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渭城区档案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管利用档案资料,为渭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与保管;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与维护;档案宣传和档案文化交流工作。 | |
住所 | 咸阳市渭城区金旭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秦立 | |
开办资金 | 2190.0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咸阳市渭城区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48.55万元 | 205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未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不存在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渭城区档案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持续抓好档案安全、档案资源、档案利用“三个体系”建设,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推进全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强化主业主责,做优核心业务。一是加强业务检查指导。抽调业务骨干,对区委统战部、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科协、区信访局、区审计局、团区委、区招商局、区发改局、区教育局、水电十五局等36家单位进行业务指导,确保档案收集标准统一,整理规范。二是积极接收档案。通过积极对接,共接收区人大办、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科协、区信访局、区审计局、区住建局、中铁二十局、华星电子有限公司等单位文书档案、工程档案、退休人员档案共计5947盒。接收咸阳籍人士文忠民、王云武书法作品2幅;接收原区档案局副局长、省作协会员解惠英著作小说《寻常人家》20本;接收民间档案爱好者王云呈老先生珍藏日记50余册,丰富了档案馆藏内容。三是接待群众利用查阅。坚持把为民服务放在首位,努力打造文明服务窗口。推行查档大厅领导带班制,切实提升查档服务水平。全年,共接待查阅群众、单位1100余人(次),查阅各类档案共计2800余卷(盒)。同时,为更好服务群众,开通电话预约、远程查询等服务,受到群众好评。四是开展“归档月”档案检查工作。积极协助区档案局,组织业务骨干对40家单位进行了“归档月”活动检查,督促落实档案“三合一”制度,做到“应归尽归”,使整理后的档案能详尽、客观地反映各机关单位工作职能和工作动态,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好档案保障。五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录入工作。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馆藏婚姻档案加工录入目录32815条,扫描并成功挂接132224页,信息档案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六是持续提升档案服务利用工作。为加强库存老旧档案的保管质量、扩大档案密集架的利用空间、进一步提升档案服务工作效率和水平,实行每月最后一个周五的“档案整理日”制度。目前,开展活动2次,对镇办文书和死亡干部人事、工程、征集实物档案4类、850余盒(件)档案进行系统编目、排列、整理和上架。六是升级档案密集架系统和数字化档案软件。随着档案数字化、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升,数字档案业务逐年大幅度增加,数字档案系统升级需求迫在眉睫。之前购置的设备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今年年底,我馆对馆库档案密集架和数字化档案软件进行升级,确保更好的档案利用服务及馆库档案查询工作良好运转。七是强化共建合作。搭借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的建设载体,与西藏民族大学档案专业签订实习合作协议,积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环境,支持学生们在档案的实践中探索新知,增长才干;为西藏民大学生开展红色讲解培训分享活动,深入宣传党的会议精神,播撒红色基因,同时借助西藏民大的学术力量,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共建推动档案事业繁荣发展。2.强化宣传教育,发挥载体优势。一是联合开展“6·9”国际档案日档案宣传进高校活动。6月6日,与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在西藏民族大学和咸阳师范学院联合开展主题为“筑梦现代化奋斗兰台人”第17个国际档案日进高校宣传活动,不断扩大档案宣传力度。二是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6月集中一个月时间,通过在区行政中心和区档案馆大厅摆放宣传展板、利用电子屏和进社区发放宣传资料、结合网络平台推送宣传短信等形式,积极开展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今年开展大型宣传活动1次,集中宣传4场次,发送信息3万余条,发放宣传单1500余份。三是开展档案开放日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今年红色教育基地接待区委组织部新任公务员、区直机关工委党建工作观摩团、咸阳市公交集团、西藏民族大学、暑期实习大学生等单位、团体12批次240余人,宣传红色党史及档案知识,加强相互交流。四是加强信息宣传工作。今年以来,我馆积极向各大媒体、网站投稿。《咸阳市渭城区档案馆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宣教工作》被国家级刊物《中国档案报》刊登,其他投稿7篇被《中国档案报》初选;《咸阳市2024年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进高校启动仪式在渭城举办》被省级刊物《陕西档案》刊登;《咸阳市渭城区档案馆与西藏民族大学开展讲解培训分享活动》等18篇信息、音视频、文字作品均被“陕西省档案信息网”“学习强国”“咸阳市纪委监委网站”等省市区级官方平台发布,不断增强渭城档案工作的影响力。3.强化重点防范,确保库房安全。一是严格管理。根据档案库房管理“十防”要求和档案管理六项专项制度,坚持领导周检查、管理人员日巡查、节假日专职值守的保障机制,认真做好档案的归档、借阅、保密、登记和销毁工作记录,确保档案安全管理。二是定期维护检修、投换药品。为了加强夏季对档案的管理,6月份开展定期维保工作。对馆库内16台专用精密空调和三组档案密集架进行定期维护、专项检修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投放档案专用防虫防蛀药品百余袋,确保馆藏档案安全。三是开展深度清洁保养工作。5月份,对四个库房进行了为期10天的深度清洁工作,严格落实卫生管理措施,改善库房环境卫生。二、取得的工作成效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我馆坚持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刻领会省、市档案工作会议主要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档案工作职能,持续抓好档案安全、档案资源、档案利用“三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开创档案业务建设新局面。三、存在不足2024年,我馆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但对照高质量发展各项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发展,对档案工作数字化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档案数字化推进工作进展较为缓慢。二是档案专业人才缺乏,对做好全区档案工作动力不足。三是提升档案工作的思路还不够解放,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开拓进取精神还需加强。四、2025年工作措施及打算1.提高思想站位,筑牢思想根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紧扣重点深入学、聚焦原文深入学,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围绕落实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忠实履行档案工作职能。同时,加强业务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民生、城建)档案的调查研究,不断完善档案工作体制,进一步提升档案业务整体工作水平。2.紧扣中心工作,精心布局发展。全面落实《陕西省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上级档案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任务,精心规划档案工作方向,找准发力点,补齐短板弱项。在服务全区发展大局过程中,始终坚守正确政治方向,明确自身职责定位,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服务大局方面的积极作用。3.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提升服务。一是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班子在作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不断提升工作成效。二是树牢业务学习理念,做到在档言档,爱岗敬业,业务精熟。三是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更加全面的开展宣传教育。四是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大档案信息化电子扫描录入工作,不断提升档案智能化水平。五是持之以恒的抓好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提高责任意识,确保档案资料和馆库安全。六是加强挖掘珍贵档案力度,丰富馆藏文化。七是积极拓展档案服务领域,主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