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陵县> 黄陵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黄陵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1 08:51
单位名称 黄陵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做好粮食和物资储备供需平衡,保障群众生活安全。粮食流通市场监测预警、供需平衡统计和储备粮油质量检测化验;粮食行业改造和新技术推广;县级战略和应急救灾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
住所 黄陵县中心街13号
法定代表人 张建民
开办资金 129.9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陵县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0.4万元 712.4万元
网上名称 黄陵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业务工作(一)规范储粮管理,提升科学储粮水平。严格执行每周粮情监测、每月粮情分析、每季度粮质检验,加强库存原粮质量管控,2024年开展常规性粮情监测44次;粮情分析11次;粮食质量扦样4批次,样品检验合格率100%。(二)落实轮换计划,严把入库粮质管控。按照县发改局、财政局、洛川农发行下达的储备粮轮换计划,严格按照程序指导下属粮食购销公司开展1000吨县级储备小麦出入库轮换工作。主动分析市场行情、价格波动,差价盈利11.8万元全部上缴县财政。入库1000吨小麦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一级标准。(三)强化监测预警,健全应急保障网络。2024年,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粮油经营户进行全方位调查摸底,并因地制宜,设立覆盖全县的应急供应网点8个,成品储备粮代储点7个,足额落实成品粮食储备775吨,其中面粉650吨,大米95吨,食用油30吨,可保障应急时期全县15天粮油供应。(四)服务促进监管,稳定粮食流通秩序。秋粮收购期间,充分做好新粮上市实地调研和销售协调事宜,备案确定收购主体21户,制作玉米收购价格、等级公示牌21个。同时,加强收购监督管理,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定期收集收购数据信息,围绕粮食质价公示和收购备案先后向两个经营企业发出责任整改,做好政策引导和收购行为规范,确保粮食流通秩序稳定长效发展。(五)服务部队官兵,保障军粮高效供应。严格执行军粮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保障入库粮油质量,做好驻军武警部队粮油供应,定期回访征询意见,提升服务质量。(六)加强部门协同,落实考核指标任务。根据2023年度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工作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及主管部门工作安排,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起草制定考核工作方案。8月份,接市粮安考核组反馈,我县被评为全市优秀等次。二、带来的社会效益保障储粮、生产双安全,确保应急期间粮食调得动、用得上,口粮安全无患,且价格平稳,敞开供应。三、下年度工作计划(一)充分应用绿色储粮技术,加强储备粮安全管理,提前谋划2025年3000吨县级储备小麦轮换工作,确保入库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存储安全、管理规范。(二)加快粮食储备库建设项目结算,审计以及验收等收尾工作,争取202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提出的“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将粮食储备规模增加至12000吨,充分发挥储备粮备战、恤农、保供、稳价的作用,保障县域粮食安全。(三)积极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根据粮食质量检验、库存粮食质量管控相关要求,围绕科学储粮、绿色储粮需要,配备现代化储粮管理设施设备。(四)持续加大粮食市场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加强对粮食质量安全的监管,建立健全粮食质量追溯体系,确保粮食质量安全。(五)进一步优化完善应急网络,加强成品粮油储备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确保应急状态下粮食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六)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行业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种粮群众、粮食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知法、懂法、遵法、守法,推进县域粮储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延安市评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优秀县区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