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省市主管部门和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守初心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2024年我中心充分利用已建成的5处农膜回收网点累计回收废旧农膜52.39吨,为群众置换新膜26.19吨。农民群众对残膜回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农膜回收水平稳步提升。(二)持续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指导,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和后续管护,完成新建卫生厕所1370座,提升改造卫生厕所1462座。为民办实事示范推广农村旱厕不锈钢防臭盖200个、厕所用压圈垃圾桶5600个、厕所用方头便池刷5600个、人居环境整治垃圾捡拾夹2320个。(三)配合农业农村局进行陕北长城沿线农业节水模式示范推广,我中心积极对接各项目实施主体,促进了各子项目前期预审等手续办理进度,为各实施主体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工作,推动了项目的顺利进行。省级评审中,在全省十个示范模式县中,府谷县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优秀示范县,奖励300万元,作为下一年度推广经费。(四)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分散利用量调查对2023年度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全县6个村120户农户、16个经营主体中开展秸秆分散利用量入户调查,并将数据意义录入系统,为建立府谷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和国家、省、市、县四级秸秆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提供基础数据。(五)开展农作物病虫防控,筑牢绿色农业屏障,以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技术措施为主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辐射带动绿色防控技术在全县推广应用,在有关实施主体、村集体经济、科技示范户农业生产过程中示范推广了电动喷雾器100台、黄板5000张、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500公斤、推广除草布144卷。(六)创新推广农村有机废弃物回收桶,助力和美乡村建设,选择五个村作为示范免费发放了农村有机废弃物回收桶380个并逐村进行了现场培训。积极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自觉爱护环境,营造洁净美丽家园。(七)建设秸秆燃料化示范基,引领绿色发展在孤山镇李家洼村建设秸秆燃料化示范基地1处,为75户居民免费发放了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和生物质燃料,并举行了秸秆置换生物质颗粒燃料试点及生物质专用炉具现场发放培训,进行了具体的操作示范,形成置换模式,引领了农村绿色循环发展。(八)排查沼气安全隐患,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经排查发现全县有7户户用沼气在继续使用中,但管线灶具均已老化,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我中心安排资金逐户为群众更换了沼气灶、净化器、管件等,受到了沼气用户的一致好评。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通过新能源示范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农村新能源科学技术和农村能源新产品的进村入户,发挥了农村新能源产品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为我县的农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工作进一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切实规范了我县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做到了应收尽收、使废弃物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创建了良好农业生态环境。截至目前,5处回收站点已完成地膜回收库建设,累计回收废旧农膜52.39吨,为群众置换新膜26.19吨。存在的问题我们实施的多个项目,均没有配套专门的工作经费,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希望可以配套部分专项项目工作经费。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认真整改,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持续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改进措施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我们所做的具体工作面对的对象全部是农民,所服务的场所都在农村,在工作中,我们积极深入基层,宣传指导,把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位农民群众,坚持做到笑脸相迎,热情服务,尽最大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为群众办实事。求真务实,树立良好形象我们的工作长期与农民打交道,形象好与坏,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效益。为此,我们以行风建设为旗帜,结合本站的实际工作,提出自身形象的建设目标:即敬业为农、优质服务、团结务实的农业人形象。下一年工作计划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的残膜回收、“以旧换新”指导工作;进一步引导农民增强废旧农膜回收意识,科学使用地膜,防治地膜污染,充分促进我县农膜利用的减量化、循环化、无害化。加快种植业生产方式与配套关键技术、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技术等推广应用。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全县“厕所革命”建设:积极做好2025年农村改厕工作的上传下达、报表调度、办公室档案整理工作;积极协助农业农村局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技术指导、服务培训等工作。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分散利用量调查:继续对2024年度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将数据意义录入系统,为建立府谷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和国家、省、市、县四级秸秆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提供基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