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儿童福利院(榆林市儿童康复医院、榆林市儿童福利特殊教育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市孤残儿童、弃婴及事实无人扶养儿童的养育、教育、收养、安置、社会工作服务职能;全市民政系统保障的孤残儿童以及其他残障儿童的医疗、康复、护理、预防保健职能;全市民政系统保障的孤残儿童和其他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和义务教育职能。 | |
住所 | 榆林市经济开发区广源路8号 | |
法定代表人 | 雷祥鹏 | |
开办资金 | 5821.6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864.2万元 | 7461.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儿童福利院(榆林市儿童康复医院、榆林市儿童福利特殊教育学校).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4月22日变更了单位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主要工作(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发展之基2024年,党支部坚定发展信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完善组织建设,打造基层“战斗堡垒”。2024年,在局党组的支持下,调入1名院长和2名副院长,优化领导班子组合,对班子成员分管的工作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一个组织健全、班子团结、工作协调、开拓进取的战斗集体。二是加强政治建设,坚定党员政治信念。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作为主题主线,全年召开党支部会议10余次,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20余次,主题教育学习8次。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观看红色电影《我们的七月》《红手印》等影片,举办“七一”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员干部凝聚力。三是深化作风建设,持续转变干部作风。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5次。四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建立“党建+业务”长效机制,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双报到”社区联动活动,到三辰社区开展义务理发、无偿献血、节假日慰问困难家庭等亲民志愿活动;到驼峰路街道望湖路社区进行“包抓住宅小区”创文工作,定期到包抓小区开展卫生清理、创文宣传等活动12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夯实基础条件,打造温馨之家积极争取支持,夯实服务基础。2024年,在市民政局支持下,积极协调向相关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向榆阳区残联申请重残儿童护理补贴共计125760元,并为43名护理员及时、足额、精准发放补贴,切实保障职工利益;通过政府采购程序,对物业服务项目进行重新招标,持续提高全院服务条件。同时,针对消防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向市局汇报,及时进行整改。目前已完成36万元消防设施整改提升项目的招标采购工作。(三)优化内部管理,提升运营之效一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根据儿童福利领域政策要求,完善儿童养育、收养、寄养等业务流程,确保每名儿童来路清、情况准、去向明;修订了《榆林市儿童福利院制度汇编》,重新制定了干部职工请假休假制度及考勤制度,对20余种安全应急处理方案进行了调整,做到各科室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上墙。二是强化安全筑牢生命屏障。根据《儿童福利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要求,形成风险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全年共进行安全风险隐患排查12次,组织开展消防演练2次、消防讲座2次,带领儿童走进高新区消防大队参观学习消防知识,提升干部职工及儿童的防火意识和逃生自救技能。加强灶务规范管理,安排灶务人员到榆林市高新二幼学习灶务管理先进经验,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餐饮业反食品浪费管理通则》《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指南》,有效提高灶务人员的管理和业务水平。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加强队伍建设,激发人才之能一是搭建跨专业人才梯队。不断壮大专业人才队伍,专业人员达到80%以上,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及县区选调4名主治医师,面向社会招聘了5名残疾儿童护理员,完成招聘10名残疾儿童护理员的前期准备工作。鼓励员工考取社工证,今年有2人取得中级证书、4人取得初级证书。目前,院内有医师14名、护士(师)14名、执业药师(士)2名、检验师(士)3名、康复治疗师27名、心理咨询师2名、老师27名、社工师72名(初级41名、中级31名)。(二)深化专业服务,呵护儿童成长一是实施精细化养育服务。按照《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家庭寄养管理办法》等法规,做好孤弃儿童的接收和养育工作,规范完成儿童从入院、公告、上户、收养、离院等手续,全年接收孤残弃婴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9名、府谷社会综合福利院移交儿童16名,办理国内外收养儿童6名,转入社会福利院儿童6名。二是实施个性化教育方式。通过与教育部门多次协调,按照就近、相对集中地原则,保障了8名儿童的转学工作;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参加高考的7人中,二本上线人数4人。根据儿童身体情况,优化融合、启智、认知等特教课程,帮助5名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四是实施多元化康复治疗。今年为90名院内儿童和1名院外儿童进行了康复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的有32名。加强与陕西省康复医院合作,全年省康治疗师来院指导5次,共带教58人次,共组织培训12次;五是实施专业化社工服务。按照《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从儿童实际需求出发,实施“社工+心理”双向融合发展模式,全年开展10余例个案服务,4期专题项目活动,10余次小组活动。积极链接社会资源,2024年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书,搭建互帮互助资源分享平台,缓解儿童心理问题,助力孩子们向阳而生。六是实施亲情化离院安置。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思路,采取高校就学、社会就业、特困供养等途径,与市人社局、市住建局等部门协调,积极为离院就业困难儿童链接就业资源,妥善安置成年离院孤儿。今年为3名榆阳区户籍成年孤儿成功申请到公租房,解决了孩子们的住房问题。(六)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协同之力一是广为宣传,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多方链接社会资源,着力调动慈善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等,通过爱心捐赠、项目运营、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机构建设、服务孤残儿童。2024年,联合榆阳区青年联合会举办“情暖童心爱心筑梦”活动,接收社会组织及个人的爱心捐赠共50起。二是多元共建,发挥开门办院辐射作用。主动扩展服务范围,与市第五医院签订合作协议,赴榆阳区人民医院榆林市儿童医院进行“携手共行共话未来”为主题的交流学习,与市第一医院深化合作加快儿童康复医院对外开诊进程,面向社会开展困境儿童养育和残疾儿童康复特教等服务。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儿童生活空间严重不足由于服务职能的拓展,工作量及工作人员增加了三倍,现有工作场所及活动场地规模有限,占用了儿童的活动场地,且高新区消防大队多次来院检查提出四楼以上不允许设置儿童生活区的问题,但因住房不足,无法落实整改。同时,按照政策要求,2025年将完成榆阳、靖边2个地区儿童福利机构近150名儿童接收入院,届时院内儿童数量将达到500人,现有住所远不能满足儿童居住需求。(二)孤儿成年安置困难孤儿成年后面临就业、住房等方面直接、现实的安置问题,随着就业政策的转变,公益性岗位停招,没有找到工作的成年孤儿很难立足于社会,孤儿成年后的安置缺乏长效机制保障。整改措施(一)通过市局向市政府提出申请,形成长效机制解决孤儿安置难题,保障孤儿得到顺利安置(包括就业、保障房)。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在新的一年里,我院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及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紧跟省市民政部门的领导部署,在市局领导的带领下,贯彻落实全国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单位任务。一是深化机构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完善管理服务制度体系,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方式创新,提高服务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推进开门办院,强化辐射效应。贯彻落实上级指示批示精神,推进建设儿童福利中心进度,接收榆阳区、靖边县福利机构的儿童,加快全市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三是发挥以点带面作用,打造区域性中心。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落实民政部下达的试点工作任务,在孤残儿童替代性养育、照护和康复服务,以及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带动作用,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对接合作,加强与省内及周边省份儿童福利机构的学习交流,加快推进优化提质、转型高质量发展,将榆林市儿童福利院打造成内部规划科学、硬件条件一流、设施设备先进、服务功能完备,具备辐射多省份的区域性中心儿童福利机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4年度共收到50笔捐赠。捐赠方式:全部以物品捐赠。使用情况:一部分直接发放给儿童;另一部分库存,需要时发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