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府谷县> 府谷县图书馆

府谷县图书馆

发布时间: 2025-04-01 08:47
单位名称 府谷县图书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存借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图书资料借阅;编辑出版;知识培训与社会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府谷县富昌路兴隆巷17号
法定代表人 赵富雄
开办资金 12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府谷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76万元 1425万元
网上名称 府谷县图书馆.公益 从业人数  7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文旅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4年主要工作总馆藏图书达329537册,全年接待读者291234人次,借阅量80101册次,新增办证读者767人,累计办证读者18821人。举办线上线下各类阅读推广活动663场次,参与75502人次。正式志愿者346名,总服务人次达7096人次,总服务时间约23554小时。1、理论学习教育培训组织全体馆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等23期。派业务骨干去省、市、县参加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等各类培训班11期,13人次。2、加强安全管理培训参与全县消防安全业务培训3期,邀请县消防队专业人员开展消防知识培训2期,进一步提高了全馆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明确防火的重要性,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加强馆内各个区域的安全管理,做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3、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继续推进地方文献的征集整理工作,与靖边县、定边县、保德县、镇巴县、榆林市等图书馆进行地方文献交流,征集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文学类、摄影作品集、家谱等386册图书,累计征集地方文献3126册。4、数字资源建设为了保障和丰富读者的阅读需求,购置数字资源数据库:名家讲坛、在线书城、少儿绘本、瀑布流、文化长廊、云图有声、QQ阅读、有声阅读等数字资源17.68TB,囊括了各种类型的资源,并以不同的呈现方式满足各种类型读者的阅读需求,也丰富了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方式。5、双报到工作在2024年“乡村振兴大爱三秦”活动中,由东路社区组织的“慈善幸福家园”项目募捐活动中,图书馆共募捐善款544元。根据认领任务清单安排,图书馆向东路社区捐赠儿童座椅30把、马克笔10套、硬卡纸50本、泡泡泥3箱,合计金额3408元。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开展“双报到”活动的责任感、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做到工作和生活中“双报到、双服务”。6、基础设施保障工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倡导全民阅读,积极配合创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以及党纪、清廉府谷教育等,将五楼报告厅进行升级改造:主席台加装灯光设备、更换电子屏、维修顶棚遮阳设备及安装6台空调,为各类会议、讲座等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利的活动场地。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1、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打造书香府谷。通过府谷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移动图书馆APP等线上参与方式,开展“府图有声”、“府图百科”、“有声荐读短视频”、“宝宝睡前小故事”、无障碍电影,“八面玲‘龙’知识风暴”看图猜成语,4.23知识挑战赛,“触摸红色历史,感知红色文化”线上知识竞赛,“国庆华章,共鉴华夏辉煌”线上知识竞答等活动。共计开展线上活动326场次,参与人数24096人次。线下活动:围绕图书馆特色,打造海红果姐姐系列、廉洁文化教育系列、国学讲堂、影视播放、大讲堂、展览、故事大王比赛、文化进校园社区、书摊赶集、志愿服务、茶艺培训11项品牌活动,提升图书馆知名度。不定期开展“金色摇篮点龙灯”二月二民俗文化活动、“国学小名士”知识竞赛、亲子阅读共分享、“巧手绘团扇传承中华情”端午节手工团扇制作活动、4.23世界读书日“故事大王”比赛、第十二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府谷分会场启动仪式、“馆员之声—传承经典,启迪心灵”馆员朗诵活动等。此外还邀请各大幼儿园小朋友走进图书馆参观学习,不定期深入校园、社区阅读点、信用书吧等地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共计开展各类线下活动337场次,参与人次51406人次。2024年7月,参与省文化厅开展的“叫醒图书馆里的宝贝”短视屏征集活动中,我馆拍摄的《府谷县志》(民国版)荣获三等奖;2024年11月,在省文化厅举办的阅读文化节第四季“三秦最美领读人”—“我的读书故事”线下分享大赛中,我馆馆员荣获三等奖。参与陕西省中科杯“赓续中华文脉厚植文化自信”知识竞赛,其中2名馆员分别获得一、二等奖。2、加强志愿者服务。现有志愿者346名,为吸引社会爱心人士到图书馆进行系列服务,更是希望吸引广大群众走进图书馆,爱上阅读,成为更好的自己,志愿者服务部开展“志愿者5周年活动”、“志愿者积分兑换”、“寒假研学之旅”、“传承雷锋精神,做追‘锋’志愿者”、“端午文化传承”、“亲子阅读”、“暑期研学之旅”、“志愿者公益小课堂”等志愿者专场活动25场,总服务人次达7096人次,总服务时间约23554小时。