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国共产党紫阳县委员会党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在职干部提供学历教育与培训服务。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专业培训,相关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等。 | |
住所 | 紫阳县城关镇江南滨江长廊西侧 | |
法定代表人 | 余兴福 | |
开办资金 | 6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紫阳县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23万元 | 51.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基本培训扎实推进。全年顺利完成基本培训任务9个班次14期,参训人数2200余人,非基本培训班次3期,参训人数350余人,配合行业部门开展培训2期,参训人数350余人。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校将全会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程和重点内容,纳入课程建设体系和培训班次教学计划。全县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于11月8日至10日成功举办,会议以主会场现场授课+分会场视频直播形式举行,参训人数达700余人。(二)理论宣讲深入开展。我校充分发挥理论宣讲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积极主动展开宣讲工作,扎实开展“送课上门”和“送教下乡”活动。以党的创新理论、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宣讲内容,进机关、进部门、进学校、进镇村,进社区进行宣讲。(三)科研咨政认真推进。紧跟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校智库作用,主动承担政策研究职能职责,围绕制约紫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精准选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一江一路”康养旅游带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四个课题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四)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实施“内培外引”计划,开展教师“传帮带”活动,由3名科级领导、2名高级讲师与5名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积极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全省党校、市委党校举办的各类师资班。举办“求是讲堂”15期,着力打造“人人能讲、各有所长”的教师队伍。选聘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专家学者、优秀党外代表人士11人担任党校兼职教师。(五)学历教育稳中有进。联合陕西开放大学继续开办成人本专科教育,持续提升基层干部学历层次。2024年春秋两季招生160人,其中本科82人,专科78人,在籍学生达544人。全年毕业156人,其中本科毕业55人、专科毕业101人。截至目前,我校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2400余人,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六)城乡包联稳步推进。继续由两名科级领导牵头成立两个工作队,分别负责环城路社区共驻共建和双安镇闹热村驻村帮扶工作。全校11名党员到社区“双报到”,积极参与支部联建、基层治理和志愿服务等工作。持续选派1名第一书记、2名队员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压缩办公经费,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万余元用于支持包联村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参与基层治理、树立文明新风、为民办事服务等,群众知晓率、满意度不断提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理论宣讲成效显著。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理论宣讲、现场教学60余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2700余人。党校校领导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精心备课,深入基层开展宣讲20余场次,受众1500余人。依托芭蕉口中共安康地委机关遗址、蒿坪镇蒿坪村、城关镇塘么子沟村、焕古镇孝义文化街区等现场教学点开展现场教学,今年接待县内外培训学员人数700余人。(二)科研咨政成果丰硕。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紧跟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盯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围绕制约紫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精准选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一江一路”康养旅游带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四个课题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已编印四期《咨政参阅》上报,获得县级领导肯定批示。今年我校上报省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共10篇,6篇获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4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办学硬件设施不齐,无住宿条件,无法满足封闭式办学;2.师资队伍有待强化。专职教师人数少,学历、专业、年龄结构不合理,两极分化现象较为突出。3.科研咨政水平有待提升。科研咨政缺少深度理论分析,在“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篇数不多,为党献策,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整改措施:1.积极主动、统筹安排,不断完善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县委党校校园环境,提升县委党校办学水平。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探索推行“以老带新”、集体备课、课前试讲等制度,积极准备精品课程和案例教学;3.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全省、市党校理论研讨征文活动,认真撰写理论调研文章,争取科研咨政迈上新台阶。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持续推动硬件改善。进一步优化校园功能布局,提高现有房屋使用效率。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招商引资,动员校园周边酒店尽快完成装修,达到入住条件。同时,依托市委党校阵地资源和师资力量,实现市县统筹办学。(二)扎实开展基本培训。会同县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安康市、县党校(行政学校)基本培训方案》,围绕对象、内容、方式、学制等基本培训关键要素,开展情况摸底、细分培训对象,确保9个基本培训班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同时,主动对接市委党校,学制和培训层次相对一致的基本培训班次,尽可能实现市县党校同步集中视频培训。(三)加强课程供给力度。坚持守正创新、因材施教,大力开发案例式、情景式、研讨式、现场式等“新思维党课”。制定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三张课程清单”,完善党的创新理论“1+N”课程体系。积极参加全市党校系统“三精”课程观摩,“精品课”赛教,提升课程开发质量。(四)打造县域特色教学。充分发挥芭蕉口中共安康地委机关遗址、汉王镇五马乡农会展览馆、毛坝镇“竹山精神”纪念馆、县廉政教育基地作用,完善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革命传统、党风廉政教学矩阵,开发课程套餐,推动党性教育触及灵魂、震撼心灵。立足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发展优势,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相关现场教学课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中共安康市委党校授予“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5次理论研讨会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