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榆林市农产品检测中心)

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榆林市农产品检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1 14:22
单位名称 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榆林市农产品检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与合格证推广工作,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申报工作,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市级例行抽检和收储运环节食用农产品的质量抽检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及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推广工作,全市种植业产品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住所 榆林市西沙文化南路27号
法定代表人 高学平
开办资金 277.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7.51万元 482.04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榆林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4月10日变更了开办资金,6月21日变更了宗旨和业务范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聚焦风险隐患,农产品监测持续强化1.圆满完成风险监测任务。严格落实1.8批次/千人监测任务,全年配合省级监测抽取样品698个,完成市级例行监测1530个样品(其中种植业产品1253个,合格率98.56%;畜产品256个、水产品21个,合格率均为100%),超额完成22个样品,检测总体合格率为98.94%,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2.扎实开展监督抽检及各类检测工作。着力防范和化解农产品安全风险隐患,全年开展监督抽检53批次,委托检验7个样品,完成富硒功能农业样品检测33个。紧盯关键时间节点,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监管与安全隐患排查,开展“你指定我检测”活动3次,现场速测农产品全部合格。全市全年速测突破35000批次,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3.配合完成国家第三次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抽样工作。配合农业农村部环境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在榆阳区、神木市、定边县完成56个样品的抽样工作(其中蔬菜样品41个、食用菌5个、水果7个、茶叶3个)。4.深化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以风险监测为依托,加强结果应用,落实季度风险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制度,第一时间上报市农业农村局,与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联合,科学核查处置,检打联动,监管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压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5.巩固“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成效。聚焦重点品种,严打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严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扎实开展豇豆质量安全专项监测工作,全年监测豇豆样品15个,合格率100%。二、聚焦特色产业,富硒功能农业全面推进6.全面落实富硒功能农业试验示范项目。中心制定《2024年榆林市功能农业(富硒)试验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组织专人抽查核实申报基地,择优确定32家富硒功能农业项目实施主体,采购富硒有机肥底肥46500公斤、叶面肥2042升、饲料6667公斤,实施富硒苹果(青梨)8100亩、富硒谷子3900亩、羊子养殖2000只。7.组织开展2次富硒功能农业专项培训会。先后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富硒功能农业业务培训会和富硒功能农业项目管理培训会,培养本土富硒功能农业专业人才,规范富硒功能农业项目管理。三、聚焦守牢底线,全程监管持续深化8.持续推动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富硒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申报《富硒谷子栽培技术规程》《富硒山地苹果生产技术规程》2份榆林市地方标准,并完成标准草案的编制。全年累计申报完成4个地方标准,不断推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标准体系建设。9.强化追溯信息完善,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一是构建追溯管理新模式。创新实行“三级追溯”(市县+生产主体),打造追溯“全”平台,追溯体系建设经验在全省追溯合格证管理培训班交流发言。二是完善追溯系统信息。目前共有2356家经营主体加入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追溯系统数据持续更新,实现农产品“来向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工作机制。三是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新增16家富硒功能农业示范生产经营主体作为承诺达标合格证试点企业,全年共发放承诺达标合格证680020枚。四是开展产地溯源信息采集。配合完成农业农村部推广应用重点农产品产地溯源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采集工作。五是加大追溯宣传力度。通过参加2024年度农资打假暨“利剑护农保春耕”春季专项执法行动启动仪式、食品安全宣传周、宪法宣传周、进基地进社区等活动,大力宣传农安法及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累计6场次,发放宣传彩页2000余份。10.基层检测监管能力逐步强化。持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网格化监管,指导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健全监管员协管员队伍,全市达到“六有”标准乡镇监管站数量及占比不断提高。按照“用什么药、检什么药”工作导向,各乡镇逐步应用胶体金速测技术,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11.农产品风险评估工作有序开展。建立2家风险评估基地,探索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指导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种类、农药浓度、安全间隔期等,为全面落实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四、聚焦品质提升,品牌建设成效显著12.