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神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1 11:11
单位名称 神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病监测·疾病防治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与监测·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
住所 神木市麟州街道碳市路旧县医院原行政楼212室
法定代表人 杜亚东
开办资金 880.7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55万元 558.66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完成情况1.传染病防治工作2024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例3594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9.09%。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例1461,发病率为252.49/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9.53%,报告丙类传染病2133例,发病率为368.62/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3.58%。全年及时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7起;上报犬伤暴露人数3386例,其中三级暴露2481例,占总人数73.2%,免疫球蛋白应使用人数2527例,免疫球蛋白实使用85例,占应使用人数3.36%;全市28个医疗机构报告食源性疾病853例,均及时处置。2.结核病防治工作2024年我市结核病门诊共接诊疑似结核病人2096例,初诊病人的痰检率达到99%,发现确诊活动性结核病人153例,其中涂阳病人7例,新涂阳病人7例,新仅分子生物学阳性病人74人,培养阳性1例。全年结核病筛查87915人,其中筛查托幼机构、小学、初中、高中、普通高等学校师生53720人,65周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等重点人群34195人,通过筛查最大限度发现潜伏感染者,并及时给予相关治疗。3.艾滋病防控工作2024年我市新发艾滋病感染者17例(其中市医院上报5例、5例转原籍),目前共管理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117例(1例失访)其中艾滋病感染者87例、艾滋病病人3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108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率为92.18%,检测发现率为28.13%。全年各医疗机构艾滋病扩大筛查共检测170026人份,其中HIV/AIDS初筛阳性21例、确诊17例,高危干预85人,监管场所采血1258人/次,对咨询及检测者共发放宣传画4000张、安全套4000只。4.免疫规划工作2024年我市新出生儿童4145人,在册管理48607人,本地儿童38637人,流动儿童5345人,建卡4150人,建证4148人。2024年全市共接种疫苗276273针次,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94例,其中一般反应92例、偶合症1例、异常反应1例。全年辖区各医疗卫生机构报告麻疹病例0例,报告AFP病例1例,报告发病率0.18/10万;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2例,报告发病率12.63/10万;报告百日咳发病188例,报告发病率32.98/10万;报告流脑发病1例,报告发病率0.18/10万;报告甲肝发病1例,报告发病率0.18/10万;报告乙肝220例,报告发病率38.60/10万。白喉、破伤风、乙脑、风疹未发病。5.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防控工作2024年我市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467人,规范管理2373人,规范管理率为96.19%。全市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者应管人数39200人,实际管理人数41910人,管理任务完成率为106.91%,规范管理人数31217人,规范管理率为74.49%,血压控制人数33916人,血压控制率为80.93%。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管人数12700人,实际管理人数13855人,管理任务数完成率为109.09%,规范管理人数10353人,规范管理率为74.72%,血糖控制人数11235人,血糖控制率为81.09%。全市全年报告心脑血管事件876例;死因监测录入、审核死亡卡3123条,其中2024年上报死亡卡3056条,补录2023年死亡卡67条。6.卫生监测工作按照上级部门文件要求,完成对辖区4所学校、2所幼儿园2227名学生的视力、肥胖、营养不良、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监测工作;完成对全市989例尘肺患者随访登记工作;完成辖区184名重点人群体内环境化学物质检测、上报工作;完成职业病主动监测体检430人,其中粉尘300人,苯120人,噪声10人;独立完成辖区60家矿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全年审核职业健康体检档案个案病例32562例。7.地方病防治工作鼠疫防治工作:2024年共布笼2000个、板夹100个,捕获夜行鼠13只,捕鼠率为0.62%;开展黄鼠密度样方法监测13个,共捕鼠9只。共收集到捕获动物血清19份,肝脏5份,脾脏22份,肺脏2份、肾脏2份、心脏4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鼠体蚤监测共梳检捕获鼠22只,其中染蚤鼠6只,体蚤染蚤率为27%,获蚤51匹、螨1只,平均蚤指数为2.3。经省疾控鉴定,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雄性24匹、雌性24匹,合计48匹;角尖眼早指名亚种雄性1匹、雌性2匹,合计3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一对全市315户居民食用盐进行实验室检测,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9.05%;二随机抽取五所小学210名8-10岁学生,进行触诊检查,无甲状腺肿大患者;三按照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随机抽取5所小学210名8-10岁儿童和105名孕妇进行尿碘样本采样,检测出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93.20µg/L;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78.20µg/L。