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政务服务中心

西安市临潼区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1 14:32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群众提供政务服务。政务服务大厅及窗口管理·进驻单位行政审批、服务及工作人员管理·网上政务平台建设、开发、管理、维护·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事项代办服务
住所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桃源北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赵娜
开办资金 46.6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数据和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94万元 50.4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8月,按要求进行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临潼区政务服务中心共进驻部门单位19家,设置人工办事窗口49个,进驻便民服务及审批事项777项,工作人员113名。大厅面积约3600平米,包含4层办事大厅和1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2024年度政务大厅共办理各类事项49.52万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99.99%。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加强学习,夯实基础一是定期组织每周例会集中理论学习,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理论知识,打牢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实行每日上午上班前晨会制度,各科长、各楼层负责人每周定期对整个大院、大厅进行逐项排查,总结通报排查情况及上周工作,解决困难问题。三是利用下班时间开展礼仪礼节、综合高频业务培训,组织学习最新政策文件,熟练业务流程,提高综合素质,助推政务服务升级。(二)规范标准,优化服务一是建立健全上下班考勤、请销假、人员管理、大厅运行、大厅服务等管理制度,积极推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帮办代办等工作机制,大厅增设企业开办专区、自助申报区、老年人服务专区、休息等候区等功能区域,增添自助电脑、免费打印复印机、自助终端等设备,无偿提供帮办代办、“绿色通道”、容缺受理、政务邮递等服务,实现政务大厅规范高效运行,让企业群众办事便捷、舒心。二是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窗口服务模式,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宣传、引导群众进行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实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通过“相互授权、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邮寄送达”的“跨域通办”服务模式,使群众办事“距离最近、时间最短”“就近一次办成”。2024年共办理跨区域通办业务490件。三是持续梳理“365天不打烊”服务高频事项,保持动态调整,目前已公布三批包含企业设立登记、发票领用、城乡居民参保、委托公证等共计148项事项,进一步解决了群众“上班没有时间办、下班没有地方办”的难题。2024年已累计办理9523件,接待群众13936人次。四是利用“临潼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实时更新发布便民政策、工作动态,在线提供预约抽号、进度查询等便民服务,方便企业群众查阅、预约等服务。2024年共发布推广各类信息662篇。(三)严格管理,强化监督一是在大厅全面部署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引导企业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效果”等情况进行直观评价,全面推动政务服务能力再提升、作风再转变、环境再优化。二是在大厅三楼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从企业群众办不成事的原因中找痛点、堵点和难点,发挥倒逼作用,推进流程再造,打造更加便民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2024年共受理解决“办不成事”4件。三是设立意见箱、意见本,公开投诉电话,定期电话回访,畅通政务服务投诉渠道,听取企业群众真实想法,研究制定解决办法,着力营造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营商环境。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组织召开重大产业项目提前介入审批服务对接会,联动审批部门开展提前介入审批服务。通过容缺受理、缺项告知承诺和并联预审等方式,主动上门送服务、送政策,指导代办申报手续,极大程度上缩短了项目的审批周期,加速助力项目快速落地,多次获得企业锦旗和赞扬。全年共为31个项目提供代办服务,解决各类问题42个。2.推行“线上线下”帮办代办,打造高效优质政务服务。依托“西安助企”“西安帮办”微信小程序,采取线上问需与线下上门举措,精准服务规上企业及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切实解决了基层特殊群体办事不方便的困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2024年共为规模以上企业提供服务90件次,为特殊群体提供帮办服务1243人次。3.通过主流媒体宣传代办亮点,复制推广典型案例。“临帮办”项目管家全力护航重点项目开工投产被中国营商环境电子刊物刊登;临潼区在全市帮办代办服务相关工作会上作经验分享2次,“代办+踏勘”联合服务助审批、办事“不出园”,服务“送上门”等多篇信息被学习强国、三秦都市报等媒体宣传报道10余次。4.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和工作措施,大厅办事审批流程不断简化、审批时限大大压缩,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降低了很多,为企业创造了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逐步提升,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中心还积极对接市局及区级职能部门,按照全区各项工作安排部署,统筹完成创文到届复审验收、营商环境、国卫复审、政府法治建设、公众满意度、精准扶贫、应急管理、节能降耗、垃圾分类、爱国卫生等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级节约型机关”“省级节水示范单位”“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全省经验交流”“西安市政务服务技能竞赛三等奖”“市级五星爱心驿站”“临潼区先进集体”等荣誉。三、存在问题2024年度,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心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企业群众满意度也显著提升,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1.大厅面积太小不能满足群众“一站式”服务需求的问题。按照省市关于“三集中三到位”、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一站式受理”的工作要求,我区人社、不动产登记、公安户政、交警、出入境、民政婚姻登记等业务均应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但现政务大厅仅有四层办事大厅,面积3600平方米,对比周边兄弟区县政务大厅情况,我区仍存在政务大厅办公面积不足、审批事项进驻不彻底的问题,导致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弱化,影响了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和体验感。2.工作人员紧张不能满足服务企业高效、快捷办理的问题。作为我区一线窗口服务单位,政务中心现有工作人员承担了整个四层办事大厅的日常运行、人员管理、后勤保障、应急处理、营商环境、示范点位创建,以及我局承接的176个服务事项的前期咨询、引导、前台受理接件,中期的流转、出证,后期的回访、归档、结果送达,特殊群体帮办、重大产业项目上门、市区重点项目代办等工作,单人办件量负荷过重,大厅工作人员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3.车位数量紧缺不能实现群众便民办事需求的问题。结合政务服务中心大院面积有限、周围附近没有专门停车场的实际情况,来政务大厅办事停车难的问题成了群众最关心、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四、今后工作打算下一步,区政务服务中心将以全区工作为重点,以全局安排部署为指引,主动作为,有力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1.持续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大厅日常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大厅建设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便民化,服务水平更上新台阶。2.大力宣传帮办代办服务,持续推进模式创新、服务优化和效能提升。进一步完善帮办代办机制,拓宽服务范围,强化业务培训,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3.按照市局要求,持续梳理“365天不打烊”服务高频事项,保持动态调整,进一步实现高频事项“延时办”,紧急事项“预约办”,网办事项“线上办”,便民事项“自助办”,让企业群众享受到“7×24小时”的便利,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提升。4.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展现窗口良好形象,持续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提升”常态化培训,实行人员跟班学习、轮岗学习、案例分析、实地操作等多种方式,实现一人多岗、一岗多能,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5.积极协调指导公安户政大厅、人力资源大厅、不动产登记大厅等分厅的日常管理、大厅运行、作风建设等工作,提升我区“一站式”服务质量和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6.围绕群众办事需求,优化调整大厅功能布局,不断完善停车位、打印复印等各类便民设施,以实际行动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满足办事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着力打造更加舒适、温馨的政务服务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