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府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搞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承担动物疫病净化、消灭的技术工作,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 | |
住所 | 府谷县河滨路畜牧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利明 | |
开办资金 | 4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府谷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0.99万元 | 175.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因领导调整,8月份进行了法人变更,由原法人张利变更为王利明,年内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工作完成情况。(一)扎实开展动物免疫工作,筑牢动物疫病防控屏障。我中心根据市级方案制定了《府谷县2024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实施方案》,在春秋两季进行了2次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全年O型口蹄疫免疫黄牛2.0054万头次,羊53.0127万只次,猪5.4927万头次。H7+H5禽流感免疫鸡95.0897万羽份。小反刍兽疫免疫羊18.3295万只次。布鲁氏菌免疫羊25.7867万只次,猪瘟免疫猪5.4962万头次,鸡新城疫免疫95.0897万羽次,O型、A型口蹄疫免疫奶牛0.0077万头次。实现了强制免疫的免疫率和挂标率两个100%,全面免疫的高风险环节应免尽免。同时,还针对今年流行风险较高的山羊支原体肺炎进行了专项防控,为2422户存栏的25.2577万只山羊进行了紧急免疫接种,对有需求的养羊大户给予羊痘、羊“三联四防”疫苗的免费供应和免疫指导,在9个规模养殖场实施了“先打后补”措施。全面筑牢了动物疫病防控的免疫屏障。(二)及时开展监测工作,准确掌握动物疫病流行趋势。一是进行免疫抗体监测,评估免疫抗体的保护水平。春、秋季集中免疫结束后在172个行政村采集5006份血液样本进行免疫抗体水平检测,适时握了重点动物疫病的抗体保护水平。二进行布病等人兽共患病监测,及时发现阳性场点。全年布病样本检测6287份,牛无阳性检出,羊检出阳性47份,发现布病阳性场点10个。奶牛结核病检测奶牛56头,未发现结核病阳性奶牛。三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摸清传播链。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人兽共患病联防联控机制,收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处置协查通知单23份,按照规定及时开展了流调、检测、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全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7场次。四是进行病原学抽样检测,掌握病原分布情况。在全县的9个镇36个养殖场户共采集病原学样本1010份送省市兽医实验室检测,其中非洲猪瘟200份、猪瘟和猪蓝耳50份、小反刍兽疫660份、禽流感和新城疫样品100份。通过抽样监测,掌握了我县的病原分布状况。(三)严把动物检疫关口,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严格按照《产地检疫规程》实施产地检疫工作。依托陕西智慧动监APP,养殖场户提前网上申报、单位指派官方兽医到场实施检疫,截止11月底,产地检疫出证羊222只,鸡103000羽,猪13074头,牛74头,从源头上保证动物及动物产品输出的安全。二是严格落实屠宰环节“两项制度”。派驻11名官方兽医和6名协检员到生猪定点屠宰场实施动物检疫工作,每天按要求以屠宰量的5%采集生猪尿液进行“瘦肉精”抽检,按生猪进场批次进行非洲猪瘟检测,截止11月底屠宰生猪共计22334头,非洲猪瘟检测1306批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累计抽检生猪尿液1080份,其中检测盐酸克伦特罗1080份,莱克多巴胺1080份,沙丁胺醇1080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无害化处理动物产品腺体边角料4301千克,屠宰羊20只,尿液检测2份。确保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三是配合省市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送检猪肉16份、牛肉4份、鸡肉4份、鸡蛋4份、羊肉6份、猪组织样6份。四是严格落实动物运输车辆和贩运主体备案制度。目前,跨省运输备案车辆13辆,省内运输备案车辆20辆,县内运输备案车辆11辆,贩运主体备案4个。五是开展规范动物检疫秩序维护畜禽产品安全工作专项整治。官方兽医签订了履职承诺书,进行了警示教育,举办了官方兽医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排查发现线索2条,整改2条。(四)做好养殖场监管工作,保障养殖环节安全。一是加强生鲜乳监管,对5个奶牛养殖户的牛奶每月进行检测,目前抽检生鲜乳11批次95份,未检出黄曲霉素、氯霉素、三聚氰胺、布鲁氏菌及磺胺类等有害物质。二是严格执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认真做好养殖环节的病死畜禽和监测发现的阳性畜禽的处置工作,截至目前无害化处理病死猪750头,羊395只。三是积极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按照省市下达的兽用抗菌药减量任务文件,35个规模养殖场签订了兽药规范使用承诺书,指导监督养殖场规范使用兽药。3个养殖场参与无抗养殖示范推广。四是进行养殖环节“瘦肉精”检测。在进行春秋免疫和两病监测时进行了“瘦肉精”检测,检测尿液样本965份,无阳性样本检出。五是对养殖场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进行年检。审验通过73家。六是展开对水产养殖投入品的排查,累计排查58场次。(五)加强宣传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对工作动态进行媒体宣传。