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城区> 咸阳市渭城区人事劳动争议仲裁中心

咸阳市渭城区人事劳动争议仲裁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1 20:29
单位名称 咸阳市渭城区人事劳动争议仲裁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及时有效化解争议,构建和谐的劳动人事关系。业务范围: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法规宣传咨询;仲裁员聘用、培训、考核。
住所 咸阳市渭城区公安分局后院行政楼一楼
法定代表人 黄熹
开办资金 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渭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9万元 4.7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扎实做好“四学一比一争”活动。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按照区政府系统“四学一比一争”活动工作要求,区仲裁中心迅速掀起“学、比、争”氛围,制定党员干部学习计划表,既学业务知识,又学政策理论,坚持以学促行、以行践学。把每周三确定为集中学习日,每周五确定为个人自学日,学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分析典型案例,交流经验分享,提高业务技能。全年共开展集中学习34次,交流研讨9次。(二)加强调解组织示范单位创建。为充分发挥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在促进劳动人事关系和谐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调解组织工作能力,区仲裁中心通过实地考察,确定街道调解中心创建示范单位。相关街道调解中心主动对接区仲裁中心加强示范单位创建资料的收集工作,区仲裁中心指导其登录“陕西省调解仲裁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严格按照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示范单位创建标准,从组织建立、队伍建设、规范要求等7个方面完善资料并按时上传,规范落实“六统一、五上墙”,切实做到“调解室建设标准化、人员配备专业化、办公经费有保障”。(三)开展仲裁员服务企事业单位活动。区仲裁中心结合“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组织办案经验丰富的仲裁员先后深入渭城区光电科技产业园、咸阳快乐艺厨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陕西恒邦之星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认真听取劳动用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详细了解劳动争议预防化解等有关情况,指导企业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用工管理,推动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提升调解工作规范化水平。督促企业开展劳动争议预防工作,有效排查劳动争议隐患,及时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在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作用的同时,区仲裁中心联合相关区级部门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加强与区总工会、区司法局、区工商联部门的沟通协同,形成以劳动争议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业性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调解工作格局。区仲裁中心和基层调解中心受理的案件,先由基层调解中心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的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调解不成的转由区级“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进行处理,减轻仲裁诉累,促进社会和谐,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五)扩大劳动保障法规宣传氛围。为了扩大劳动保障法规的宣传效果,强化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的自觉性,区仲裁中心利用“春风行动”就业招聘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答疑解惑等形式,向过往劳动者讲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劳动保障维权途径、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仲裁办案流程等知识,并针对劳动者遇到的劳动纠纷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劳动者遇到劳动纠纷时要及时依法维权,合理表达诉求,共同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大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区仲裁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各项要求,切实履行调解仲裁工作职责,按照“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优先,调裁结合”的工作方针,不断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机构建设,促进工作提质增效。全年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86起,不予受理案件9起。请求事项主要涉及确定劳动关系、工伤待遇、劳动报酬、解除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方面。结案176起,结案率达到了95%,有效的发挥了调解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三、存在问题(一)仲裁队伍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随着劳动争议案件日趋复杂,对仲裁员的现有知识储备提出了一定挑战,不能游刃有余的快速处理,影响结案质效。(二)劳动保障法规宣传意识不强。被动的等待上级安排宣传计划,不能主动深入社区、企业、园区进行宣讲,网上调解平台知晓率、使用率不高。四、整改措施(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教育。针对性的制定干部职工学习计划,突出学习重点内容,强化理论武装,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二)加强劳动保障法规宣传。主动开展送法进社区、进小区、进园区,加强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和网上调解平台的宣传,切实提高调解平台的知晓率、使用率。五、下年度工作计划(一)依法做好劳动争议案件受理工作。依法做好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受理工作,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便捷、高效等优势,力促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同时,不断优化仲裁程序,强化办案效能,让“快调、快立、快审、快结”真正落到实处。(二)常态化开展仲裁员服务企事业单位活动。开展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有针对性地服务企业,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三)加强多元调解法治化水平。完善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发挥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作用,加强劳动仲裁调解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多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一站式”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