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宣传老区精神,开展调查研究,组织技术培训,牵线搭桥为老区村和人民办实事,完成机关日常工作任务。 | |
住所 | 榆林市新建北路解放巷1号原市委下院 | |
法定代表人 | 李能飞 | |
开办资金 | 1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榆林市委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07万元 | 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主要工作(一)政治理论学习有了新收获。1.始终坚守“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做到逢会必学。全年领导班子集体学习8次。深入学习了中央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同时学习中省老促会重要会议精神和省两办《意见》,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行动自觉。2.坚持开展专题理论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迅速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市委讲师团原团长解读全会精神,为会员深入理解会议内涵提供指导。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中、省老促会及市直部门举办的培训5次,有效提升了会员的理论素养。3.秉持以写促学、学思结合的理念。组织会员围绕学习内容撰写了《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等8篇学习体会文章,进一步深化了学习的深度。4.扎实推进学刊用刊工作。持续为会员订阅《中国老区建设》《榆林日报》等报刊,帮助会员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学习各地先进经验,拓宽工作视野,提升工作能力。2025年《中国老区建设》杂志征订工作成绩突出,榆阳区、神木市等多个县区全面完成任务。(二)老区宣传工作有了新成就1.深耕红色书籍编撰领域。市老促会完成“榆林老区革命历史丛书”第7册《榆林革命老区巾帼群英谱》初稿,聚焦革命战争年代榆林巾帼群体的贡献,获得《中国老年报》报道。各县市区老促会同样积极作为,神木市编辑出版多部书籍并开展赠书活动,定边县出版革命故事集并捐赠,靖边县、横山区、米脂县等也在红色书籍编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成功举行“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榆林卷”丛书捐赠仪式。市老促会向榆林市图书馆捐赠了110多册该套丛书,市人大领导出席捐赠仪式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丛书填补了榆林革命老区红色家谱的空白。神木、佳县、米脂等县市老促会持续开展送书活动,充分发挥红色书籍资政育人的作用。3.多层面交流宣传工作经验。在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市老促会《宣传老区精神服务老区工作》的经验以书面形式交流;《发挥会员作用,助力老区发展》的经验材料被省老促会推荐参加全国老区振兴发展论坛。在陕西省老促会六届二次理事大会上,榆林市老促会代表市级老促会发言,获得与会人员好评,众多兄弟地市纷纷交流学习。4.多种载体宣传榆林老区。市老促会通过“榆林老促会微信公众号”发布90多条信息,在中国老区网等平台推送200余条信息,浏览量突破20万人次,在对接名人平台推送100多条短视频和图片,获赞18万多人次,编辑出版《榆林老区建设》刊物4期,刊发113篇文章。县市区老促会也积极建设宣传平台,佳县老促会还通过艺术表演宣传老区。(三)调研工作有了新进展1.紧扣全局性问题扎实开展调研。联合有关县市老促会,对农村养老服务情况进行调研,形成综合报告初稿1篇和9篇县区专项报告。县市区老促会其他方面的调研工作也很突出,其中靖边县老促会《关于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2.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调研。县市区老促会根据中省老促会要求开展不可移动红色文物普查,7个县完成100多份资源档案填报。定边县老促会围绕红色文旅资源调研,撰写报告,组建联盟,打造红色旅游路线,推动当地旅游发展。3.逐步完成“革命老区百村调研”任务。绥德县、定边县老促会深入老区村调研,撰写多篇高质量报告,出色地完成了调研任务。4.在调研中推进工作落实。市老促会在调研养老服务时举办征文活动,激发社区居民对老区精神的关注。府谷县老促会在调研后协调实施帮扶项目,投入资金助力老区村建设,推动老区村发展。(四)“巾帼建功乡村振兴”活动有了新突破。1.举办了“打造直播新平台争做时代新农人——榆林市老促会新农人女主播特训营”活动,全市12个县市区的60位女企业家参与,携带86种特色产品参展。特训营采用创新课程模式,邀请专家授课,通过理论培训、实操演练、直播实战等环节,有效提升女企业家直播技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2.积极组织企业家赴杭州参展考察。先后组织部分企业家三次赴杭州参展考察,参观行业标杆单位,与相关企业座谈交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吴堡四妹子公司等企业纳入杭州大数据库,开启直播平台,拓展了市场和品牌影响力。3.在《榆林日报》特别开辟“巾帼建功乡村振兴”专栏,对全市24位优秀妇女企业家事迹进行采访报道,10多位企业家事迹在榆林电视台播出,展现女性使命担当,激发创业热情,营造良好创业氛围。(五)服务老区人民有了新成效。1.扎实推进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市老促会及各县市区老促会举办多种实用技术培训班,涉及果树管理、蔬菜种植、酸枣种植等领域,邀请专家现场指导,200多户农民受益。定边县老促会还协助建立示范基地和试验基地,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实践平台。2.广泛开展普惠性慰问活动。市老促会联合社会力量开展慰问活动5次,覆盖多个群体,捐赠物品价值5.7万元。府谷县、神木市、佳县、吴堡县等老促会也积极行动,为困难群众送去生活物资和关爱,弘扬传统美德,凝聚爱党爱国情怀。3.积极开展医疗巡讲义诊活动。市老促会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三下乡”和医疗巡讲义诊活动,组织专家为群众义诊2次,免费发放3.6万元药品,开展学术讲座培训医务人员500多人次。神木市老促会也开展巡回义诊,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受到广泛赞誉。