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房产管理所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房产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5-04-01 14:18
单位名称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房产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从事本区房产管理有关工作。
住所 榆林高新区明珠大道创业大厦1906室
法定代表人 王飞
开办资金 8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01万元 7.6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房产管理所.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在高新区党工委和公共事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一)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职工素质部门职工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中央、省、市文件精神、榆林高新区管委会职工学习手册、纪律处分条例等作为本年重点学习内容,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制定年度学习计划,采用了职工自学、部门集中学习、网络学习等方式开展学习工作,全年组织集中学习12次以上,个人完成学习笔记2万字以上;职工以观看警示教育片、纪律处分条例、红色教育基地学习等内容撰写心得体会每人4篇;以观看《借路敛财自毁前程》、《贪与悔》开展警示教育2次;部门负责人与每名职工谈心谈话2次,积极疏导职工忧虑,为部门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建立部门廉洁纪律工作方案,切实做到了重要时节节点的廉政提醒,保障了部门职工不敢腐、不能腐的机制体制,设置领导班子监督任务清单,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拒腐防变能力;积极参加了党纪读书班活动、公文写作、财务知识等相关业务培训6次有余,对推动部门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按期发放人员工资,保障职工消费一是工资发放精准高效:全年累计完成部门12期人员工资核算与发放工作,覆盖全体职工,准确率达100%,未出现重大错发、漏发或延迟发放问题。针对节假日调整特殊情况,及时响应上级机制,确保发放时效性。在当年社保基数调整期间,提前完成数据核对与系统参数更新,避免因政策变化导致的工资计算误差。二是流程优化与系统升级:引入自动化工资核算系统,实现个税计算、社保公积金代扣代缴、银行代发等环节的“一键式”操作。三是合规性管理持续强化:严格执行国家薪酬政策,完成全年个税汇算清缴指导工作,协助员工处理专项附加扣除申报。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及时整改存在问题,确保工资发放全流程符合财税法规要求。(三)积极完成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一是定期报告高质量完成按时编制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表17份,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附注,数据准确率100%。按期完成资产年报、预算公开、决算公开等各类报告的填写及上报,确保了部门各类工作的顺便开展。二是内外协作与风险防控配合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年度审计,提供财务数据及凭证,协助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积极建立部门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对部门组织机构设立、预算业务控制、收入业务控制、支出业务控制、资产配置及流程的细化、政府采购业务控制、项目控制等进行精细化编制,做到部门业务工作开展有条可依、推进程序合理、监管到位。(四)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财务流程监管定期对资产进行摸底检查,所有资产全部登记、建账。同时按照财政部门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坚持民主透明、规范、节约的原则,管理日趋完善。(五)切实推进部门工作、保障任务全面落实1、完成阳光广场公园石材维修、东西两座公厕改造;建设沙河公园防洪墙、供水系统改造、南门出入口大修;榆溪河生态长廊(高新区段)道牙改造、排水沟盖板加装;并完成10台直饮水设施安装等,总投资520万元,实现公园、广场的设施的进一步提升改造。向市体育局申请新增和更新了健身器材30余套。2、完成市住建局在榆溪河生态长廊(高新区段)二期南段承建2#、4#桥项目施工作业区内绿化苗木数量、硬化面积、设施设备数量的统计工作。完成东环路拓宽及停车场改造项目范围内苗木的移栽,移植花卉约300㎡、草坪约400㎡、乔木1427株、灌木3796㎡、地被7383㎡,保障了市政项目的顺利实施。3、配合管委会顺利完成陕北过大年的灯展、猜灯谜、激光秀等活动,营造了浓烈的春节氛围。“五一”至“十一”期间做到音乐喷泉每日播放,为市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休闲体验。4、通过12345热线回复市民关于运动场地活动、照明时间调整、公厕等民生问政总计50次,给予的建议与意见均积极落实整改。5、配合创建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更换健康教育宣传内容6期共180块;完成文明旅游劝导活动1次;榆林数字平台回复4条,完成问卷调查1次;LED大屏长期滚动播放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等各类公益宣传广告。对创建部门反馈的问题及时完成整改并回复,无超期延误现象。6、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方面工作,新增手推式灭火器20个,水系周边新增救生圈和救生杆装置52个,调整10处监控覆盖范围,增设监控3处,更换年检260个灭火器干粉。以人员密集场所隐患排查、防溺水隐患排查、夏季安全隐患大排查、井盖安全隐患等为主题开展集中大排查4次以上,做到隐患问题及时整改,结果及时反馈。同时坚持每日至少2次安全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实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解除,全面保障了公园安全运行,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取得的主要效益(一)、经济效益方面:一是做到及时发放职工工资,能够及时保障员工基本生活开支,保持消费水平稳定性,满足了职工基础消费需求,有利于本地经济稳定,间接促进区域性消费市场的繁荣稳定。二是基本工资保障可维持员工队伍稳定性,避免大规模离职带来的招聘与培训成本增加,降低了因人员流失导致的治安管理成本。三是优先保障基本工资能避免系统性停薪风险。(二)、社会效益方面:一是资源使用效率,财政拨款预算执行率95%以上,充分体现资金规范使用。固定资产利用率明显提升,公共服务连续性的保障,基础工资发放确保教育、医疗、公共安全等核心职能不中断,维持了部门体系正常运转,间接支撑社会秩序稳定。二是社会稳定与信心维护,基本工资作为“兜底”收入,可减少群体性事件风险。满足了事业单位员工对工资发放的预期,有助于缓解短期信任矛盾,维护政府公信力。三是人才保留与长期发展潜力,事业单位岗位的稳定性能够吸引人才长期扎根。促使本地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显著,为区域发展储备人力资源。基本工资正常发放对部门工作在特殊阶段发挥了“稳定器”作用,既能体现事业单位“花钱必问效”的责任意识,又能彰显其“为民服务”的社会价值,符合绩效考核和年度报告的要求;若是长期拖欠绩效工资可能导致员工减少大宗消费,抑制内需增长,恢复消费信心。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系统整合度有待提升:工资核算系统与财务软件尚未完全对接,部分数据仍需手工导入,存在效率瓶颈和人为误差风险。(二)业财融合深度不足:财务分析更多聚焦历史数据,对业务前端的支持力度较弱,例如未建立动态人工成本预警模型。(三)团队专业能力需加强:新财税政策解读能力不足,需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与外部专家联动。四、整改措施(一)提高职工业务水平:组织职工积极学习典型案例,加强业务培训,建立良好的学习制度,实现不断提升业务知识,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切实保障部门业务工作顺利开展的(二)加强部门精细化管理:为了实现管理的高效率、精细化和长效性,根据管理内容、方式的变化,以及管理的难易、重点部位等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管理机构设置。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提升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风险防控等专题培训,推动财政干部适应数字化改革需求,优化人员配置,激发队伍活力。(二)强化合规与团队建设:积极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财税新政解读会、专项培训等;完善内部稽核制度,增设报表编制“双人复核”环节,确保零重大差错。(三)强化服务意识和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控经费使用,防范廉政风险;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后期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保障了工资发放“零投诉”、财务报告“零延误”。继续以精细化、数字化为导向,推动财务工作积极转变,为部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