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陕西省榆林中学

陕西省榆林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14:37
单位名称 陕西省榆林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高中学历和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榆林市经济开发区桃李路
法定代表人 韩东
开办资金 3169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786万元 24113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榆林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36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3月22日变更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榆林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和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汇报如下:对榆林中学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是思想突围的转变年,是教育教学的收获年,也是继往开来的开局年。这一年,在榆林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榆林中学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开创了榆林中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加强思想建设,促进队伍建设2024年,市教育局下达我校共性指标14项,创新指标4项,底线指标1项,个性指标5项。一年来,学校以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建为主线,坚持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工作中心,大力推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1.党建引领,强基铸魂明航向。过去的一年,学校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走深走实。2.聚焦发展,助力教师夯基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年度,学校全力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营造良好发展生态。一是转变育人思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通过全职教职工大会、年级部会议、教研组会、备课组会等会议引导教师转变思想,尊重生命、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二是引进优质资源,把握教育发展脉搏。深化对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解,提升专业发展;利用寒暑假组织科研年会,今年暑假先后举行9门高考学科科研年会,专门邀请北京教育名家、学科专家来我校指导高三备考、开展基础年级对课标的理解和解读的实践活动,以前沿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拓宽教师视野,助力精准把握教育发展脉搏。二、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效能1.以生为本,尊重生命润心田。学校以学生健康发展为工作中心,努力为学生创造科学的生存发展环境,引领学生健康、全面、科学发展。2.改善条件,多措并举暖人心。一是在市委、市政府特别是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基本完成困扰榆中多年的管网改造工程,并安装了300台空调,为师生营造舒适的教学环境,让榆中师生这个冬天倍感“温暖”。新开东南门和西门,实行“人车分离”,新增充电车棚和临时停车位,加强学校自行车的管理,确保学生校园安全。二是为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学校构建完善激励机制。设立多元奖项,从教学成绩、教研成果、师德师风等多维度考量,特别是学生和家长的评价,已经成为学校评价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出台修订了一系列影响学校发展的诸如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方案等,向教学一线、业绩突出教师倾斜,让努力者有奔头。隆重举办开学典礼、庆祝教师节等活动,对先进教师、从教逾30年教师及荣休教师123人进行表彰奖励,增加教师从教自豪感和职业幸福感;为上晚自习而无法管理孩子的教师提供专人辅导的子女自习室,为全体教职工发放体检卡,让教师安心育人,感受家的温暖。三是为注重为学生营造温暖的成长发展环境。学校聘请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生活老师,负责宿舍管理工作,并为学生提供学业辅导。四是加大资助力度。2024年,我校共有1814人次学生享受了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共计158.05万元,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有效地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三、强化校园安全,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强化安全,共建平安筑防线。校园安全关乎师生生命与学校发展,是教育稳定发展之基,不容丝毫懈怠。一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完善校内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机制,定期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对重点部位、重要设施和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二是定期开展预防学生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危化品管理、校园欺凌等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加强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会同相关部门深入推进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合力,为学生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四、取得的主要效益注重校内研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和“三课”活动,校长带头讲公开课,分享教学经验,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四是聚焦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研水平。2024年,市电教馆课题结题5人、市级课题结题人数28人;2024年12月申报2025年度电教馆课题1人、2024年12月申报2025年度市级课题12人,以研促教,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撑;组织教师参与科技课程、思政课程及体育健康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助力学生多元、全面发展。民主求实,科学发展谱新篇。一是凝心聚力,助推学校科学发展。二是注重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召开榆林中学工会第九次职工暨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关于职工福利待遇发放的方案修订方案》《榆林中学职称评定方案》,提高教代会代表参政、议政能力。2024年高考成绩本一率高达95.6%,比上年高出7.45%,600分以上人数达203人,是去年的2.7倍,特别是赵宜婷同学以648分、陕西省第17名成绩进入北大就读,更是为榆林中学发展树立了里程碑。这一年,学校荣获榆林市“普通高中增值性评价优秀学校”“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突出学校”“普通高中培优工作先进学校”“榆林市五一巾帼标兵岗”“2024年中小学国家安全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等多项荣誉。五、严格规范公物财务管理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后勤规章制度。定期对学校资产进行了摸底清查,所有资产全部登记、建账。同时按照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坚持民主、透明、规范、节约的原则,学校管理日趋完善。六、存在不足和原因1.部分教师的育人理念转变有待加强。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不能很不好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备学生、备学情,课堂授课因担心学生学不会还存在“填鸭式”“满堂灌”等情况,不能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很好地落实到位。2.教师对“三新”的研究有待深入。2024年,陕西省进入新高考改革,面对“三新”即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教师怎么教、学生怎样学”成了我们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焦点。3.学校信息化平台需要进一步进行整合。因学校信息化平台分批规划,分散建设,导致平台入口较多,给教师使用带来不便,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七、整改措施1.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部署,制定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实施方案,加强教师的全员培训,为教育教学改革做好各方面的准备。2.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方式改革,探索一种能够对教师形成有效激励机制的科学评价方案。岁月有加,于梦芳华;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榆林中学将保持自己的节奏、踏准时代的鼓点,带着社会的关注,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力度,秉承“办温暖的、负责任的、舒展生命的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守教育初心行稳致远,担育人使命铸就荣光!八、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化课程实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促改革提质量,办好榆林人民满意的教育。(二)工作目标针对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努力推进满足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改革,将人作为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减少教育的焦虑性,促进教育的公平性,追求教育的发展性,重构服务人的发展的基础教育生态,实现全科育人和学科融合,努力办让榆林人民满意的教育,助力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具体实施(一)加强党建,引领师生健康科学发展。1.充分发挥党委和党支部的组织作用。2.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3.以人民为中心,做好群众工作。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为人师,行为人范。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6.做好学校的组织宣传工作。(二)坚守自信,统一思想与行动。1.注重思想意识与理念更新。2.统一思想凝聚智慧,坚持教研共同发展。3.以生为本,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时代课堂。4.尊重学生认知心理与认知规律,做好作业设计与单元评价。(三)发挥班主任的教育核心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核心—-每个人都有班主任角色。2.建立班级任课教师会商机制。3.建立家校协同一致的学生发展机制。(四)加强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助力学校发展。(五)振兴榆中科技体育与心理健康及艺术工作。(六)丰富学校的对外交流课程。(七)加强工会和共青团工作。总结过去,展望未来。2025年我们将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学谋划,开拓进取,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榆林教育、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榆中智慧和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学校荣获“2024年普通高中增值性评价优秀学校”“2024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突出学校”“2024年普通高中培优工作先进学校”“2024年榆林市五一巾帼标兵岗”“2024年中小学国家安全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等多项荣誉。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