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府谷县> 府谷县中医医院

府谷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 2025-04-01 08:32
单位名称 府谷县中医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健康提供医疗和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保健与健康服务;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住所 府谷县新区富康路1号
法定代表人 余良山
开办资金 1000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府谷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792万元 1192万元
网上名称 府谷县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44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院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卫健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新时期党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为指引,强化科学管理,突出文化内涵建设,改善就医环境,打造中医药特色优势,保持医院快速发展的势头,全院职工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在困难中砥砺前行,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克服了诸多困难,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全年无医疗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主要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全年总诊疗人次177968人,门诊次均费用107元,出院人次7109人,住院次均费用4196元,平均住院日8天,手术人次589人,业务收入7043万元,其中中草药收入达1016万元,诊疗总人次较上年度大幅增长,门诊次均、住院次均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大幅下降。二、强化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院党委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医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医院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党委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等形式,领导班子成员坐下来、静下心,认真开展学习。各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通过交流讨论、宣讲阐释、案例教学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二是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三个年”活动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健康府谷建设,持续巩固深化“转作风、树形象、优环境、促发展”专题活动,把“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落实到医院具体工作中,在全院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政治忠诚、站稳政治立场、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发展理念,着力增强干部职工解决问题、服务群众、化解风险的干事本领,以优良作风、过硬能力,攻坚克难,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三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加强党建工作。发挥了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全面履行医院党委工作职责,医院“三重一大”项目均通过集体民主决策,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形成党建、业务“一盘棋”格局。四是开展“三类五星、一支部一品牌”等活动为抓手,全面提炼、总结、推广了党建工作经验和做法,激发党支部活力。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广场、农村送医送药大型义诊活动18次。三、学科建设医疗综合服务取得了新突破。积极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持续提升医院核心技术水平。今年,医院将骨伤一科、骨伤二科合并为骨伤科,开展了椎间盘微创技术、关节腔镜手术、胆结石微创技术、双侧TEP手术、糖尿病新疗法等。康复科、急诊科、脾胃病科、老年病科、儿科、肛肠科等科室给予了政策倾斜,现已做大做强做精做细,通过培育,学科管理更加规范、特色更加突出、服务更加优良。抓中心建设,健康管理中心、康复示范中心、血液净化中心、皮肤美容中心建设,特别是健康管理中心建设,我院委托西安交大一附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为我院制定方案,以“珍爱生命、呵护健康”为理念,致力于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2024年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业务情况,全县中小学生体检7050人,单位体检1886人,个人体检2102人,职业病体检564人,同时我院还为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要求的干部群众设置个性化定制体检套餐、慢病风险评估及干预管理等服务,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其中老年病科、儿科、康复科申报为市级重点专科建设,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四、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今年,医院共选派18名中青年骨干到西安、苏州、榆林等大型三级医院进行深造学习,院科两级领导参加短期国内专业技术和管理培训班共144人次,为中青年人才和中层领导发展提供平台和快车道。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通过医院积极争取,经县人社局和卫健局分配到我院15名医学类本科生,这些都是留得住、用得上的后备人才,计划选送到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进行定制培训。进一步增加新鲜血液,形成人才梯队建设。同时,我院紧紧抓住医联体和专科联盟这个大好机遇,与陕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西安大兴医院、苏州市各大医院等建立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下沉,其中苏州市卫健委选派妇产科、影像科、超声室3名专家,为期6个月的蹲点式医疗服务,西安大兴医院选派内科、内分泌科、老年病科等专家轮流定期坐诊、手术、查房、学术讲座等。陕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选派1名肾病专家为期6个月的蹲点式坐诊,陕西省康复医院选派2名康复治疗师为期6个月的蹲点式坐诊。通过省级专家蹲点式的传帮带教与精准发力,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了冠脉CTA、MR、CT增强扫描重建,特别是对神经、骨关节、腹部等多个系统的MR增强技术进行指导教学,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了首例CT冠状血管成像技术、气管插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技术、经脐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开展了阴道超声、盆底超声、妇科三维超声、腹直肌超声等新技术新业务,填补了我院在该领域的空白。通过省内外专家不遗余力的帮扶,我院在专科建设、技术提升、人才培养、科室管理,操作流程等方面有了新突破,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五、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加突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我院着力推动中医药特色服务,将中医药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百姓健康。一是坚持中西医结合,强化中西医临床协作,举办全县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规范化管理学术会议及乡镇卫生院院长、各医疗机构内科医生培训1次。举办全县基层中医药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及适宜技术培训暨慢阻肺日科普讲座1次。各种院内业务知识培训29次。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应急救治联合攻关,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康复科、儿科、内科、老年病等科室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二是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三是中医养生和康复服务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使用中医。存在问题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第一议题”制度落实不到位,党的二十大精神没有真正走深走实、学深悟透,不能很好把握。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有差距,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还有不足。发挥中医药服务功能不明显。中医治未病工作开展不充分,中医类人员配备不合理。医防融合创新性不强,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还未彻底改变,健康管理中心对“三高共管六病同防”的作用发挥不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肾病综合征、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等并发症”)。整改措施1、改善医院就医环境,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2、加强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一支部一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3、加强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优质服务。4、医院持续推进学科建设,打造骨伤科、康复中心、老年病科等特色专科品牌。5、引育并重,激发了人才发展新活动,开展了腹腔镜、关节镜、镇痛分娩等新技术、新业务,急诊急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增强医院发展后劲。6、加强传统中医诊疗(如针灸、理疗、推拿、按摩等),真正为老百姓提供“简、便、廉、验”的诊疗服务,彰显中医药独特优势。八、下一年度工作打算1、是招聘、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高尖端人才,开设介入治疗(DSA)、重症医学科、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肿瘤科等学科建设带头人。2、是深化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改革力度,强化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为适应DRG付费制度改革,赋能医院“控费降本、提质增效”助推医院精细化运营,实现高质量发展。3、是开设普惠托育服务,为全院职工提供0-3岁婴幼儿福利性托育服务2个班,解决职工“带娃难”实际困难。4、是规模建设,服务社会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原则,建立消毒供应中心,为区域内民办医疗机构、诊所、医共体单位提供同质化服务。5、是本着区域内错位发展,填补空白的原则,建立康复中心。6、是设立康养中心,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及病患的照料问题;四是建立妇儿保健中心,弥补区域内空白,提供生命全周期的保健服务。7、是建立血液净化中心,区域内错位发展。8、是抓住市场需求,建立皮肤美容中心。9、是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突出治未病理念,融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健康检查为一体,建立健康管理中心。10、是建立中药材配置中心,集中药饮片炮制、煎药、膏方、道地(名贵)药材储备于一体。11、是将国医馆改造为医养结合(康养)中心,为全县老百姓及周边群众老年人、慢性疾病等人群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医疗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73550X61082211A2101有效期限:自2021年12月01日至2033年2月26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