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榆林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1 14:50
单位名称 榆林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发挥基层党支部堡垒作用,增强农村干部能力,提高基层党员整体素质。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平台;开发现代远程教育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立现代远程教育骨干队伍;建立科学规范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
住所 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13号614室
法定代表人 陈喜云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榆林市委组织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万元 4.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榆林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聚焦站点管理、课件制作、平台建设、学用转化、项目推进重点任务,紧盯时间节点,从严把控质量,推动全市远程教育工作稳中有进,基层党员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主要工作(一)夯基础,抓实固定学习。严格落实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制度,建立“必修课”和“选修课”清单,把握每月5日、20日、25日三个时间节点,提前推送学习通告,定期发布工作提醒,及时追溯未学原因,探索不定期抽查和硬件问题反馈工作机制,市县联动形成站点学习工作闭环。截至11月底,全市3455个站点参学率均在99.9%以上。(二)强关键,打造精品课件。组织2023年度全市远程教育课件评审,邀请专家点评指导,创新课件评选模式,四类17部课件受到表彰,树起“风向标”,激活创造力。开展两次省级重点选题摸底,结合上级意见确定2024年课件制作主题,主动向上对接,听取意见建议,强化对下指导,创新内容策划,共制作完成《沃土情深企望乡村》等72部体现榆林地域特色、贴合基层党员需求的精品课件。经过多轮评选、调研论证、综合研判,优中选优18部课件上报省远程办参评省级优秀。(三)重整合,加强平台建设。分类梳理近5年全市优秀课件,积极对接市委政法委、市卫健委等部门,征集普法类、健康科普类等与党员群众息息相关的视频资源,完成88部课件人物核实及视频传输,优化省级播控系统榆林版块栏目设置,扩容“天线”、增加储备、丰富内涵。(四)树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努力在“远程教育+”上做文章,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成功推出一批学用转化典型案例。比如:横山区雷龙湾镇沙峁村抓好远程教育与村情“四个结合”,打造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形成以远教提升技能、以产业带动发展的良好局面。绥德县崔家湾镇苏家圪凸村借鉴《指尖上的田野》《金米村的“定盘星”》乡村振兴建设经验,围绕红薯产业做文章,建成千亩高标准薯田,村集体经济增加20余万元。(五)促协调,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助力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做好综合协调工作,成立项目专班,理顺工作机制,开展专题调研,督促各组尽快确认功能需求清单和招标采购各项设备参数,全力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尽快办理。目前,项目装修及智能化设备项目可研已经发改委批复,初步设计方案已通过评审会;智能化系统项目正在进行财政评审。扎实做好智慧党建平台一期项目建设保障及对接协调工作,接续推进需求确认、工程变更、内外网部署、软件研发、功能测试、系统试用等流程。目前,项目已通过初步验收,正在开展等保和密评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农村党员受教育。全面摸底排查全市远教站点使用情况,指导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各站点统一张贴预告牌、标识牌,建立明细台账,登记学用记录,实现规范管理。紧贴自身实际、党员所需制定年度学习计划,“点单式”“充电式”选择远教站点课件资源,提升基层党员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刚性落实“固定学习日”制度,安排集中学习12次,站点参学率99.9%。(二)教育资源更充实。聚焦“六大主题”,明确制作方向,“台账式”管理课件制作进度,指导完成《沃土情深企望乡村》等72部体现榆林地域特色、贴合基层党员需求的精品课件。经过多轮评选、调研论证、综合研判,优中选优18部课件上报省远程办参评省级优秀。分类梳理近5年全市优秀课件,积极对接市委政法委、市卫健委等部门,征集普法类、健康科普类等与党员群众息息相关的视频资源,完成88部课件人物核实及视频传输,优化省级播控系统榆林版块栏目设置,扩容“天线”、增加储备、丰富内涵。(三)学用提升见成效。研究制定《榆林市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对标目标任务,找准薄弱环节,制定问题清单,逐项推进落实。开展1次落实情况督查式调研,全面掌握工作进度,对抓早动快的县市区提出表扬,同时督促清涧、横山、靖边迎头赶上,推动全市学用提升行动落地见效。总结成绩、提炼经验,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学用成果转化典型。比如:横山区雷龙湾镇沙峁村抓好远程教育与村情“四个结合”,打造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形成以远教提升技能、以产业带动发展的良好局面。绥德县崔家湾镇苏家圪凸村借鉴《指尖上的田野》《金米村的“定盘星”》乡村振兴建设经验,围绕红薯产业做文章,建成千亩高标准薯田,村集体经济增加20余万元。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课件质量有待提高。个别县区对课件制作重视程度不够,制作团队水平不高,课件质量参差不齐,与优秀党员教育片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学用转化效果不够明显。部分站点存在一定程度的学用脱节现象,学习成果提炼不精,学用转化动能不足,形成的学用转化典型案例较少,示范带动作用需进一步加强。四、整改措施针对课件质量有待提高问题,一是集中力量出精品。转变“撒胡椒粉”式制作思路,求精不求多,各县市区委组织部每年确定1-2个重点视频选题,集中人员、经费、力量拍摄出有影响、能入库的精品视频。二是注重创新强管理。采用多种形式,如微视频、微电影、情景剧、舞台剧等展现,探索“组织部门主导+技术支撑+多方联动”的制片工作模式,对脚本撰写、场景布置、镜头拍摄到后期剪辑等工作,做到全程把控、全程参与、全程跟踪。三是整合资源聚合力。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整合各相关单位优质资源,建立组织部门牵头、多方资源共享、专业制片公司参与的联合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团队共享、技术共享,提升党员教育视频质量。针对学用转化效果不够明显问题,灵活运用全市3459个党员远程教育站点,根据党员不同需求,制定党员教育视频播放计划,结合党员固定学习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定期推送自主选学内容。把本土优秀党员教育视频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鲜活教材”,推动党员教育视频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不断延伸党员教育视频辐射半径,促进成果转化。利用党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宣传推介优秀视频,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依托电子设备终端主动学习,让“指尖教学”成为日常。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提升站点“管用”水平。以“三会一课+固定学习日”制度落实办好“线上+线下”课堂,以“课件观摩+业务培训”提升管理水平,以“实地督导+文件通报”层层传导压力,倒逼县市区加大站点管理力度,严禁随意关停、撤销站点行为,切实提升站点管理规范化水平。(二)推进精品课件制作。一是精选选题。做好全市课件制作统筹,结合县市区实际,精准下达选题批复。二是加强审核。在团队选择、脚本撰写、内容策划、课件拍摄制作做到全流程把控,确保课件件件是精品。三是突出重点。对标中省党员教育片评比重点,积极对接省远程办,选准课件选题,选强制作团队,由市委组织部牵头重点打造人物典型事迹片和“党课开讲啦”课件各1部,为全市精品课件制作竖起标杆、作好示范。(三)推动学用成果转化。选树一批学用示范标兵和优秀站点管理员,拓展延伸示范站点,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大力推广成果转化中的经验做法,不断创新学用载体方式,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持续扩大学用效应。(四)全力保障项目实施。保障市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加强沟通协调,推进项目尽快启动招投标工作。组织完成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一期项目后续工作,推动平台顺利上线运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