布病防治工作:对辖区22镇街500人进行摸底调查,血检职业人群207人,高危人群筛查100人,病原学检测5人,检测出布病新患者40人,隐性感染1人,病史患者6人。同时发放布病干预包481个,宣传折页3200张、宣传手册500册。处置奶源性暴发疫情一起。2024年全市管理大骨节病人489人、氟骨症患者151人、Ⅱ°甲肿病人113人,规范管理率及体检率均为100%。8.实验室检测工作完成情况2024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样本1006份,其中人咽拭子样本902份、环境样本104份;完成市医院送检的甲乙流病毒核酸检测样本共843人份;处理突发性食物中毒检测诺如病毒12份、轮状病毒12份、流脑病毒检测50人份、百日咳11人份、丙肝核酸定量检测300人份。完成2024年国家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枯水期、丰水期各48份共96份水质采样和检测任务,并按时上报国家系统;完成尿碘、盐碘检测各315人份,其中儿童210份,孕妇105份,结果均合格;完成水氟检测222人份,其中2份值偏高;完成布鲁氏菌病检测207人份,其中阳性5人份,做血培养6份,其中1份阳性;完成鼠疫核酸检测20份、抗原检测5份、抗体检测13份;完成HIV抗体初筛782份,酶联免疫法772人份,快检40人份,初筛阳性样本21人份;完成丙肝样本检测60人份;完成梅毒快检60人份,2人结果为阳性;完成肝吸虫和土源性线虫镜检筛查粪便1000份;完成了省疾控发放的质控样品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霍乱弧菌和疟原虫盲样考核5份;布鲁氏菌病盲样2份;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盲样5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盲样5份;梅毒盲样考核5份、新冠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出血热汉坦病毒、手足口肠道病毒、诺如病毒6份;水氟化物、亚氯酸盐、硝酸盐氮、硼、砷盲样各1份;三氯乙烯、游离二氧化硅、滤膜镉、二氧化氮各1份;尿碘、盐碘、水碘盲样各2份。9.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全年开展各类健康知识宣传21次,发放艾滋病、结核病、碘缺乏病、预防接种、肝炎、职业病、手足口病、慢性病防治知识、营养知识折页、海报等各类画册5万余份,发放购物袋、抽纸、毛巾、控盐勺、纸杯、作业本、宣传笔、围裙等各种实物3万余个,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各类疾病防控知识200余篇。二、取得主要效益1.实时监测,及早发现。我中心根据季节性传染病流行情况,每日增加大疫情网浏览频次,及时监测预警,根据发病情况及时预警处置。2024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例3594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9.09%。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例1461,发病率为252.49/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9.53%,报告丙类传染病2133例,发病率为368.62/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3.58%。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我中心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发布各类传染病健康知识,从而提高公众的传染病预防知识水平。3.省级慢病示范区创建成功。2023年我市申报省级慢病示范区,2024年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顺利通过省级评审验收,圆满完成了省级慢病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我市居民日后慢性病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三、存在问题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疾病防控工作的任务日益艰巨。2.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老化、短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工作的深入开展。3.信息化建设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以更好地满足疫情监测、数据分析、信息共享等工作需求。四、改进措施1.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积极与卫健、教育、民政、工信等部门沟通协调,共同推进疾病防控工作,特别是在传染病、慢性病综合防控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2.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3.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疫情监测、疫苗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能力。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我们会秉持更为严格的工作标准,采取更为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全力推进中心工作的各个环节,在上级部门的引领下,持续为疾控事业的进步注入动力,不断提升疾控工作的效能与质量,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坚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扎实做好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守护好民众健康筑牢根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许可证登记号:43672008461082111J1001有效期:2023年12月8日至2028年12月7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