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果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执行中省市有关果业的方针政策,参与全市果业发展规划,管理全市果业生产加工贮藏营销,开展果业科研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开展果业技术、信息、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果业技术培训、品牌宣传、市场推介、展览展销以及对外合作交流。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西沙榆林大道15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子民 | |
开办资金 | 56.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69.6万元 | 58.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果业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1月变更了开办资金,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在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加快果业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稳慎扩大面积,提升管护水平,从抓源头、抓规模、抓带动、抓科技、抓龙头、抓市场等环节入手。应用了果园生草、地布覆盖、省力化修剪、水肥一体、人工辅助授粉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开展果园有机质提升、高质高效果园创建、果品产销衔接、果园防灾减灾工作,推进果业提质增效,榆林山地苹果喜获丰收。现将全年工作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一)果品产量再创新高。全市水果总产量224万吨,超计划2.8%,其中苹果面积稳定在116万亩,产量74万吨,同比增加8.8%,产值超54亿元。(二)示范园创建稳步开展。按照新科技引领、新品种示范、新技术支撑、新链条延伸、新体系服务、新方式营销、新果农带动、新机制运行的思路,在子洲、米脂、绥德等8个基地县及榆阳区创建果机结合、省力化修剪、果畜结合、肥力提升,肥水一体化等绿色生态市级山地苹果标准示范园8.3万亩,高质高效示范园18个1500亩(其中达到省级高质高效园标准的12个)。通过苹果示范园的建设,达到示范引领典型带路的效果,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三)简化修剪技术逐步推广。开展山地苹果关键技术研究试验示范推广修剪生产示范5000亩。实施单位分别是:米脂县海坤家庭农场530亩;米脂县映山红种植专业合作社100亩;绥德县丰润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果园150亩;子洲县老庄沟山地苹果专业合作社300亩;子洲县五丰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150亩;靖边县丰旭家庭农场果园130亩;清涧县森禾农业有限公司果园100亩;横山区米粮仓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果园150亩;榆阳区秀牧园家庭农场果园1000亩,陕西瑞丰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果园2000亩,绥德二十四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000亩。通过简化修剪不仅可以减少树体养分消耗,促进树体生长和开花,同时减少修剪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降低果园的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四)优果生产试验示范取得新成绩。在米脂、子洲、横山、榆阳等县区开展苹果人工授粉、疏花疏果及补植授粉树、应用优控素等生长调节剂试验示范,建设精细化花果管理示范基地4100亩,开展铺设反光膜技术试验示范1万亩,商品果率提升20%;果园有机质提升及富硒酵素试验1万亩,实施单位8个基地县区及榆阳区部分果园,榆阳区秀牧园、米脂海霞、绥德二十四坬等地硒超过40微克,达到营养功能食品水平。(五)设施樱桃生产试验示范进展顺利。针对樱桃花期冻害问题,针对性在榆阳区六六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大棚开展设施樱桃栽培试验5亩,择优引进樱桃大苗布鲁克斯和雷尼尔两个品种。成活率98%,生长正常,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适合榆林种植的品种和方法,樱桃设施栽培试验示范对于提早上市时间、提高产量和品质、延长樱桃供应期、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六)技术培训。举办了榆林山地苹果春季修剪技能比武大赛,把培训课堂搬到果园,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达到了以赛代训、以训促学目的。做好200名职业农民苹果专业培训工作,采取以实践为主“半小时理论培训”和“传帮代十百千”的培训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建立榆林山地苹果大讲堂平台,重点县区做到乡镇村组全覆盖,开展果业集中技术培训会250次以上,全年培训一线果业生产者2.15万人次以上,发放技术资料2.2万册(本、张)。二、主要效益(一)标准园创建效果显著。在子洲、米脂、绥德等8个基地县及榆阳区创建果机结合、省力化修剪、果畜结合、肥力提升,肥水一体化等绿色生态市级山地苹果标准示范园8.3万亩,高质高效示范园18个1500亩(其中达到省级高质高效园标准的12个)。通过苹果示范园的建设,达到示范引领典型带路的效果,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二)技术示范创新有特点。申报实施了中省《山地苹果抗寒抗旱抗瘠薄矮化砧木筛选与砧穗组合研究与应用项目》、《千亿级果业项目》和《地膜科学利用回收项目》,“3332”集成技术和两法蓄水技术试验效果良好,推广前景广阔,同时中心自选实施了《榆林山地苹果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会评价,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防灾减灾收效明显。面对苹果花期冻害,制定详实防冻计划,成立党员干部防冻害小组深入一线。按照果园的立地条件和品种特性,划分区域、突出重点,发放防冻技术要点,深入果园一线指导果农综合应用花前追肥灌水、树干涂白、树盘覆盖秸秆、喷施防冻液等措施,推迟果树花期,提高抗性。