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养老保险经办处

榆林市养老保险经办处

发布时间: 2025-04-01 14:28
单位名称 榆林市养老保险经办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养老保险事业发展。企业、自收自支单位、个体工商户及城镇自由职业者参保登记、缴费审核、关系转移、个人账户管理、退休待遇审核;负责全市参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待遇调整及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住所 榆林市西沙常乐路143号
法定代表人 刘玉贝
开办资金 434.5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57万元 13.8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养老保险经办处.公益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11月6日法定代表人由王宏斌变更为刘玉贝,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处在省人社厅、省社保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社会保险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以目标任务为牵引,推动核心指标完成对标年度目标任务,明方向、理思路、定措施,确保参保扩面、待遇发放、转接接续等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截止12月底,全市参保单位1.99万户,在职职工54.45万人,新增参保单位0.39万户,扩面3.95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再创历史新高;全年为7.89万名离退休人员按时发放养老金,为7.45万人调整养老保险待遇,人均月增加养老金93.5元;全年办理跨省转移业务7142笔,其中转入2235笔、转出4907笔;社保卡待遇入卡率94.48%,资格认证率99.99%;陕西社会保险手机APP注册率73%;网上服务平台注册率使用率分别为99.28%和98.97%;法人授权率98.87%,实名认证率98.97%。(二)以党建工作为统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引领强基础聚合力。党建责任压紧压实,制定印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实施细则》和《党建工作要点》,明确目标任务,按月调度各县区党建工作,跟进督导检查,确保落实见效;全年专题研究党建工作12次,召开支委会13次,支部党员大会4次,专题组织生活会2次;全年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集体谈心谈话2轮,凝聚干事创业热情,助推事业发展;政治引领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关于社会保障工作的政策法规,完整准确贯彻落实到经办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把党纪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制定方案、专题部署、学纪明纪、警示震慑、严查细改持续筑牢干部职工思想根基。全年组织理论学习33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7部,撰写心得体会21份,开展读书班2期、现场学习教育1次;市县两级支部书记讲纪律党课15次,党员干部将《条例》学习纳入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在检视整改中真正使铁的纪律刻在心上、烙在脑海;党建业务融合共进,支部“双报到”进社区宣讲养老保险政策3次;党员带头开展“春风送暖,志愿者上门服务月”活动,累计为百余名特殊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处班子带领青年党员进园区、进广场、进社区开展宣讲活动3次,累计服务5000人次,持续扩大政策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经办大厅设立党员先锋岗,亮明身份做表率,带头服务做先锋,市本级经办窗口连续多年被评为政务服务“先进窗口”。“以案促改”抓查改建机制。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查摆整改标本兼治,建章立制巩固成效,推动正风肃纪持续深化。通过召开专题会、以案促改动员会、制定下发工作方案,把“以案促改”工作要求层层传导下去,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厅党组和局党委安排部署上来。市县两级以案为鉴,深化作风纪律教育和社保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全年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大会6次,全覆盖式谈心谈话管思想管行为;召开廉政风险防控专题会议2次,排查廉政风险点76项,全体党员干部排查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并作出整改承诺;建立“以案促改”问题台账,全面对照检查并整改问题19个;深入开展四治四兴专项整治活动,以优良作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深化长效治理,统筹“以案促改”与社保领域集中整治,不断完善安全规范经办服务体系,常态长效维护群众利益。(三)以安全规范为根本,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集中整治重查改解难题。扎实开展“三个强化”,推动集中整治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维护社保基金安全。按照省局要求,筹办集中整治部署动员及专题会议,起草方案、成立专班、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建立起全市经办系统各部门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为集中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全年召开集中整治专题会18次,参与市人社部门集中整治工作调度会7次。从制度落实、岗位设置、人员管理、经办流程等方面全方位开展排查,深入查找业务审核、制度落实、待遇发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厉查处虚报冒领、套取骗取、违规挪用社保基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排查工作不留死角。