3、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新建武家庄镇、孤山镇2个乡镇分馆,古城镇分馆正在建设中,已建成清水镇、老高川镇、二道街富昌城市书房等15个乡镇分馆及城市书房。并向各乡镇分馆和阅读点配送《府谷文库》、《府谷县志》、《府谷年鉴》等6043册书籍。计划实施新区、高石崖、新府山城市书房建设。新建赵石尧新尧渠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转型办、供销社、碛塄红色博物馆、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及城关派出所6个阅读点。目前已建成神龙山景区、新府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消防大队等34个图书馆阅读点。4、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图书馆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示范窗口,为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力求做到服务态度亲切,使用“十字文明用语”,工作认真细致,及时了解读者需要并做出相应调整和改进。做好读者信息咨询工作,积极协助读者解决疑难问题,尽可能让读者迅速、准确找到所需资料。美化周边环境,刊播公益广告,积极倡导垃圾分类等文明行为,不断优化营造安全、和谐、廉洁、文明的读书环境,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5、创新服务工作(1)继续与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建设“信用书吧”,目前已经建成新区、高石崖2个。(2)府谷县图书馆和邮政局继续合作建设“同城快递”项目,借助图书馆手机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该平台已整合馆内已有的电子资源)读者通过手机检索图书馆藏书和电子书签功能下单借书,邮政快递配送上门。(3)结合我县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的实际情况,实施“黄河文化文献资源”和“黄河记忆”数字资源主题图书馆项目:在图书馆四楼打造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府谷县图书馆非遗文化展示厅,已于今年4月份正式对外开放。作为陕西首家以水科普与节水教育和水文化文献资源融合的主题图书馆,利用周末、节假日,积极联合社区和各所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开展“秦源德水水润府州”科普知识讲解等活动。在文旅局的支持下,将原有的电子阅览室打造为数字阅读体验厅,包含VR诗词、听书机、听书太空椅、光影阅读、智能书法机、数字国画机、智能电子棋、文化长廊、魔法墙9个项目,已正式对外预约式开放。(4)为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党风廉政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反腐倡廉意识。联合纪委监委在图书馆五楼规划建设“清廉府谷教育基地”,设立馆中馆“红色书屋”阅览区、党建基地、红色家风馆、政协文艺界委员工作室,打造党建廉政文化墙,为全县党员干部提供廉洁文化教育。接待全县各单位廉政教育学习53场次,1517人次。6、获得荣誉2024年3月,被评为府谷县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3月,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2024年4月,荣获榆林市2023年度全民阅读活动“优秀组织奖”;2024年5月,被府谷县富昌路便民服务中心东路社区委员会评为“优秀双报到党组织”;2024年6月,在县委宣传部开展的“强国新征程学习再出发”挑战答题知识竞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2024年11月,被评为榆林市“科普教育基地”。三、存在的问题1、编制方面因机改原因,单位编制少,制约了图书馆在人才方面的引进和发展,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高端专业人才,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建设等方面。2、由于体制问题,对各分馆管理不畅。3、图书馆年均接待读者30万人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活动600余场次,各项经费保障不足。四、改进措施针对节假日人流量大,一些小读者的不文明行为,图书馆积极开展志愿者招募活动。志愿者通过面试和短期的上岗培训,组成以青少年、成人、专业人士的爱心志愿者联盟,积极投入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书籍整理、不文明行为劝阻,以及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主持与策划的参与。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岗位,已经逐渐由专业志愿者负责开展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志愿者”为扩大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五、下一年工作计划1、继续打造“黄河文化文献资源”和“黄河记忆”数字资源主题图书馆;2、拟建新区、高石崖、新府山城市书房3个;3、持续开展地方文献征集工作;4、持续做好海红果姐姐系列活动、国学讲堂、红色电影、书摊赶集等品牌阅读推广活动,安排策划4.23世界读书日、9.28阅读文化节、中秋节、国庆、重阳节等特色节日的阅读推广活动,以展览、讲座带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5、完善城乡总分馆建设体系,争取落实分馆人员及运行经费,加快推进“信用书吧”、“同城快递”、社区阅读点建设,最大限度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开展乡镇分馆、阅读点业务培训,提升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