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紫阳县> 紫阳县东木镇中心学校

紫阳县东木镇中心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4-02 11:34
单位名称 紫阳县东木镇中心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中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中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紫阳县东木镇月桂村五组
法定代表人 郑长友
开办资金 2426.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紫阳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20.23万元 2943.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0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举办单位。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学年度,我单位在县教育体育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等级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坚持德育为先,照亮学生成长之路。1.多样活动,提升素质。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组织师生参加各类艺体活动,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学期以来,我镇先后成功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排球比赛、师生篮球友谊赛等一系列活动,先后参加县级中小学生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比赛、足球比赛等赛事,并获得优异成绩。本年度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和团队活动40余场次,学生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身体和心理素质不断提升,校风学风不断改进。2.思想教育,规范行为。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学生的养成教育抓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点一滴抓起。对于违纪学生,德育处进行谈心,配合班主任做思想工作。各班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并对违纪学生进行追踪调研,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二)聚焦教学主业,勇攀教育质量高峰。1.精耕课堂,提质增效。坚持教学“六认真”,细化常规管理,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包联领导“推门听课”制度。各年级组积极把脉问诊,实时制定培优辅差计划,教科室扎实开展教研组常规活动、主题研讨、外培教师返校汇报交流、周日例会教师分享,周内校际教研交流等活动。2.教师培训,专业提升。今年,共计62人次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其中参与“国培计划”42人次,“金智惠民”技能培训5人次,中考学科培训11人,中小学学科培训5人。我校向洪丽、赖巧两名教师在培训中执教了公开课。通过“青蓝工程”,对新入职的4名新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班务管理方面进行指导,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和水平。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研论文、参加教学能手选拔赛、“名师优课”活动和教学技能大赛,本年度我校的5个县级课题顺利结题,4名教师荣获县级“教学能手”称号,荣获市县级课堂教学、微课展示、教学案例、作业设计等奖项达10人以上。(三)夯实安全基础,构筑校园安全防线。1.加强隐患排查。加大安全检查工作力度,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每周对校园内外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查整改台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逐项销号,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值周工作的监督,强化值班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值班工作制度。2.强化安全教育。本学期,邀请法治副校长对全校师生开展法治宣讲活动,邀请东木派出所对高年级问题学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内容涵盖未成年人保护法、校园欺凌、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关键领域,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建设学校阳光驿站,每周一至周四定时开放,选派两名心理健康兼职教师专职负责、轮流值班,重点针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辅导,为我校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3.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完善火灾、食物中毒、拥挤踩踏、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使应急预案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每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煤气中毒、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性侵、防校园欺凌、防盗、防电信诈骗、安全用电、防拥挤踩踏、交通安全、防传染病等安全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开展防火、防震、防暴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教育师生掌握紧急状态下撤离、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我校现有19个班级,学生784人,教师61人。本年度积极争取资金,获得县慈善协会捐助15万元,为学校新建“留守儿童之家”;申请到800万资金建设教师周转房项目,解决了教师住房问题。为全校学生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共支付65.48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41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资金17.95万元;为学前教育阶段60名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资金2.25万元,切实保障东木镇贫困学生学有所教,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师专业与任教科目不匹配,骨干教师流失,缺乏明优教师引领,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内驱力欠缺。2.德育活动形式与内容创新性不足,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需持续强化,班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二)改进措施:1.完善制度与创新管理,成立制度修订小组,广泛征求意见,科学修订制度并公示;鼓励班子成员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理念,校内分享创新案例并给予奖励。2.开展教师专业匹配度调研,合理调整任课安排,为不匹配教师制定培训计划。完善骨干教师激励机制,引进名优教师。3.明确教研活动规范,定期开展主题教研,鼓励课题研究,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开展培训与教学展示活动。4.多形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建立班主任培训体系,开展经验交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班主任提升管理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加强班子建设。在教共体统筹下,抓好支委会、校委会、工会班子建设,打造高素质管理队伍。(二)完善制度体系。健全学校各项制度与考评体系,强化教师队伍管理,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三)强化教师培养。依托教共体资源,组织培训与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