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高新区第七小学

榆林高新区第七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14:44
单位名称 榆林高新区第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六年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榆林高新南区开源大道与通源路交汇处东北角
法定代表人 何晓华
开办资金 996.8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高新区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9.42万元 7063.9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高新区第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9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4月2日变更了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高新区教育文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党建引领,建设先锋七小本学期,学校党支部坚持“第一议题”制度,认真抓好“三会一课”,持续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和党员教育管理。同时,按照区教育文体局党委部署安排,认真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引导党员教师学纪、知纪、明纪、守纪,领悟践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若干准则》。本学期共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1次,校长以党纪学习教育为主题讲授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1节,学校组织党支部负责人讲党课2次,党日活动4次,开展不同层面谈心谈话2次,组织志愿活动2次。(二)立德树人,打造文明七小我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师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学期组织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节约环保、团结友爱、感恩怀德、志愿服务、外出实践和社会公益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我校通过主题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新队员入队仪式、党员进教室宣讲等主题教育,渗透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红心向党、爱党爱国。同时,通过开展中小学生守则知识竞赛、强化师生“三风一训”知晓率、课间文明行为主题教育等活动提内涵、显文明;组织了“白发染双鬓重阳寄深情”榆林高新七小重阳节实践活动、“用爱‘饺’流,乐享好‘食’光”家长课堂的冬至活动等重要节日教育活动共计30余次,定期开展卫生大检查、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20余次,大大改善了校园环境卫生,有效提升了师生环保意识。(三)减负提质,建设高效七小为落实“双减”政策,规范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在“做有温度的教育”办学理念和“5+x”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创设了“支架建构教学”。本学期,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单)中用“支架建构教学”备课,并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教学效果显著。(五)整合资源,建设特色七小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力所在,而课堂教学是发展质量的源头活水。这一年,学校立足课程改革,在课程建设上找突破、搞研发,重点对“校本课程、劳动课程和行走课程”三大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创新。1.形成了以“关注个性,多维发展”的校本课程,学校通过充分调研、综合研判、面试选聘,邀请家长、社会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兴趣培养,新增拉丁舞、二胡、吉他、腰鼓、跆拳道等特色课程,供学生选择。我校现有技能素养类、体育运动类、文化艺术类3类59个社团。目前,我校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达99%,已形成30余册校本教材,学生更是博学多才,竞技有为,据统计获国家级奖20项,省级76项,市区级百余项。2.打造了“场地开放、形式多样”的劳动课程,即根据时令特点或教材要求,确定“劳动月”主题,再分年级、分批次开展劳动课程,注重提高学生劳动能力,掌握一项劳动技能。本学期,组织各年级主题式劳动教育4次,如在今年九月份,我们开展了“清洁月”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使不同学段的学生掌握了不同的生活技能,也让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十月份,我们开展了“秋收月”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挖土豆、挖红薯的过程中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体验劳动人民的的艰苦。3.推出了以“任务驱动,研思共行”的行走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自然、历史、文化、实践、劳动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将课堂移到校外,在行走中学习”的育人目标。带领四年级学生走进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开展了“培植国家情怀锤炼品格意志”四年级行走课程;带领六年级学生在牛家梁未来营地开展了“玉”见秋天遇见美行走课程,行走课程的实施,促使了学生在互动、探究、体验的方式下学习,实现了减负增效、全面育人的课程目标。(六)活动育人,打造多彩七小本学期我校积极拓宽艺体教育展示平台,全面发展学生身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方面,组织了广播体操比赛、“红旗杯”班级足球联赛、冬季趣味运动会等各类比赛活动,参与了全国排舞社区运动会,区级跳绳比赛,区级围棋比赛,区级啦啦操比赛,以及多次参与省市轮滑球比赛,中省市区校级比赛参赛人数达到2000多人次。美育方面,在开学初进行了一年级“瓶子大变身”主题制作,9月份进行了“童眼看世界主题绘画”以及“高新区教育教学成果展布展活动”,10月份进行了科技幻想画比赛以及喜迎国庆主题展,12月份进行了以高新区灯笼制作大赛为基础进行了“火红的灯笼”主题制作。音乐组为迎国庆组织了师生的合唱比赛,以及为检验本学期学习成果,学期末进行了小乐器考核。此外,按计划分年级组织学生竞赛活动总共14次,分别有汉字听写大赛、全员读书活动、七巧板区级比赛、一年级识字比赛、六年级数学手抄报比赛、科技小制作系列活动,英语节系列活动等,其中汉字听写大赛成绩成绩喜人,科技小制作比赛荣获市级优秀组织奖,多名学生获得市级优胜奖及科技之星,七巧板比赛中多名学生荣获区级等次奖,李雅楠等四名学生在榆林市小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中获奖等等。