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委会议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办市委常委会,以市委或市委、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以及全市各类大型会议的组织、协调、服务、记录、纪要的起草工作。联系新闻单位及时报道有关会议精神等。 | |
住所 | 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1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剑英 | |
开办资金 | 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榆林市委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6万元 | 23.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委会议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市委会议服务中心在市委和市委办公室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科室大力支持、通力配合下,始终按照“五个坚持”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及办公室工作安排,全员铆足斗志、鼓足干劲、主动作为,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2024年会议服务中心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市委办公室安排部署,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技能学习,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工作流程,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前瞻性,努力提升会议服务水平。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强烈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精益求精的意识,科学谋划、勇于担当、通力协作,确保各类会议圆满成功。(一)扎实抓好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一是以筹备各级各类会议为抓手,做到先学一步。今年以来,市委会议服务中心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筹备市委常委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以及市级各类会议,认真研读会议材料,做到会议材料先学一步,会议议程全面掌握,方针政策及时跟进。二是积极参加集体学习调研,做到深学一层。按照办公室安排部署,全体干部积极参加全体干部大会、党支部会议、青年委员会学习等集体活动,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12次,支部书记讲党课2次,开展主题研讨6次。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有关工作,全体干部积极参加社区“双报到”有关公益活动4次。三是切实抓好个人自学,做到提升一片。以学习强国和陕西干部网络学院为线上平台,把线上学习逐步培养为日常习惯;以筹备各级各类会议为载体,把线下学习作为会议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及工作需求,选派4名干部参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务礼仪、优秀传统文化、公文写作等方面专题培训和专题研讨班。(二)加强会议组织保障,提升办会能力水平一是全力保障重大活动、重要会议。聚焦市委中心工作,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面参与并组织保障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部署会、全市秦创原工作推进会议暨榆林籍院士专家家乡行、绥德革命纪念馆开馆仪式、第十八届煤博会、第二届西部氢能博览会、全省重点项目观摩、“三北”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主动请示上级部门、协调对接市级部门、指导帮助县市区,凝聚工作合力,全力保障全省、全市重大活动顺利进行。二是持续加强业务交流。统筹各级各部门政秘科工作人员力量,扛实秦政通、公文内网使用人员责任,各部门至少确定1名政秘科负责人、1名秦政通负责人,对会务服务保障人员集中开展业务培训4次,全程参与服务保障,逐步形成服务保障网。同时,结合全市各类大型会议,在市委政法委、市发改委、团市委等部门开展会务工作培训,指导部门办会30多场次,通过工作交流指导、日常业务培训,不断提升部门、县市区会务人员办会能力水平。(三)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推动会议工作提质增效一是严格落实精文减会有关工作要求。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工作有关要求,整合优化全市各类议事协调机构,目前共保留25个,其中市委议事协调机构18个。简化优化会议召开形式,采用合并开会、套开会议以及视频会议等形式,逐步压缩各级会议数量,坚决杜绝各类会议反弹回潮,与去年相比各类会议数量下降9.5%。合理优化会议议程,领导带头开短会、讲短话,会议发言坚持不跑题、不超时、不长篇大论,力戒假话、空话、套话,会议紧凑高效、解决实质问题。二是逐步推动会务工作规范化。年初,征求市直各部门需市委常委会研究审议事项,对标按月、按季度跟进督促落实,确保重要研究事项不耽误、不遗漏。逐步完善会议科办会工作流程、会见流程、颁奖流程,对标逐项落实方案确定、通知发布、会前准备、注意事项、会后完善等办会步骤,做到一会一总结,一事一复盘。严格会务工作审批流程,会前方案拟定、通知印发、会议材料、会议纪要等按程序签发,保证工作流程的规范有序。及时更新会议室使用台账,按周报送工作台账,制定会议工作负面清单,逐步提高办会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三是逐步推动会务工作精细化。精心制定会议方案,明确会议时间地点、参会范围、会议议程等内容,从源头上严控会议规格和会议数量。注重每一个细节,包括场地布置、座次安排、音响灯光等设备调试、材料审核印发等,做到“多想一点、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多试一下、多过一遍”。