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提供水文服务。从事水文监测,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提供水雨情信息,水文情报预报;水质监测,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信息管理;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生态水环境评价。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富源路南侧 | |
法定代表人 | 王健 | |
开办资金 | 1142.6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15万元 | 39.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省水文中心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处室的指导和帮助下,榆林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水文会议精神,努力完成全年测报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水资源分析评价。一是按时完成辖区内1-12月地表水国家重点水质站6个、省级重点水质站13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1个分析、评价、审核、上报工作。全年累计采集水样256组,分析检测1764个水样,出具52900余个检测数据。二是配合省水文中心整理《管理体系文件》榆林分中心人、机、料、法、环、测6个方面资料信息。2024年10月21日至22日开展内部审核工作,11月底参与管理评审。三是7月份参与了国家六价铬的能力验证,分析人员精心准备严格操,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分析,评估精密度、准确度等指标,顺利通过本年度能力验证。1月份完成20个水质断面的成果表、特征表汇总校验审核工作。四是每月中旬按时填报本月监测数据,及时分析评价辖区水体状况。如遇异常检测数据时通过水样复测、加标回收、质控样品方式验证,全年水质断面复采10次。(二)水文基本建设工程。一是赵石窑水文站已完成提档升级项目一期项目合同完工施工资料收集、结算初审、试运行报告等工作,通过提档升级完成了由人工观测到实现自动监测的转变,后期施工方对遗留问题整改之后,基本可以实现渠道河道断面全自动、全量程、全要素自动化监测。二是榆林项目部于12月初组织土建、设备方集中完成了现场管理分部工程验收、资料初审、合同完工验收准备工作。三是配合省水文中心开展“十五五”水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并上报三道防线等储备项目的站点规划,合计24站。(三)水文测验。一是结合省中心制定的春训学习内容,我中心于2月27日至3月1日在春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水文测量、自动站维护、资料整编、水情业务系统、AI视频测流系统应用、手持电波流速仪测验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和仪器操作内容;二是组织学习了测验任务书、水情报汛任务书、超标准测洪方案等;三是整理测报方案、报汛曲线、测站记事薄、测站技术档案、测站设施设备档案、测站任务书、测站汛前准备档案,以及各种技术规范、文件、管理制度等都建档保存,责任到人,保管完好,尤其是大断面报汛曲线套绘图,既保存了电子版,又打印了纸质摘录表,在停电的情况下,随时能够查询应用;测站日志记录内容详实、完整、全面。四是刻画了水尺及断面标志,设立了安全警示标志,各类标识、标志清晰醒目,尤其是赵石窑渠道测验断面,加装了安全护栏。五是成立工作专班,于3月底之前完成了水准点和水尺零点高程校测、大断面测量、报汛曲线修订,对于新建的水位站、水文站,在每场洪水过后,及时率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做到信号畅通,数据传输及时可靠。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水文要素监测。2024年榆林市平均降雨量430.2mm,与多年均值相比,偏多13%,入汛以来,平均降雨量371.9mm,偏多1成。榆林市境内主要江河控制站最大流量:大理河绥德站567m3/s(警戒流量800m3/s),窟野河神木站104m3/s,无定河赵石窑站61.4m3/s,榆溪河红石峡站13.0m3/s。全年共施测流量326次、单沙404次、墒情45站次,启动应急监测队1次,部分河流有小幅涨水,水沙峰过程控制完整,测验严格执行“四随”工作制度,资料整编日清月结,水文测验质量甲等达到90%;持续完善水文巡测方案,积极开展水文巡测工作,完成了我中心巡测工作报告。完成年度辖区内水文资料在站整编和审查工作,按季度上报了整编成果,4处基本水文站资料整编达甲等;每月上报测验质量统计表在各级测验抽查中,质量均达标;参加省中心资料复审验收,自动监测资料整编率96.4%;完成了年度墒情监测和泥颗资料整编工作。汛前和汛中,分别在神木站和绥德站开展了测洪演习。2024年度,榆林中心未发生较大范围的洪水过程,有部分河道淤积、水尺被毁等情况,我中心已自筹资金并进行修复。完成了赵石窑水文站自动蒸发和E601人工蒸发对比分析,通过遥测平台与人工观测数据对比,确定其相对误差较小;赵石窑渠道站光电采砂仪为2022年提档升级建设,一直无法正常运行,虽经我中心多次与施工方对接,一直未进行整改,也无法获得自动监测数据;完成神木水文站智能测流系统与人工测流系统对比分析,通过收集2024年3月26日13时至11月18日24时的人工实测流量37次和AI视频智能雷达测流系统流速数据185组,对37组流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相关程度较高并上报省中心审查。(二)水情预警预报。