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府谷县文物保护和旅游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文物,传承文化,府谷县境内文物保护和旅游服务 | |
住所 | 府谷县城内村南门路6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明清 | |
开办资金 | 81.4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府谷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万元 | 62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府谷县文物保护和旅游服务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1、开展的具体业务创建科学的管理平台,完善数据库信息。今年创建了可移动文物管理系统,所有国有馆藏文物2297件,信息全部录入管理平台;创建不可移动文物管理系统,1642处“三普”文物点和334处(段)长城资源信息全部录入。加强日常巡查保养和基本建设项目的重点管控。健全和完善文物保护管理责任体系和规章制度,强化县文旅中心、镇政府、长城保护工作站和村文保员四级巡查网格管理,疏通信息报送渠道,优化信息共享反应灵敏的高效运行机制,重点突破镇政府对文物保护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问题。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用地选址中文物常态化管控。开展多种形式的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为提升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加强文物保护力度,举办了习仲勋“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周年碑刻揭幕仪式,开展长城主题文化与长城环保行活动,举行“黄河长城府谷”诗歌朗诵晚会,制作展陈文物保护相关内容展板,印制散发《长城沿线村民告知书》,《长城保护倡议书》,运用新媒体转发宣传新文物法内容和专家解读资料,多形式多渠道扩大文物保护相关内容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受众面。基本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在我县的野外调查工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榆林普查工作队共分18个野外调查分队和1个专家组,一次性全部进驻,在我县历时25天连续工作,基本完成普查任务,共复核文物点1642处,新发现47处,消失点8处,其中4处为立案查处点,4处为无故消失点,消失率为0.24%。处于全市保护成效的先进水平。长城问题整改取得的初步成果。按照《榆林市长城问题整改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的安排部署,市上下达我县第一批长城问题清单,主要涉及长城本体问题共101条,我单位将清单问题归纳分类,针对性采取整改措施,按照问题性质、整改办法,所需材料,工程量,拿出预算,招标实施,做到问题矢量化,整改工程化,便于后续验收审计等工程质量管理。本轮整改预计可消号93处,围网2793米,设立保护说明牌30块,新设保护石质界桩1123根,,排洪改道4处,加固支护1处。我和孙强同志连续下乡14天,早出晚归,现场技术指导,记录数据,整理台账,年内整改任务基本完成。创建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库,适时有序跟进各个项目审批进度。今年已取得立项和方案批复手续的成熟项目的有5个:真武庙消防工程、香莲寺消防工程、三道沟玉则墕至斩材墩长城围网工程和龙王庙二号烽火台维修工程;府州城北门、南门、西门城楼、钟楼油漆彩绘工程。新立项后方案二次报审的项目有4个:新民镇羌堡东城墙维修、孤山堡北门及瓮城维修、府州城城墙小西门至酒厂段维修保护工程、七星庙安防工程;新立项后方案第一次报审的有1个:郝氏庄院维修保护工程;新立项准备二次报审的有1个,麻镇段长城保护维修工程,现场考古已完成,考古资料正在编制中;新立项正在编制方案的有2个,麻镇胡家梁段长城安防工程、石窑沟石窟寺保护工程;二次报审的方案规划有5个;府州城保护规划、府州城展示利用规划、荣河书院保护维修方案、展示利用方案华为环境提升方案;正在申报核准备案的有1个: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今年实施完成的项目有5个;哈镇抗日活动旧址—秀芳图书楼、育婴堂维修工程、新民镇羌堡安防工程、麻镇“耕读居”修缮工程、王家大院修缮工程。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砖木结构建筑物供电线路改造工程,广而概之,已进入文物监管平台的项目有24项,我们已列出项目前期、实施、验收、审计各环节进度表,建立台账,实现科学规范管理,有序适时推进。全年争资争项情况如下:镇羌堡安防200万元,哈镇抗日活动旧址维修125万元,麻镇“耕读居”供电线路整改275万元,府州城古建油漆彩绘340万元,市巡查经费30万元,应急抢险费8万元,群众文保员补助4万元,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25万元,共1007万元。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创文迎验付出努力,大力整治府州城环境卫生,对文庙、荣河书院、千佛洞、关帝庙环境全面治理,城墙全天候保持清洁,小南门坡、千佛洞崖壁下垃圾全面清除,为日常接待创造舒心环境。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文旅融合宣传教育。