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文化馆(榆林市横山区文物保护所)

榆林市横山区文化馆(榆林市横山区文物保护所)

发布时间: 2025-04-02 11:06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文化馆(榆林市横山区文物保护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宣传、业余文艺创作、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保护等;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文物档案资料管理、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北大街1号
法定代表人 高启峰
开办资金 48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4.99万元 146.69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文化馆(榆林市横山区文物保护所).公益 从业人数  4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区文化馆在区委、区政府、区文旅局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1.举办多场文化展演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年来,我馆共举办大型公益活动15场次,各项活动圆满成功,年初对馆内场馆进行服务升级,目前博物馆、曲艺展馆、腰鼓展馆、剪纸展馆、民歌展馆、民间文化艺术展厅、非遗小剧场、非遗传习所、排练厅等所有场馆已经全部对外免费开放。各个展馆接待人数达到20000余人次,迎接上级部门检查指导工作演出80余场,累计接待3000余人次;接待中小学(及幼儿园)参观20次,共计10000余人次,其他群众参观4000余人次,旗袍培训四期共计120余人,我馆派出多人进住横山多所学校进行老腰鼓、曲艺、说书等培训,共计培训3000余人。2.加强非遗传承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我馆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及重要活动加强非遗宣传工作。通过横山羊肉、响水豆腐、田牌小米稠酒、泥塑、面塑、剪纸、柳编、酿酒、梁家老醋等一系列横山特色非遗产品展示和横山老腰鼓、横山说书、陕北民歌等众多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积极宣传我区非遗文化,充分展示我区非遗保护的丰硕成果,让广大群众了解我区非遗文化,欣赏非遗之美,品尝非遗之味,共享非遗之乐。传承人发展、培训、考核工作持续推进。2024年我馆成功申报了中牛氏传统老酱制作技艺、陕北小米稠酒古法制作技艺、杨氏太极拳三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新发展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人。2024年新成立了波罗镇高家沟村腰鼓传习基地、武镇高旗剪纸刺绣传习基地、高琴剪纸传习基地、马坊分馆四家。我馆积极推进横山老腰鼓、陕北说书进校园工作,目前横山非遗已经走进横山区城关小学、第二小学、第五小学、第九小学、石湾小学,横山中学等。3.加强对外交流展演和文化培训工作,成绩斐然。2024年我馆说书、腰鼓共受邀参加省级以上非遗展演9次,其中国家级展演5次,省级展演4次。特别是熊竹英表演的《黑神话悟空》火爆全球、红遍全国进一步提升了陕北说书的知名度。受邀在全国巡演二十余场次,接受省、市电视台采访30余次。12月熊竹英同志和横山老腰鼓一起受邀参加“开门迎春晚”,并成功拿到了2025年央视春晚推荐卡。4.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完成多年文物没有鉴定的工作。留驻历史,传承文脉,是我们文物工作者的基本职责。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制定文物库房值班工作条例和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度,由分管文物领导具体负责落实,确保馆藏文物安全,加大文物安全保护工作。5月份,我馆举办“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为主题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吸引社会公众对博物馆文化的了解、参与和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让博物馆走进百姓生活,让文化深入人心。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横山区文化馆在2024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完善与拓展,为文化服务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工作扎实有效,提升了全区非遗人才储备与素质;充分借助传统与新媒体平台,扩大了文化馆工作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将“横山老腰鼓”和“陕北说书”这两张名片推出了陕西,推向全国。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横山区的文化建设、社会和谐发展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横山区文化馆被陕西省文化馆授予“2024年度陕西省非遗保护优秀单位”。三、存在问题。1.我馆缺乏非遗专业人才,影响了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开展;2.我馆经费紧张,文化精品创作、基础设施建设、非遗保护传承、对外交流展演及日常演出活动,特别是非遗小剧场的演出、百姓大舞台活动需要很多的经费,因经费不足导致许多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四、整改措施。1.面对资金和人员紧张的双重压力,在我馆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方面积极协调上级专项资金,正在积极协调区财政局解决我馆非遗展馆装修及电梯安装等费用。2.通过与区人事局协调,我馆新招聘专业演出人员3名,极大的缓解了人员压力问题。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完成六楼非遗展馆的装修及对外开放工作。2.进一步开展非遗普查、地方文献征集、加强非遗抢救性保护工作,对部分代表性传承项目、传承人开展抢救性保护;加强非遗传承人管理、培训,积极推进非遗教材编写及非遗进校园活动。3.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展演,落实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展演(培训)等工作。4.创作编排陕北说书《魂归》,参加群星奖。5.继续推进百姓大舞台有才你就来活动。6.持续推进陕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验收工作、数字文化馆建设以及国家一级馆验收。7.认真完成区委、区政府、区文旅局交办的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陕西省文化馆授予“2024年度陕西省非遗保护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