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高新七小的生源辐射直径10公里,在高新区教育兴区的战略下学校周边的小区入住率基本已达100%,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家长好评度与日俱增,此外,还对榆林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提供了教育和关怀,与社区合作为孤寡老人送去节日祝福和温暖,经常组织党员和队员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在学校片区内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高新七小的生源辐射直径10公里,在高新区教育兴区的战略下学校周边的小区入住率基本已达100%,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这一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向着“品牌七小”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共建示范校、榆林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高新区“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学校的体育工作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啦啦操、冰球两支代表队在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佳绩。学生张怡然荣获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赛三等奖;朱昱萱、卜思予2名同学荣获榆林市校园“十佳之星”荣誉称号;李雅楠等四名学生在榆林市小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中荣获等次奖,谭沐恒等人荣获榆林市第二十四届小学生作文大赛三等奖,思庆宇等6名同学荣获高新区2024年度校园“十佳之星”荣誉称号;耿娇娇、袁艳妮、吴祥、刘慧四位老师获区级教学能手荣誉称号,李娜、赵艳莉、苗叶、孙语棠获区级教坛新秀荣誉称号,樊莉、张治芳、李娜三位老师在高新区举办的第四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樊莉、孙海煜两位老师在高新区语文主题学习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张慧慧、耿娇娇两位老师在高新区思政课大赛中分别荣获二、三等奖;马永欣老师在高新区班主任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袁艳妮老师在高新区师德师风比赛中荣获二等奖。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关于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了一些不足,如:教室多媒体使用环境有待改善;信息技术人员配备稍嫌不足;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及教学资源管理有待加强等。整改措施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学校现有设备的作用,并根据上级部门检查中指出的问题,创设更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及管理环境。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根据2025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构建我校新一年工作思路,遵循“一个核心四条路径五个任务”工作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一个核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四条路径:1.把握大方向即遵循“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成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真实落地,促使学校育人方式深度变革,促进学生高质量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2.打好组合拳聚焦“无边界课程、无制式教学、科学教育、教育评价、队伍建设”五大方向,各部门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向心发力,拼搏攻关。3.找准发力点我校将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力点,作为有温度的教育落地生根的突破口,这就是“百花齐放的无制式教学”(对应实施教学改革重难点攻坚项目)。4.修通发展路根据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五好课堂”的精神内涵,形成四个方向的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幸福课堂、生长课堂、生活课堂、民主课堂。让老师们就像吃自助餐一样,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项目自主实施。五个任务:1.落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继续推进“有温度德育”的实施,持续提升我校的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2.开发系统多维的无边界课程(对应特色课程体系构建项目)以特色课程和课后服务为核心,开发建设具体的无边界课程,从课程实施方式、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不断总结和凝练特色。3.打造百花齐放的无制式教学(对应实施教学改革重难点攻坚项目)根据高新区“五好课堂”要求,以“课堂教学改革自助餐”为核心,打造百花齐放的无制式教学。发动全体教师根据“幸福课堂、生活课堂、生长课堂、民主课堂”四大方向,自主发展。4.建设多元化的无盲区教师成长平台(对应关键队伍建设项目)一是重点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二是面向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大练兵”;三是建立健全《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5.加强科学教育(对应推动科学类学科教学及科普教育项目)深化科学教学改革,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原则上不少于10%的教学要求;强化实验教学,积极开展科学创新实践活动,遴选实验教学精品课程;设置科学学科课后服务项目,加强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建设与指导。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1月被中国自动化学会授予国家级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共建示范校;2024年6月被榆林市教育局授予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