(六)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着重加强对会员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培训与革命传统教育。组织部分成员到市内的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接受党性洗礼,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2.积极拓展对外联络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主动与多个部门建立紧密联系,联合开展工作。与中省老促会沟通协作加强,得到领导肯定与指导。与各地老促会交流互动频繁,部分县市区老促会还外出学习,拓展了视野。3.加强了组织建设力度。靖边、神木等多个县市区老促会完成换届,充实了人员力量,完善了体制机制,为老促会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二、主要效益(一)提升老区知名度与影响力通过多渠道宣传,榆林老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提升。在红色书籍编撰上,市老促会完成“榆林老区革命历史丛书”第7册初稿,各县市区老促会积极编撰书籍,如定边县出版故事集并捐赠33个单位。新媒体宣传效果突出,“榆林老促会微信公众号”发布90多条信息,在中国老区网等平台推送200余条信息,总浏览量突破20万人次,在对接名人平台推送内容获赞18万多人次。此外,通过在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等活动分享经验,让外界更深入了解榆林老区,增强了老区文化软实力。(二)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围绕农村养老服务、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关键领域,老促会深入调研。在农村养老服务调研中,形成综合报告初稿1篇和9篇县区专项报告;定边县围绕红色文旅资源调研并打造旅游路线。靖边县老促会《关于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切实发挥了服务决策的作用。(三)推动老区乡村振兴发展“巾帼建功乡村振兴”活动成效显著。举办的新农人女主播特训营吸引60位女企业家参与,携带86种特色产品参展,提升直播技能,拓展销售渠道。组织企业家赴杭州参展考察3次,与相关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吴堡四妹子公司等纳入杭州大数据库,开启直播平台,推动企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让200多户农民受益,定边县老促会协助建基地。这些举措促进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四)增强老区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通过开展系列惠民活动,满足老区人民多方面需求。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提升生产技能;普惠性慰问活动5次,捐赠5.7万元物资,惠及各类群体;医疗巡讲义诊2次,发放3.6万元药品,培训500多医务人员。这些举措让老区人民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了幸福感和获得感。三、存在问题(一)工作发展不均衡部分县区老促会工作积极,成果丰硕;但部分县区工作滞后,对市老促会部署任务落实不及时,影响全市老促会工作整体推进和协同发展。(二)自身建设存在短板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资源利用不充分;与会员沟通联系不足,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三)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在汇聚社会资源助力老区发展方面,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不够紧密,挖掘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争取资源的渠道和力度不足,难以满足老区建设多样化需求。四、整改措施(一)强化协调与指导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加强对县市区老促会的协调和指导,对工作滞后县区进行帮扶,组织经验交流活动,促进共同发展。(二)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建立会员激励机制,提高会员参与度,充分发挥会员优势。(三)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拓展工作思路,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合作,搭建合作平台,策划包装项目,利用新媒体宣传老区,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五、2025年工作要点(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能力(二)强化工作宣传,讲好“三个故事”1.讲好老区红色故事。2.讲好老区发展故事。3.讲好老促会故事。(三)强化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1.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养老情况的调查研究。2.对红色旧址遗迹开展全面细致的摸底调研。3.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针对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4.对“革命老区百村调研”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四)强化协调争取,助力乡村振兴1.加强对重点老区村的支持。2.积极协调助推优势产业的发展。3.动员社会力量助推老区村发展。4.持续深入开展“巾帼建功乡村振兴”活动。(五)强化为民情怀,深化“四送活动”1.开展适用技能培训的“送技术”活动。2.开展巡讲义诊“送健康”活动。3.开展为老区孩子“送文化”活动。4.开展为老区特殊群体“送关怀”活动。(六)强化自身建设,夯实战斗堡垒1.加强思想政治、班子队伍和制度建设。2.加强基本保障建设。3.加强能力作风建设。4.做好换届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