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一是积极鼓励“榆”字牌农产品“走出去”。全年累计组织全市37家单位(企业)、169批次农产品在福建、济南、广州等7地参展,充分宣传推介榆林优质特色农产品。二是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项目。围绕米脂山地苹果、富硒小米实施品牌培育,辐射带动企业6家,制作榆林富硒苹果、富硒小米包装箱3300个。三是“榆”字牌农产品品牌知名度稳步提升。强化“榆”字牌农产品宣传推广力度,全年制作发送农产品宣传短信28万条。陕北横山羊肉区域公用品牌升级发布,并入选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吴堡青梨获评陕西省“最具成长潜力商标”“扶风寨牌米脂小米”喜获第31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米脂县申报的谷子和苹果生产基地成功纳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期)名录。13.农产品认证步伐稳步加快。一是农产品认证数量持续增长,新增获证绿色产品9个,榆林羊肉、横山大明绿豆、横山大米、横山沙地红薯4个产品成功登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绿色认证农产品59个,名特优新有效名录产品71个,有机产品53个,良好农业20个。全年累计完成各类认证93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72%,超额完成68个。二是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控试点加快推进。制定并报送《榆林市创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方案》,按期汇报工作进展。三是农产品认证基础不断夯实。组织参加陕西第三期绿色食品检查员监管员及企业内检员培训班,完成榆阳、府谷、靖边、定边、米脂、佳县、清涧7个县区21家企业绿色认证的现场检查工作。四是证后监管有效实施。将全市范围内的认证基地全部纳入“三品一标”信息采集系统,持续完善系统信息;实施全国名特优新产品跟踪评价工作。七、取得的主要效益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显著提升,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全年努力,我市新增1家县级“双认证”机构,使全市通过“双认证”的农检(农安)机构达到8家,占比高达61.5%。这些机构全部成功通过2024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力验证,确保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可靠。市农安中心还顺利通过了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的年度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进一步提升了公信力。市中心实验室作为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唯一具备全面检测能力的机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年速测批次突破35000,速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市级风险监测合格率也持续上升,均高于国家监测合格率,有效保障了公众的饮食安全,提升了社会信任度。2、富硒功能农业取得全面突破,助力乡村振兴。我市累计落实富硒种植基地12000亩,超额完成目标,同时落实羊子养殖2000只,建设富硒功能农业基地32家,均超额完成任务。通过确定4家企业(合作社)开展功能农业富硒酵素肥料试验示范,我们成功打造富硒苹果和富硒小米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富硒小米市场售价分别为:15元/斤、18元/斤,约为普通苹果小米售价的2倍,市场售价远高于普通产品。种植富硒农产品可实现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技术可复制、经验可推广,为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3、营养品质评价鉴定试验站初具规模,引领行业发展。我中心全年完成富硒功能农业样品检测33个,逐步发挥营养品质评价鉴定试验站的功能,为全省农产品质量提供了科学的评价依据。作为目前全省市级农检机构中唯一开展此项工作的机构,我们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更为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引领了农产品质量评价的新方向。八、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市级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但是农药超标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禁限用农药检出频率有所增加;二是虽然目前已有七个县区检测机构通过了实验室“双认证”,但是检测范围普遍不宽,检测能力仍需提升。九、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农药监管,确保合法使用,并提升经销商的法律意识。二是强化农药残留检测,扩大频次与范围,对超标产品溯源查处。三是提升检测机构能力,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加强人员培训管理。十、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强党建,从严从实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一要把基层基础夯的更“实”,二要把干部队伍建的更“强”,三要把党风政风抓的更“正”。(二)抓落实,全面推进富硒功能农业。推动成立富硒功能农业工作站,制定富硒谷子和富硒山地苹果生产技术规程,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富硒功能农业发展。积极协调富硒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产品效益,让农产品既富硒又富民。(三)促提升,提高县级“双认证”质量。指导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和机构考核工作的县区开展扩项认证工作,鼓励支持未通过的县区开展实验室“双认证”工作,健全建强市县乡三级监测体系。(四)亮身份,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坚持“谁生产、谁用药、谁承诺”的原则,加大承诺达标合格证推行力度,继续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试点,逐步提高合格证使用覆盖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证书编号:[2022]农质检核(陕)字第0008号有效期:2022.06.24-2028.06.2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证书编号:212700096049有效期:2021.11.10-2027.11.09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