2024我中心在汛前整理并修订各水文站、水位站的大断面和报汛曲线并装订成册,收集并整理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的看护人信息并上报,完成水情站基础信息更新与校核;整个汛期,共向省中心转发实时雨水情报文2.8万余条,向榆林市水利局、防汛办转发重要雨水情1万余次,编制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43期,发送重要雨水情简报10期,水情质量总差错率小于1%,网络传输率达到98.7%,水情报汛站畅通率达到97.64%,常年水情站信息报送率达到100%,汛期水情站信息报送率达到97.25%。同时我中心按时建立“一站(队)一册”自动站年检维修养护档案和自动监测设施设备台帐,对所属雨量站、水位站、中小河流水文站进行了巡检,针对仪器设备种类繁多,内容不一,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组织专人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水文、水位、雨量站信号畅通,资料连续可靠。在3月中旬完成本辖区2024年长期水情趋势预测,参加省中心全省水情趋势预测会议;编制完成《绥德水文站洪水预报方案》并于汛期投入试运行,经两次洪水验证后报省中心审批,现已审批通过,可以正式投入使用。及时制作发布洪水作业预报,汛期编制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共13期。三、存在问题(一)榆林地区河流冲淤频繁、主流摆动较大,中小河流部分站点多年来站点探头一直无法照射到水面。无法获得数据,建议给中小河流站点配备视频水位采集设施。(二)2024年,国债项目在榆林新建改建了3处水文水位站,虽然进行了分部验收,但是依然存在部分问题影响后期的正常使用,建议省中心督促施工方尽快整改后续遗留问题,确保项目发挥正常的作用。(三)工作人员短缺一直是榆林中心正常运行存在的最大问题。现有的28名职工中,一人多岗现象普遍存在,暴雨洪水期间,除了正常的测报工作,还有应急监测、为地方水旱灾害防御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建议省中心能为榆林中心调剂部分人员,另外在新招录人员时,能适当考虑。四、整改措施1、围绕省中心全年工作部署和重点任务安排,全面落实年度目标任务。全心全力做好全年水文测报,支撑服务水旱灾害防御和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河长制湖长制等,加大对年轻职工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力争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2、提高工作站位,尽心尽力对榆林中心的人员、机构设置等向省水文中心提供建议,争取支持。为榆林市防汛抗旱指挥、榆林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做好服务支撑,大胆探索、积极汇报、逐步争取榆林市政府对榆林水文工作的实质性支持。3、坚持洪枯水质量并重,严格执行《水文测验任务书》《测验质量管理及考评办法》,及时根据雨情、水情变化趋势,全面监测各频次洪水过程,严格执行应急测报预案和各级防指、水行政主管部门指令,扎实做好测验工作。积极开展区域水文巡测,采取多途径、多方法夯实水文要素监测基础,确保测得到,报得出,测得准确,报得及时。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一如既往的做好基本水文站的测报工作,确保水文数据的准确性和严肃性。测验仪器设施经过一个汛期的运行,该检定的立即检定,该保养的进行保养;继续探索新的测验方法,开展比测分析,对部分已有阶段性比测成果的,按水位级上报省中心批复,发挥新仪器应有的作用。二是发挥“尖兵耳目参谋”作用,强化防汛抗旱信息支撑,全面开展设站河流和重点水库、重要防护对象洪水预报预警工作。认真梳理区域城镇人口密集防汛重点区域,利用已有的水文监测成果,水文手册提供的计算方法,对洪水演进滚动预报;充分利用防汛部门、水利部门已经建成的900余处视频设施,洪水期观察水势,加强会商研判,延长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度;汛后对预警预报进行评估,不断积累经验,提升预警预报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新仪器培训和应用,为应急监测巡测做好技术支撑。建立新仪器档案,邀请专业人员现场讲解使用方法,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业务技术精的骨干力量时刻为巡测应急监测做好准备。能做到接受任务后,仪器满电运行,操作熟练、监测结果准确;即使部分仪器使用频率不高,也尽量创造条件经常性使用,如ADCP和无人机测流,隔一段时间,选择一处合适断面,组织技术力量实际操练;如微型ADCP,作为红石峡水文站的常规测验仪器经常性使用;要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决不能让新仪器设备遗忘在库房角落。四是按照省中心党委部署,扎实开展《提升能力改进作风》专项行动,12月底,我中心在省中心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已细化了实施细则,2025年汛前,我中心将组织全体职工从理论培训和业务技能两个方面培训学习,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个人绩效,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综合能力,持续不懈改进工作作风。五是主动作为服务于地方水利发展。以省市水文共建共管为契机,积极加强合作,建立共建共管、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的水文站网建管机制,推动共建共管向纵深发展,达到水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支持水文事业的双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