛活动,举办科技节、春秋季运动会和艺术节,185人次获奖。组建特色社团6个,学生参与率达100%,22名学生在乒乓球、书画、演讲竞赛中获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秀率达20%,良好率达35%,合格率达到96.5%。(四)加强特色教育促发展。管好、用好“八室一部”,完善各类档案资料。重视劳动教育,累计开设劳动课108课时,开展校外劳动、研学实践6次,参与学生320人次,占比85%。开展“学宪法、讲宪法”和法制进校园活动,86名学生积极参与“宪法小卫士”学习活动,75%的学生达到优秀档次。通过陕西省数字化校园创建评估验收和优质均衡发展复验。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服务恒口镇余岭村、月坝村、棋盘村3个村24个组,辐射865户3458余人,开设6个年级6个班,在校学生88名,今年顺利通过小学毕业学生27名。全校学生享受营养午餐和免费教科书,发放脱贫户家庭学生生活补助7187.5元(23人次)、爱心助学金4000余元(10人)、学习用品及图书等3000余元(25人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困难,无一名学生因贫辍学、失学。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教学楼、综合楼外墙皮风化、脱落严重;二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单一,心理辅导资源有限,学生心理问题难以有效解决;三是无专业英语、体育、音乐学科教师。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教学楼、综合楼外墙进行修缮;二是招聘专业心理教师,设置心理咨询室和信箱,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三是积极向上申请配备专业课教师,与梅子铺教育集团开展专业教师走教活动。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以集团化办学为契机,加强与成员校的互动交流,吸取宝贵经验,实现资源有效互补;二是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多措并举,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三是继续加强德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四是认真做好“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提升服务意识;五是全方位优化育人氛围和环境,为学生营造更加优质成长空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