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公益电影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参与全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的组织实施和绩效考核;组织实施全市城市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组织实施全市公益电影放映的场次计划、选片订购、下载传输工作;全市公益性示范影院的规划建设、技术规范、业务指导;全市公益电影放映的技术推广、专业培训等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新建南路10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光生 | |
开办资金 | 424万元 | |
经济来源 | 经费自理 | |
举办单位 | 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5.22万元 | 406.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公益电影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中心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凝“思想之行”,把稳理论学习的“思想舵”中心把学习党的理论与创新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确保党的声音传达到每一个角落。我们坚持每周一全体职工集体学习,围绕最新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核心内容,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和工作方案。同时,我们注重系统学习党纪党规,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由支委会成员轮流领学,确保每位党员都能深刻理解并遵守党的纪律,全年累计集体学习39次。在创新学习方式上,我们采用了支部书记讲党课、专家授课、学习心得交流研讨、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通过现场教学和体验式学习,极大地提升了职工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学习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理论,加强宣传阵地管理,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稳定。二、强“党建引领”,砌好党建工作的“基层砖”在党建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全力推动党支部建设高质量发展。我们严格按照规定全面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如“三会一课”、“一月一主题”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确保党的组织生活规范有序。同时,我们针对党支部在组织设置、工作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与上级党组织对接联系,重新健全了中心党支部,并按时按程序发展积极分子及党员。在支部活动阵地建设上,我们联合工会对支部活动阵地进行了完善和升级,配备了必要的学习书籍和健身器材等设施,为党员开展学习、交流和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各类党建活动,如“塞上先锋”直播间活动,报送了作品《榆林电影》;优秀主题党日案例成功入选市直机关主题党日案例评选复赛;同时,我们鼓励职工干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深入社区和基层一线,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三、增“廉洁之风”,筑牢清正廉洁的“安全堤”一是注重党内监督与廉政建设,持续改进作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设向纵深发展。我们不断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确保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同时,班子成员认真填写从严治党主题责任纪实手册,严格遵守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相关实施意见,坚决纠正“四风”问题。二是为增强廉政教育的实效性,我们组织全体党员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打造廉政文化墙,营造崇廉尚廉的良好风尚。此外,我们还将改进作风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严格督促党员干部认真执行厉行节约、落实外出工作纪律等相关要求。注重“八小时”以外监督,加强年轻干部纪律教育和日常监督,确保每一位党员都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清正廉洁。四、深“建章立制”,架起发展运行的“发展梯”中心以制度建设为核心驱动力,力促党建与公益电影事业并进。制度建设上,系统制定《2024年党建工作要点》等文件,规范党建工作流程;同时,优化考勤、财务及聘用人员绩效考评制度,提升管理效能与职工纪律性。在推动公益电影事业方面,年初即出台系列制度文件,奠定坚实基础。年末则发布考核与元旦春节期间电影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确保放映活动平稳运行。为强化放映质量,实施专人监控管理平台,建立照片回传系统及不定期抽查机制,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避免场次浪费与放映不标准的问题。此外,利用放映时段进行突击下乡夜查,直观掌握现场放映情况,确保公益电影放映工作既保质又保量。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公益电影服务的专业水平,也彰显了中心对党建引领与业务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五、助“社区之力”,搭建党员群众的“沟通桥”积极响应“社区双报到”,深度参与社区建设,展现社会责任。组织扫雪除冰、电影进社区等活动,8名职工献血献爱心,展现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社区新年联欢会上表演手势舞获好评。同时,与社区共推“时间银行”项目,助力社区养老。在关爱帮扶上,我们心系困难群众,实施精准救助。动员职工捐衣捐物,领导班子实地走访清涧帮扶对象,送温暖、解难题。中秋前夕,为帮扶对象送上月饼、水果和衣物,元旦时慰问社区困难户再送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确保他们节日无忧。