监督执纪严纪律转作风。通过压实责任、强化监督、夯实作风,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全面从严治党格局,推动经办管理高质量发展。“一岗双责”常抓不懈,“一把手”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亲自督办、亲自检查,把厅党组、局党委的安排要求落到实处。用实“第一种形态”,与科级干部、新提拔干部开展廉政谈话23人次;与34名职级晋升干部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切实筑牢选人用人“防火墙”。开展重要节假日廉政提醒6次,更新全体人员廉政档案181份,落实婚丧嫁娶事项报告。对照3个方面16条问题,全员开展作风问题排查整治,作风行风明显改善。内部建设保稳定促发展。规范使用OA系统,顺畅收发文程序,认真履行督办职责,保障上传下达无阻。做好社保新闻动态宣传,全年在部、省、市各类媒体、杂志、网站刊载新闻动态稿件40余篇。扛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5次,高效回复12345平台及各渠道信访问题400余件;把好经费使用关,严格遵守“过紧日子”工作要求,执行“80条红线”纪律,各项支出合理,各类财务报表编制报送及时准确。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公文写作集中培训3次、1名干部获得公文写作竞赛三等奖,全方位锻造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积极推动干部职级待遇提升,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氛围蔚然成风。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经办改革“提速办”。全面实行全市业务通审通办,制定出台了《业务通审工作实施方案》和《业务通审经办服务规范》,重构审核体系,统一审核标准,理顺审核流程,明确职责划分,确保业务受理、审核全市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流程,完成退休待遇预审预发1410人,无视同缴费人员“刷脸办”629人,经办服务全面提质增速;社银合作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全市设36个银行网点、165台智慧柜员机办理12项高频业务,全方位满足群众办事体验。二是高效解忧“暖心办”。上线“办不成事”反映平台,采取“统一登记、一口受理、交办分办、效能督办”闭环管理模式,积极稳妥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不断优化群众办事体验。自11月份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受理群众急难事42件,办结率达100%;高效回复各类平台业务咨询问题,帮办推进问题解决,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三是入企走访“上门办”。全面宣传落实取消省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高效落实退役军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总对总”,开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跨省转移超期业务专项治理;深化拓展“人社工作进园区”,累计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业务400余笔。联合人社局开展大型政策宣传宣讲活动4场,现场破解办事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领导班子“坐窗口、走流程、解难题”,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经办数字化改革力度还需加大,同城通办、刷脸办、“一件事一次办”“养老金预发”宣传推广力度还不够,转移接续时效还需提高。2.下沉服务的主动性还不够强,推动政策“走出去”举措不多,在政策宣传、业务经办等方面新媒体、新技术应用不足,覆盖面小。四、整改措施1.紧盯目标抓落实、紧盯考核抓落实、紧盯安全抓落实。在推进扩面提标上求突破,聚焦新就业形态人员、私营企业、自由职业者,将更多的人纳入保障范围。深化经办服务数字化改革,全面落实取消省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高效落实退役军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总对总”,刚性落实跨省转移办理时限要求,持续推动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优化办事体验。2.进一步深化宣传举措,不断创新宣传策略,强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通运营官方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养老保险相关政策解读文章,帮助群众理解政策。深入社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加强与企业、参保对象的沟通交流及政策宣传,提升政策宣传力度。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坚持政治引领,找准高质量发展“风向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党建工作新成效引领经办工作高质量发展。2.坚持服务为民,夯实高质量发展“落脚点”。深化业务通审、推进养老金预发、“刷脸办”等便民举措,让服务更便捷、更高效。设立作风监督岗,聘请社会监督员,用好“办不成事”反映平台,让服务更暖心、更有情。3.坚持经办改革,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力”。稳妥做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政策落地实施,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帮助群众弄清好政策、算清待遇账,积极化解负面舆情,确保改革稳妥落实。深化“三个年”活动,深入企业宣讲政策、现场办公,推动“社保+银行”,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4.坚持德才兼备,建强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结合实际优化科室职能,合理调整分工,建强能够服务决策、服务中心、服务发展的“智囊”。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举办素质提升培训班、业务大讲堂,业务知识考试,培育忠诚、担当、专业的经办“铁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