今年元宵节前,七月十五,在府州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游艺表演,参与人数每天不下万人,充分展现出府州城旅游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9月28日孔子诞辰,举行政府公祭仪式,各个学校踊跃组织参与,累计有6所学校进行了7场祭祀,参与人数达到8000多人次;通过赛讲竞聘方式新吸纳讲解员4人,壮大了讲解员队伍。府州城全年接待旅行团、考察调研团及零综游客共计15万人次。3、存在问题一年来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实践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进一步解决,诸如文物保护力度有待加强,主体责任应继续下沉,文物安全网络仍需织牢织密,基本建设项目文物调查勘探工作机制需持续理顺,涉及长城遗址的煤矿开采仍存在安全隐患,煤矿采空沉陷区综合治理仍未纳入文物监管体系,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三防”运转维护费等费用需列入常年专项预算等,需今后努力加以解决。4、整改措施加强自身修养,坚定拒腐防变意志。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反腐意志和能力,遇到文物违法和问题整改情形,不搞变通,不接受请托,不参加宴请,严格按规矩办事,直到整改合格为止,绝不心慈手软,不留后遗症。积极开展党的纪律教育工作,通过集中学习,布置任务自学,总体解读,分块逐条细学,认真记录学习笔记和书写心得体会,提高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5、下一年工作打算密切关注涉长城资源煤矿开采动态加快收集整理涉长城资源煤矿开采调整优化设计方案,通过政府协调督促,召开由能源地质和文物等相关专家参加的评审会,以长城安全为前提,审核评估地质支撑稳定性,一经通过,常年备案存查,规范煤矿开采操作行为,对于越界开采违规开采行为视为故意,适用新文物法,严查重处,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加大违法成本,真正起到打击文物违法犯罪震慑作用。日常巡查中重点关注的煤矿有:新民镇的新阳矿、盛海矿、府新矿、东峰矿、瓦窑坡矿、沙沟岔矿;庙沟门涌鑫矿、三道沟工农矿、木瓜鑫泰矿等9家煤矿,仔细观察地面变化情况,一经发现立即报告,及时处置。加强对煤矿采空区综合治理的监管煤矿采空区综合治理行动起于2021年,但2023年2024年因故中断,明年将重新启动。其基本模式是各待治理煤矿向自然资源规划局专户缴纳治理基金,自行设计方案,自规局审核批准,各煤矿自行实施,擦边规避了文物监管。2023年下半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神府,以文物保护为抓手,造成各要素部门全部被动配合调查,好多重大项目停滞。煤矿采空区综合治理项目原管理体系是存在弊端的,理应由自然资源规划局牵头并督促落实林草、文保、环评等要素审批,使其合法合规妥善实施。我们也应主动对接,加强与资规局沟通协调,促使其在审核综治方案时,将文物保护因素列入审核评估范围,杜绝未取得文物批准意见擅自动工的行为和事件。打好长城问题整改三年行动攻坚战按照市政府关于《榆林市长城资源核查方案》工作要求,市局安排队伍于2023年冬对我县长城资源进行为期三个周的全面核查,核实并反馈我县涉及长城资源问题591处,其中本体存在问题101处,下发了问题清单,市政府专门出台了《长城问题整改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要求建立台账,逐项整改审核销号。我单位于今年11月份对长城本体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整改,大部分可消号,但仍存在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问题近500条未动,主要涉及的问题可概括为:国家电网供电杆线塔;三大运营商及铁塔公司通讯光缆杆线铁塔以及配套供电等设施;水泥路穿越长城墙体、与长城墙体近距离并行;人畜饮水高位水池;村民祖墓;窑洞房屋以及无关的非法建筑物、构筑物等,问题众多繁杂,沟通协调整改难度大,但刻不容缓。2025年是长城问题整改攻坚年,我们要做好全身心投入准备。工作思路和方法大致为:建立台账,现场核对,认领整改任务,确定整改主体,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政策补助和相关问题,成立整改督导组,全面整改落实,逐项消号,整改不到位绝不松手,力争打赢这场攻坚战。继续配合“四普”对长城资源的复核补录工作,尽早获得普查成果信息。全国长城资源专项调查起于2007年,调查范围为长城大边线二边线及相应一公里范围内的遗址遗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起于2008年,是对以县为单位的县境内所有遗址遗存进行登记录入,但不包括长城资源专项调查的范围。两项普查成果公布应用后,发现有好多问题:长城资源调查漏掉了38处墩台遗址,“三普”中登记了一部分墩台遗址,有重登有漏登,重登的遗址名称不一致,描述不统一,坐标大量偏移,信息误差大。国家在安排“四普”工作运行后考虑到这一问题,补充出台了调查范围和认定标准,要求本轮“四普”中要长城资源全部复核认定一遍。我县是“四普”工作队进驻调查全市第二家,开展得早,国家新范围标准出台得晚,所以2025年仍需复核补录这一部分内容,调查队还得重新入驻工作一段时间。我们要继续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搞好配合服务,发扬府谷精神,把补录工作进行得更加顺畅完善。普查成果是今后文物保护的重要依据,我们要做好“三普”和“四普”成果应用的无缝衔接和过渡,尽早获得成果信息,特别是基本建设项目用地选址,审查时一定要对照“四普”的初步成果信息,不得在新旧成果交接过程中出现文物点被破坏和消失问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