这些行动让关爱帮扶工作深入人心,切实维护了特殊困境妇女的合法权益,使温暖直达人心,为社区和谐发展贡献力量。六、融“业务之效”,布好公益电影的“全盘棋”2024年,我中心在公益电影放映工作方面不断创新与拓展。一是开展冬季综合素质大提升活动。涵盖办公自动化培训、核心价值观培育、人人读好书、趣味运动会及业务技能提升五个方面。意在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和放映人员与观众现场互动的能力。二是积极探索“公益电影+文明实践”新模式,每月结合主题放映活动,在广场、社区等地,利用电影放映前的一小时,组织文明创建宣传活动。通过唱歌、说书、小品、放映文明创建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宣传思想文化,传递时代正能量。从5月的启动仪式到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主题放映,以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期间的室外公益放映,活动进广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深受群众好评。三是大力推广固定银幕架建设。截至目前,榆林市已建成投入使用固定银幕架392块,2024年新建64块。同时,新采购的72套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设备已全部分发到位,全力保障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四是为生动反映榆林电影事业发展历程,中心积极筹备、多方搜集现有文献资料,拍摄了内部文献纪录片《七十年光影路》并制作了画册《榆林电影七十年》,为老、中、青电影人留下珍贵的文献资料。五是主动争取各级放映补贴经费。中央和省级、市级下拨专项经费,市级财政配套,部分县级配套经费也足额落实。同时,从省电影处争取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固定银幕架建设补贴,并委托审计公司进行财务专项审计。六是规范院线固定资产管理。派出专人对院线及各县市区服务站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对已到报废年限的固定资产履行报批手续进行报废,对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造册登记、统一粘贴资产条码。七、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放映任务全面完成。2024年,全市公益电影共放映44589场,其中农村放映38511场,校园放映139场,广场社区放映5939场,放映完成率101%,超额完成335场。全年共放映故事片290部/38089场次,科教片132部/6500场次,吸收观众达156万人次,场均观影人数达35人次,单场最高观影达300余人。在主要调查的满意度指标中,群众认知、群众满意度等各项指数均超过90%,放映场次任务在全省各地市中名列前茅。二是城市公益电影放映工作亮点频出。中心直属放映队分成8个小组,深入城市各处放映各类影片1002场,吸引观众约15.2万人次。5月至10月的主题放映活动不仅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也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此外,我们还为各县区广场公益电影订购了科教片4343部、故事片2750部,并指导全市城市公益电影放映6137场,吸引观众达578225人次。三是外宣工作成绩显著。中心安排专人对“榆林公益电影”新媒体平台进行运营管理,包括微信公众号和抖音账号,负责推送市县公益电影放映活动的图文视频宣传。微信公众号以文字配视频的方式,全面展示各项活动,阅读量篇均破百;抖音账号则通过视频直观呈现活动现场,年度推送视频14条,条均点击率破千。同时,中宣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采编推送相关报道14条,陕西日报、陕西文明网、榆林文明网及榆林日报等多家媒体也对我们的公益电影放映工作进行了报道。其中,榆林日报在12月19日以《点亮夜生活传递文化之光》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报道。此外,市及各区县融媒体等官方平台也发布了17篇相关报道,部分优秀稿件还被学习强国、新农村电影等官方平台采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宣传,榆林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影响力和知晓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我们充分发挥了公益电影的文化宣传作用,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中来,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八、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业务工作创新不足,传统方法居多,新颖思路和创新举措缺乏。二是固定银幕架建设难以进一步推广,部分县级配套经费难以足额到位,制约公益电影的标准化放映。九、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业务工作创新,拓展新思路新举措。鼓励职工积极提出新颖想法,探索工作新方法,塑造“红色银幕先锋”,制作文明出行、移风易俗等内容的短视频或短片,强化“映前三讲”力度。二是鼓励各服务站积极与县级政府沟通协调,多渠道争取固定银幕架建设点和配套经费,保障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顺利进行。十、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机关建设。强化理论学习和纪律监督,提升队伍素质和党风廉政建设。二是统筹推进全市公益电影工作。科学谋划并核定全年放映场次任务,争取更多广场社区公益电影场次,拓展放映点辐射范围。三是助推公益电影高质量发展。计划新建100块固定银幕架,在群众文化活动聚集地打造标准化放映点;推进室内放映点与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融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逐步更新放映设备,提升放映质量。四是创新工作思路,搞好公益电影服务。铸造“精品项”,融合电影公益放映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夯实“基础桩”,加大映前宣传力度,精选优质短片、短视频带入百姓家;凝聚“群众心”,广泛开展节日互动放映活动,增强群众参与感;筑牢“制度墙”,加强监督管理,推进“三会三查”监督机制,确保放映质量;打好“组合拳”,督促各县市区服务站积极争取县级配套资金,保障公益电影持续发展;提升“满意率”,开展放映人员技术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素质,优化放映队伍结构,吸纳优秀人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