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民族宗教服务中心

榆林市民族宗教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1 15:05
单位名称 榆林市民族宗教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全市民族宗教综合服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抓好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参与民族宗教团体日常社会事务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民族宗教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协调做好全市民族宗教界人士联系培养工作。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上郡北路284号
法定代表人 张明荣
开办资金 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7万元 3.6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民族宗教服务中心 .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10月28日变更了举办单位,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民宗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民族工作一是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加强“周有问询、月有走访、季有研判、年有座谈”,做好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统计工作,定期联络走访来榆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代表、群众,通过联络交流等形式,掌握全市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生产、子女入学教育、健康状况等情况,及时了解少数民族群众所求所盼,积极协调解决各族群众基本诉求,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在经商、就业、教育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二是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组织辖区内各族群众开展了“龙行龘龘庆元宵共筑驼城石榴红”主题活动,共同参与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开展了“驼城石榴红”系列创建活动,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文明有礼的榆林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美好幸福新榆林”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活动,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三是提高少数民族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举办了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的文字识别能力、语言交流能力、遵纪守法能力、服务社会能力。(二)宗教工作1.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为保障宗教政策法规的社会宣传面和知晓面,积极搭建平台,建立固定的宣传教育阵地,增强法制宣传的辐射面和普及效果。一是利用有效宣传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场所宣传栏、各种庙会活动等,全方位,多渠道,广角度地向广大干部信教群众宣传各类宗教政策法规等知识,帮助信教群众了解掌握相关知识,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二是创新普法方式和手段。针对重点人群、宗教活动场所,深入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宪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教育普及工作,让党的宗教政策进社区、进广场、进场所,不断提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三是强化主题月的宣传活动。以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周”和“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月”等活动为重点,在年初和年中进行集中动员部署,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重点对象,围绕不同工作重点为主题,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通过集中宣讲、发放书籍、宣传资料、制作展板等多种手段,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和实践活动。并结合讲经布道宣传宗教政策法规,有效增强了教职人员爱国守法意识,不断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2.持续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定期召开安全隐患排查分析研判会,并在重大节日期间如春节、农历“4·8”等庙会集中活动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累计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9次,发现问题12处,现已全部整改到位,确保了各宗教活动场所庙会期间安全稳定。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统筹安排消防安全督导检查工作,整治宗教活动场所中消防“生命通道”被占用、堵塞、封闭等突出问题;指导组织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增强安全意识和技能。同时结合全市宗教领域大调研大排查工作,全面排查全市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建筑物等安全隐患,列出清单,建立排查台账,确保了宗教领域安全稳定。(三)常规工作深化民族宗教服务工作。春节前夕,走访慰问各族困难群众,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健康状况及子女入学等情况,并送上节日祝福和慰问金;组织党员干部在创文包抓小区开展以“传承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为主题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为小区居民增强幸福感;组织志愿者深入“双报到”社区开展以“践行新时尚分类志愿行”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组织开展以“温情暖童心工会护未来”为主题的儿童节活动,积极关心下一代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为未成年人建设贡献力量。二、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提高了民族宗教工作影响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并依托各类媒体,宣传贯彻党民族宗教政策,讲好民族宗教故事,传播民族宗教声音,组织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有效扩大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继续巩固“四进”活动。扎实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充分发挥宗教活动场所宣传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宣传国家政策法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团结带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爱国爱教、服务社会,增强了宗教界人士的爱国情怀。三是有效预防安全隐患。针对宗教活动场所安全隐患特点,我们精准研判宗教领域重大火灾风险,深入开展消防重点领域整治攻坚,集中排查整治宗教场所外窗安装防盗网和广告牌匾等影响疏散逃生、消防疏散通道被堵塞占用、安全出口被封堵锁闭等违法行为。紧盯容易引发火灾、造成蔓延扩大等致灾因素,严格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控,强化违规用火用电用油用气、违规住人、建筑消防设施损坏停用等问题整治,通过排查整治活动,有效预防了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了全市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三、存在问题一是对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形式单一。二是对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培养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三是深入基层调研走访不够,与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界人士联系不紧密。四、整改措施(一)强化理论学习。持续不断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全面系统学习,组织各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宗教界人士举办集中学习会、培训会、主题交流研讨会等形式,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三)夯实工作基础。深入调研,下沉一线,摸清底数,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研究相关对策,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加大宣传力度。继续深入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使各项政策深入人心,推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落实。(二)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充分调动各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民族团结工作取得新成效。(三)加强宗教领域安全稳定工作。切实做好宗教活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紧盯重要节日的安全隐患,做好督查检查工作,确保全市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四)加大调研力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信息情况,做到情况情、底数明,为有效开展服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五)加强服务指导。指导宗教团体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组织教职人员、宗教界人士举办各类培训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