向农业农村局提供工作动态稿件14篇,向府谷融媒、府谷电视台、榆林畜牧兽医公众号供稿4篇。在知乎、华商论坛、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供稿共计10篇。二是向养殖户进行疫病防控知识和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利用入户指导、“科技之春”、集会等契机发放《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狂犬病防控知识手册》《防疫法律汇编》等宣传资料2400余册,三是做好政策的宣传。印发政策汇编,加大宣传,努力做到业务政策人人皆知。(六)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工作,整体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一是利用在线课程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充分利用中国兽医发布公众号等业务媒体的优质直播课程资源进行学习,本年度共集中在线学习12次,54名官方兽医参加牧运通平台的培训和考试,全部合格。二是举办线下专题培训班。今年举办了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生猪屠宰规范化管理、官方兽医履职能力提升培训三场次培训。邀请省级专家授课,实地观摩神木榆林的屠宰场养殖场。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提高。(七)严抓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养殖业安全发展。严格落实“管业务就管安全”制度,县中心多次召开会议落实安全工作。基层分中心在日常入场户工作中同时展开养殖场户用电、棚舍结构、投入品、饲草防火、动物疫病等安全宣传教育、隐患排查,共计安全排查100余场次。在极端天气来临前在微信群及时向养殖场户发布预警信息15次,提醒养殖场户提前采取措施,做好防范措施,确保养殖业健康安全发展。(八)密切配合,认真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一是积极选派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和政务窗口人员。二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优势,中级以上职称47人全部担任产业技术指导员进行入户技术指导,今年共计入户指导94次。三是积极配合全县创文工作。四是认真做好包抓镇的各项工。我中心今年按照局党组的安排,包抓大昌汗镇、老高川镇,按时完成一氧化碳报警器排查、厕所验收等包抓工作任务。五是做好“粮改饲”工作的存储前摸底和存储后现场核查验收工作,完成验收38户。六是认真落实“四百四千”行动,5名科级领导每人入户2次。七是积极落实扶贫消费,在832平台完成消费16200元,为哈镇硬路塔村消费贝贝南瓜170袋。八是选派20多名同志参加全县元宵秧歌演出和迎国庆歌咏比赛。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强制免疫工作使全县一年内无猪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发生,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二)通过检测工作及时掌握了疫病的流行情况和免疫抗体的保护水平,及时拔除了疫点,避免了重大疫情的发生。(三)生猪屠宰“两项制度”的贯彻,确保了我县居民猪肉食品的安全。(四)通过生鲜乳的抽检、病死畜的无害化处理、饲料中“廋肉精”的抽检等措施,保障了畜产品在生产环节的安全。(五)通过宣传,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知晓率,普及了布鲁氏菌病、狂犬病等疫病的防控知识。(六)通过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七)通过常态化的安全宣传、排查,提高了养殖场户的安全意识,使我县的养殖场在2023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八)认真完成了主管局交办的各项工作,推动了农村产业的振兴和安全隐患的及时排除。三、存在问题(一)高技术人才缺乏。受编制限制,单位很多年没有进入高学历、高技术人才,现有人员高学历低能力,结构失衡,今年事业单位改革又核减29名编制,现核定编制32名,在岗事业人员73名。长时间难以解决消化超编人员,严重影响了新人的进入和在岗同志职称评定等,(二)放养藏香猪发生疫病的风险较大。藏香猪一般进行放养,且对人有攻击性,存在免疫空档,且对周边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三)陕西省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指定通道府谷县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用地难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在我县规划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但几经选址,仍然没有落实。四、改进措施(一)与编办协商,充分利用编制周转池,逐年招聘本科以上动物医学本县籍的优秀毕业生,以充实技术队伍。(二)加强放养藏香猪的监管,联合执法大队压实养殖主体的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各方联合化解风险。(三)加快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落实建设用地,使项目尽快实施。四、下一步计划2025年,继续聚焦主责主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统筹做好2025年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扩大“先打后补”实施范围,确保不发生大规模的动物疫病流行。扎实做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充分发挥兽医实验室的效能,优化实验室配置,增加检测功能,使人兽共患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强化培训宣传。举办检疫技能大比武、村级防疫员、以比促学,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度考核为优秀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