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安康市>
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2 10:24
单位名称
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参与编制农技推广规划并实施。粮油菜、魔芋、茶叶、水果产业发展技术、产业村建设及业务培训;种植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推广及病虫害研究、预测预报、防治;耕地资源普查;土肥技术研究、农村新能源技术推广;农药、化肥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测;有害生物、检疫性病虫鉴定、防控;一村一品发展规划、项目编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技术服务。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巴山东路68号
法定代表人
唐德新
开办资金
73.9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1.59万元
70.39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4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粮油生产稳步推进。围绕玉米“增密度”、小麦“精播增穗”、大豆“全苗增粒”等一系列提单产技术,落实“百亩田”218个,“千亩方”30个,“万亩片”7个,建立市县镇三级党政领导包抓示范点582个,示范面积达15万亩,带动全市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60万亩以上,实现了粮油种植面积、产能“双提升”,高质高效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二)蔬菜产业稳健发展。组织做好蔬菜新品种引进工作,引进筛选出20余个蔬菜新品种。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机械、集约化育苗、多膜覆盖、水肥药一体化、生物有机肥、病虫绿色防控等综合集成配套技术20余万亩次,全面提高全市蔬菜种植规范化水平。(三)特色产业持续加强。一是茶叶生产高位推进。制定了安康市春茶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组织茶叶专家到汉滨、紫阳、平利等产茶重点县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技术服务十余次,召开安康富硒茶园秋季田间管理培训会,不断提升广大茶企管护意识和机械化设备的应用率。二是魔芋产业培育日益壮大。全市发展魔芋袋栽、盆栽、框栽、堆栽,以及配套滴灌、微喷灌设施的轻质化栽培1.1万亩,对珠芽黄、本地花魔芋等5个品种开展了提纯复壮、系统选育,保持原有品种特性,从而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魔芋品种,解决我市魔芋生产优良品种匮乏和种植品种单一问题。三是一村一品与果业彰显发展活力。深入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休闲农业+”新业态,上报省级精品景点线路10余条,其中6条线路入选省级春季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2条线路入选省级夏季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推荐上报省级猕猴桃高质高效示范园6个,省级柑橘高质高效示范园3个;持续做好岚皋和汉阴2024年全产业链建设项目的监测调度和典型案例申报工作。(四)土肥植保稳步推进。一是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全面完成2024年度的农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实施,积极开展县区农村能源安全生产督导和专项整治工作;二是病虫防控保障有力。全年通过网络系统报送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信息130期,发布病虫情报12期,病虫情报短期预报准确率达100%,中长期预报准确率95%以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市夏粮播种面积达120.95万亩,平均单产达206.79公斤/亩,同比增长0.76%,总产量达25.01万吨,同比增长0.53%;秋粮播种面积216.87万亩,预计单产236.54公斤/亩,同比增长2.0%,总产量51.3万吨,同比增长4.4%;全年全市蔬菜(含食用菌)预计播种面积130万亩,蔬菜预计产量190万吨;全市魔芋种植面积93.7万亩,新增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99.4万吨,实现产值81.29亿元;全年防治小麦病虫草害141.85万亩次、油菜病虫害109.11万亩次、水稻病虫草害129.25万亩次、玉米病虫草害193.08万亩次,挽损小麦15007.68吨、油菜9812.67吨、水稻16291.86吨、玉米11396.28吨;累计建立箭筈豌豆、油菜绿肥示范面积1100亩,带动全市开展绿肥示范2.51万亩;全年新建茶园1万亩,改造茶园10.7万亩,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12.7万亩,茶叶产量达5.7万吨。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47.75亿元,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20位,陕西省第一。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服务模式需再创新、项目争取力度需再加大。(二)改进措施:1.积极开展“企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农机合作社代耕代种模式”“合作社+农户”“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等模式的探索,努力提高主要粮油作物关键提单产技术模式到位率和覆盖面,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守住粮食安全这个底线;2.积极与省对口单位(省农技总站、省园艺站、省果业中心、省植保站等)和市农业农村局对接,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聚焦主责主业,提升粮油生产科技水平。(二)抓好蔬菜生产,做好示范推广服务指导。(三)围绕茶产业链建设,推进生态富硒茶提档升级。(四)抓种源基地建设,有效提升魔芋产能。(五)打造果业发展新格局,做大富硒休闲特色农业。(六)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土肥技术指导培训。(七)持续做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