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新市卫生院

西安市临潼区新市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5-04-01 10:51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新市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工作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新市街道
法定代表人 缑晓卫
开办资金 117.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1万元 16.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未涉及法人变更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医疗服务工作全年门诊量达16415人次,住院患者333人次。开设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检验科、放射科、B超、心电室等多个科室,满足群众常见病诊疗需求。2、居民医保管理工作持续加强相关医保政策学习,定期对职工及卫生室人员进行政策培训,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及卫生室的监督管理。按照门诊统筹签约及医保支付密码的最新要求,指导患者申领医保电子凭证及密码设置工作,及时更新对码,维护药品,满足患者报销要求,切实发挥好基层医保定点作用。3、药品采购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坚持对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进行月监督、季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补助资金分配挂钩,提高卫生室使用基本药物积极性。同时,认真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优先选用集采药品,降低群众医药成本,落实惠民政策。4、家庭病床服务工作我院按照上级文件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工作。由院领导牵头,科主任负责,成立一支专业队伍过硬、技术过强的家庭病床医护团队,为行动不便或需要长期康复的患者提供居家医疗服务。本年度共建立家庭病床19张,已超额完成了指标任务。通过家庭病床服务工作的开展,患者及家属也给予了高度评价,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同时也提高了群众满意度。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⑴居民健康档案辖区常住人口27811人,完成电子档案27811人,建档率100%。本年度核查人数27811人,录入居民死亡报告系统1136人,完成新建档案631份。⑵健康教育本年度发放宣传资料4320余份;开展健康咨询活动11次,受益人次608人次;设置健康教育专栏2个,出刊6期;开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2次,累计受益人次638人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受益人次共计14944人次;全年音频播放时长2317小时。⑶慢病防治高血压应管理5487人,实际管理2151人,健康管理率39.2%(要求35%),规范管理1633人,规范管理率75.91%(要求61%);糖尿病应管理2112人,实际管理735人,健康管理率32%(要求27%),规范管理557人,规范管理率5.78%(要求61%);高血压随访人次8960人,糖尿病随访人次3067人。本年度督导村卫生室4次;对村医培训4次;开展慢病相关宣传讲座8次;上报死亡卡166张,完成漏报调查4次。⑷老年保健本年度辖区65岁老年人摸底人数4453人,体检3204人,体检率72%,录入系统3204人。⑸妇保保健全年幼儿活产数122人,访视122人。辖区0-6岁儿童1095人管理957人,管理率达到87%;0-3岁儿童330人,高危儿童15人。⑹免疫规划2024年全年0-6岁儿童一类疫苗接种针次累计2443针,二类疫苗接种针次累计743针,全年未发生差错事故、未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严格执行疫苗规范管理制度。⑺传染病、结核病、地方病本年度对学校进行结核病、传染病知识讲座6次,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进行了2次考核。上报传染病53例,上报食源性疾病12例,结核病规范管理10人。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我辖区累计登记患者205人,在管205人(在管率100%),稳定205人,参加医院年检的患者205人,本年度精神卫生宣传2次,发放资料册100余份;乡医培训2次,召开例会4次,对村卫生室督导4次。⑼中医药健康管理本院通过多种途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4303人提供了体质辨识及健康指导,为0-3岁儿童469人次提供了中医调养指导;高血压中医指导2122人,糖尿病中医指导735人,冠心病中医指导238人,孕产妇中医指导101人。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咨询活动6期,健康教育讲座6期,健康教育宣传栏4期。⑽卫生监督协管本年度管理医疗机构共16家,督导84次,进行卫生监督知识培训4次;管理教育机构初级中学1家、小学6家、托幼机构6家,共督导14次;管理公共场所8家,共督导32次;管理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2家,督导4次;辖区职业病巡查36次。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4支家庭医生团队,本年度共签约25077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1.56%,普通人群达到74.79%。6、优质服务基层行“回头看”复核工作按照市卫健委和区卫健局工作要求,我院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回头看”准备工作,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分工团队,对照最新标准要求,收集归类资料,不断自查整改,2024年10月底顺利通过市级检查组现场复核工作。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创建以来,我院在管理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医疗装备条件、医疗服务质量、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后勤保障供应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各位专家提出的问题再加力度,再添举措,不断改进,持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服务辖区人民群众。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本年度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带来患者量增加,业务收入较去年增长29.1%。2、社会效益:辖区群众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常见传染病发病率较去年下降20.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得到群众广泛认可,收到表扬信2封,锦旗4面,有效提升了群众对卫生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的可及性。三、存在问题1、医疗办公用房不足,导致部分业务无法正常开展。2、医院的院容院貌还未改变,职工停车难,急需解决。3、医院负债过多,影响医院发展。四、今后工作打算1、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一是完善制度与培训: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标准和要求。加强医疗技术和管理培训,计划全年组织内部培训不少于20次,邀请外部专家讲座至少5次,全面提升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二优化服务流程: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每月进行一次,根据调查结果优化服务流程。设立专门的投诉处理窗口和意见箱,及时处理患者反馈。三是临床技能提升:加强临床技能培训,每月组织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2、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一是人才培养: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职称晋升考试。二是绩效考核: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3、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对医院环境进行优化改造,改善病房条件,增加病房设施,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二是对后院进行改造,解决职工停车难问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许可证PDY10024861011511C1001有效期自2021年6月21日至2026年6月2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