同时按照技术标准和要点,指导做好防冻设施建设,备足防冻物资,提高防冻效果;指导搭建防雹网900亩;绿色防控5000亩,及时成功防控了锈病及斑点落叶病,尤其是及时扑杀了检疫性病害苹果黑星病,防灾减灾成效显著。三、目前存在问题(一)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动力严重缺乏。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现有劳动力从事果业生产熟练程度差,现代农业生产意识低,劳动效率低,关键技术落实不到位。果园业主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意识低,接受和应用新技术能力差。苹果种植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严重缺乏,整体力量薄弱,实用技术推广工作滞后,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二)生产模式落后。绿色优质高效现代果业生产体系不健全,不能全面推进果—畜—沼生态循环果园建设、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加大有机肥、富硒、SOD、贴字等功能苹果生产面积,农机具的推广与补贴力度不够,机械化程度不高,培育示范典型带动和为苹果全面升级树立样板不足。(三)配套服务发展滞后。“劳动用工组织化、生产服务社会化、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配套服务业没有跟上产业快速增长的步子。农忙时靠微信群、熟人圈自行组织用工,数量上难以保障,质量和效率更无从保证。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发展滞后,培育数量、服务半径、能力水平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果业农机合作组织少而小,果园机械化率不足20%,作业成本高与效率低并存。(四)榆林山地苹果面临着品牌力不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不高,缺乏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不足,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和渠道拓展,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四、整改措施(一)强化专业技术支撑。加强市县乡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机构,充实力量,落实经费,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充分发挥乡镇区域站职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立足抓住用好当地专业人才,加快培养乡土人才,积极引进一批果业高层次、高学历专业人才,解决人才短缺和断层问题;建立激励和稳定现有人才队伍长效机制,增设职称岗位数量,激发基层技术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注重挖掘和培养更多的乡土人才高级果农。(二)突出典型示范引领。以“3332”集成技术为统领,立足“优质高效、资源匹配、生态和谐”,改变“重树上管理、轻树下供给”倾向,集成“旱作节水、有机质提升、全程机械化”三个关键,突出轻简化、省力化、节本型,围绕产出率、优果率、亩效益等主要参数,每年创建10个左右高质高效示范园,发展更多20—30亩适度规模、亩均纯利润万元以上的示范园示范村示范镇,带动大面积集成技术转化落地向科技型、园区化、高效益迈进,深入推进分选、包装、仓储保鲜等初加工设施建设,果酒、果醋、果脯、果干精深加工产品,培育壮大产后服务业,建立营销模式和现代品牌体系,推进三产深度融合。(三)突出重点补足短板。抓“劳动力组织化、全程作业机械化、配套产业社会化”三个重点,优先发展劳动力组织、培训、调度、作务的专业化服务队伍。以“地头分拣规范化、预冷贮藏标准化、设施利用高效化”为目标,坚持龙头企业引领、集体经济联结、生产大户联动,支持建设镇村集散中心,配套建设小型产地处理中心,补齐分级预冷关键短板,细化产后整理标准体系,提高市场精准供应能力,让销售企业收购果品更便捷节本,让榆林苹果在市场端的外相品质更一致稳定。(四)强化品牌营销效应。实施品牌提升工程,着力打响“榆林山地苹果”品牌。支持龙头企业搞好果品品牌经营管理,建立完善的“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经营机制,完善榆林山地品牌标准体系,统一宣传背书,政府授权使用,推行品牌使用、维护、推介市场化机制,引导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加载或植入公用品牌,努力提升品牌苹果规模和效益。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继续加大高质高效生产示范园基地创建力度。打造8—11个高质高效示范园。开展“万亩亿元”优质高效标准化示范园创建活动,创建果机结合、果畜结合、肥水一体化、绿色生态、美丽果园等示范园,实施山地苹果新品种、矮砧苹果试验示范,建设适度苗木繁育体系和品种采穗圃,实施山地果园补灌节水技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全市苹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二)充分发挥榆林山地苹果试验示范站的优势。针对我市山地苹果薄弱环节和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对接试验示范站按照“品种领先、模式创新、科技支撑、规模发展”开展山地苹果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试验示范与研究,为我市山地苹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持续完善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各县区要严格按照《榆林山地苹果标准综合体》实施,让标准化生产正真落地,促进榆林山地苹果试验站有效发挥作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实现技术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强推进榆林山地苹果产品质量、产地环境、生产操作技术、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产前、产中和产后全产业链标准建设,全面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LINKExcel.Sheet.8D:\我的文档\Documents\WeChatFiles\wxid_zo708csplcqf21\FileStorage\File\2021-03\果业发展中心2020年度获奖情况.xlsSheet1!R3C3a5h*MERGEFORMAT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