会前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会议材料、座牌顺序、会场卫生、空调音响等,及时调度视频会议分会场会务准备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会后,及时对接落实会议交办事项,及时印发会议纪要,及时将会议文件归档机关,涉密材料逐份清查回收。四是严格落实会风会纪有关要求。围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有关要求,将严肃会风会纪作为常态化工作要求落实到各级会议中,严格落实请假、着装、保密以及设备调试、会场纪律、宣传报道等要求,科学安排会务、督查和服务人员分工,紧盯会议议程、会场秩序和会场保障,通过通知发布、会前提醒、会中督查、会后通报等方式,全面提升会风会纪。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在服务保障市委全会、市纪委全会、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榆林大讲堂等市级各类会议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结对帮扶、文明城市创建、社区“双报到”等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心组织干部深入到佳县纪家畔村,看望结对帮扶的困难村民,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了解并积极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村民的广泛称赞。中心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检验党纪学习教育的标尺,千方百计解难题、尽心尽力办实事,积极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主动联系沙河路街道办事处榆康社区,根据党员自身特长,结合当前我市正在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巩固等各项创建工作,通过向居民发放宣传彩页、举办反诈普法讲座、清理小区环境卫生等多种形式多样的方式,大力宣传普及文明创建知识,与辖区群众就文明创建以及节水节电、医保社保费用缴纳、安全出行、就业入学等民生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并就如何更好的为民服务向群众征询了意见、建议,现场气氛热烈,取得了预期成效。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当前,虽然能够顺利完成各项会议工作保障任务,但是还存在会议方案不够完善,会议细节考虑不够到位,会前准备不够充分,会议变化反应不够迅速,在办会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吃老本、因循守旧的情况等问题。一是沟通协调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会务工作是一项多环节的工作,沟通协调不到位,就无法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二是经验总结不够到位。每一场会议因总结不到位,有些纰漏和疏忽就会反复出现,也会在后续工作中埋下隐患;三是工作责任心有所弱化。因粗心大意出现一些纰漏,都是现场直播,无形中被放大就会造成不良影响。四、整改措施1.加强保密教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对一些的会议,有些会议内容涉密或者比较重要,不宜公开的工作人员要只做不说,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坚决不说。2.关于沟通协调能力还有待加强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科室、单位的沟通联系,改进交流方式方法,畅通信息交流的渠道,做到对上汇报衔接、居中左右沟通协调、对下传达指导,更好发挥纽带桥梁作用,确保各类会议高质高效的开。3.关于经验总结不够到位的问题。在会后要及时进行复盘总结,梳理问题不足、漏洞短板,建立负面清单,及时整改提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4.关于工作责任心有所弱化的问题。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以零失误、零差错为目标,通过在科室内部设立“AB”岗、在具体工作中实行交叉检查等方式方法,坚决杜绝出现各类问题和疏忽。5.不断加强学习,切实提高业务能力。会议服务工作事无巨细,涉及到方方面面,工作人员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要走出去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学习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会议服务质量。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市委会议服务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五个坚持”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有关精神,以“规范化、高效化、精细化”为抓手,向上对标、横向协调、向下指导,充分发挥好中枢作用。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各类会议,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做好会务组织保障、服务领导等工作,做到“到位、补位、不缺位”,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接续奋斗,以“勇立潮头”的气魄攻坚克难,以“敢为人先”的意志拼搏进取,以“众志成城”的力量破浪前行,在用心用情服务保障中树立一流形象、展现一流风貌。认真落实“七个必须”要求,进一步加强科室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科室每位同志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能力过得硬,才能在关键时间靠得住、顶得上去。一方面要时刻牢记党办人的职责使命,时刻对照中央办公厅、省委办公厅对会议服务的有关要求;确保左右协调到位,上下疏通到位,充分发挥枢纽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积累经验,学习省上和兄弟地市会务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形成长效机制。同时,要严格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统筹合理安排会议,确保各类会议更加高效务实,将党中央精简会议要求落到实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