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榆林市地方志编纂研究室)

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榆林市地方志编纂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5-04-02 09:23
单位名称 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榆林市地方志编纂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开展全市党史与地方志征集、编纂、研究、宣传工作,制定全市党史与地方志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按规定审核党史与地方志相关出版物,组织重要党史纪念活动,参与全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工作,参与全市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住所 经济开发区榆溪大道市委大楼
法定代表人 赵晓亮
开办资金 102.9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榆林市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9.8万元 197.96万元
网上名称 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榆林市地方志编纂研究室).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省委党史研究室和省地方志指导下,我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党建引领、深化研究、成果转化”重点,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现将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政治统领1.认真落实机关党建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持续开展机关党建创模工作,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按时上好党课,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党内政治生活成为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全年共召开支委会13次、支部党员大会18次,组织集体学习18次、组织讲党课4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转正预备党员2名,收缴党费共计10131元。认真落实社区“双考双评双报道”工作,联合“双报道”社区开展红色宣讲、红色展览,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慰问困难群众和社区网格员,深入探索“共筑共建”机制,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2.全面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实行一把手总负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的机制,全年共召开4次意识形态工作会,专题分析研判涉党史和地方志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把党的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与党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重大历史问题、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存在争议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正面引导,对苗头倾向性的问题,通过杂志、网站、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宣传平台有针对性地予以回击,牢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二)聚焦党的思想建设,不断深化理论学习1.持续加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我室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相关指示,及时学习重大决策部署。本年度共组织集体学习12次,学习旁听1次、交流研讨4次,不断提升室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为推动本单位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保障。2.始终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将“第一议题”学习制度贯彻于学习始终,坚持集体学习与个学、集中学与自主学、理论学与实践学相结合,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室领导班子积极参加全市县处级干部以上领导干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研讨班,认真组织科级及以下干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邀请市委讲师团原团长雷润峰、社科联党支部书记李晓春进行专题讲座辅导,通过专家授课、网络学习、撰写体会、交流讨论等方式,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不断领悟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为党史方志工作指明方向。(三)持续强化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1.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全年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2次,党风廉政会议4次,专题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把全的要求、严的基调、治的理念贯穿到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全过程,持续推进我室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结合“公职人员及领导干部亲属违规从事营利活动专项整治”和“涉煤领域系列腐败案件以案促改促治”工作,组织广大干部原原本本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举办读书班、开展专题学习、专题研讨、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政治环境。年度共开展专题学习4次,专题研讨1次,读书班1次,观看《“画地为牢”的国土“蛀虫”》《贪与悔》《黑金黄粱梦》等多部警示教育片,并在全平台宣传党纪学习教育相关内容共计60余次,转发阅读总量达4000余次。3.认真抓好巡察整改工作。针对上一年度市委巡察组对我室政治巡察期间发现和反馈的问题,我室成立巡察整改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巡察反馈意见,制定详细的巡察整改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细化整改措施、真抓实改,查漏补缺,截至2024年7月,巡察反馈的共4个方面9大类别28个问题已经基本整改完成。二、主要效益(一)资料征集有序推进面向各常委部门开展了资料的征集工作,共征集稿件80余篇,大约40万字。(二)史志编研成果丰硕1.《李大钊与陕北党组织创建》完成出版稿,共约27万字。2.《中共陕北特委史》完成定稿,共约14万字。3.《李子洲传》完成出版稿,共约14万字。4.《我们的青春岁月》已经进入出版程序,共约33万字。5.《榆林革命历史资料文库》已出版3卷,其余12卷进入出版程序。6.《中共榆林市委工作实录》(2023卷)已经进入出版程序,共约40万字;(2024卷)已经启动资料征集工作。7.《三秦改革印记·榆林卷》已完成初稿,共约14万字,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8.《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史》已经完成大纲,进入撰稿阶段。9.《榆林年鉴(2024)》已进入出版程序,共约84万字。10.《榆林市扶贫志》已经形成初稿,共约80万字。(三)宣传教育卓有成效1.与中国地方志办公室合作,推出“读方志游中国”短视频,在全网播出。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陕北党团组织创建100周年之际,推出系列短视频在各媒体平台推广播放,在市图书馆举办“西北根脉光辉旗帜”红色主题展,并完成了12个县市区的巡展工作。3.围绕“李子洲”“陕北早期建党”等榆林重点党史资源,与榆林学院共同举办2次学术研讨会。4.积极开展党史和地方志“七进”工作,播放公益红色电影或党史文献纪录片15场。5.全年共向社会各界发放赠阅各类图书资料1000余册。6.《榆林党史和地方志》季刊,已经完成全年4期的出版任务。发挥审核把关作用一是完成对《中共清涧历史(第一卷)》《中共神木历史(第二卷)》《光辉的足迹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等党史类书籍的审读工作。二是完成了对《榆林市监狱志》《榆林市气象志》《靖神铁路公司志》《黄甫镇志》《沙峁镇志》《太和镇志》的终审工作。其他重大任务一是完成“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同志口述史料和影音资料建设工作任务,已顺利通过省委验收,待中央最后验收通过。二是完成“绥德革命纪念馆”开馆筹备工作,包括展陈内容审核、协助活动主持词和讲话文稿校对,以及市委交代的相关接待工作。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人才队伍建设结构不完善我室干部以80后90后为主,干部年龄结构出现断层。(二)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数字化程度低党史和地方志原始资料转化程度低,利用率低。整改措施1.不断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建设。2.推进党史和地方志工作信息化建设。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建立统一的工作机制推动出台《关于推进全市红色资源统筹规划与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统一的规划管理机制,促进榆林红色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二)强化党史和地方志的研究1.深化党史理论研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继续深化对榆林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力度,不断推出权威性研究成果。2.加强对地方志基础工作研究。启动全市古籍调查、旧志整理研究保护,围绕地方志理论,业务实践前沿,进行理论探讨和地情研究。持续做好榆林地情文化的编辑整理,大力做好榆林地方文化研究工作。(三)做好党史和地方志的宣传工作1.启动“榆林市方志馆”布展工作,打造建设一批彰显榆林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党史和地方志馆、书屋、驿站等文化阵地。2.制作一批高质量的榆林红色历史纪录片和彰显榆林文化特色的视频短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