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长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子长市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地质环境提供监测服务。重点地质灾害监测、预测、组织实施灾害整治工作,开展地质遗迹保护。 | |
住所 | 陕西省子长市城关中学大院第三排1号 | |
法定代表人 | 秦源水 | |
开办资金 | 27.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长市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万元 | 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2024年以来,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全体人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指导下,严格按照年初工作计划,积极履行本单位职责,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重要精神,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扛起地质灾害防治重大政治责任,锚定地灾全年“零伤亡”工作目标,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坚持不懈怠不放松,以极端负责的态度,持续深化落实“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出预警、果断撤离”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加强巡查排查,严格值班值守、发布预警和“叫响叫应”,积极会同各相关单位全力抓好防灾工作,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基本完成了所定目标任务。现就2024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一)扎实开展隐患巡排查。全市现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08处,其中滑坡63处,崩塌45处,受威胁群众615户1772人,潜在威胁2743孔(间)窑(房)及9083.2万元财产安全。根据年初计划安排和省、市工作要求,报请市政府印发《子长市冬春季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监督指导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各相关单位集中力量,重点对在册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累计组织开展排查741点/次,认真做好排查记录、建立风险隐患台账、落实落细各项防范措施。汛前对111处在册地灾隐患点受威胁群众更新发放避险明白卡691份,发放隐患点监测员《地质灾害监测记录》111本。(二)积极推进“双控”风险核查。2024年省自然资源厅下发我市地质灾害风险区图斑共1301处,我站结合任务图斑情况和防灾工作实际,每周召开核查工作协调会,汇总阶段性核查成果及存在问题,讨论下一步核查计划,逐乡镇对接各技术单位,各防灾责任人积极配合技术单位开展现场核查,确保全面提高了调查工作效率,加快了任务图斑核查进度。1301处风险图斑已全部完成现场核查,完成了系统填录。5月7日,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雁林带队对我市“双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截止目前地勘技术单位野外调查认定的风险区共192个,其中极高风险区3个,高风险区43个,中风险区146个,威胁1128户2990人及2.82亿元财产安全,我站已组织技术单位逐个移交相关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三)认真编制年度防治方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延安市《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现状、冻融期巡排查结果及气象部门2024年降水趋势预测,我站认真编制并报请市政府于4月26日印发了《子长市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子政办发〔2024〕37号),划定了地质灾害易发区范围,明确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重要时节时段,报请市政府领导与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签订《2024年子长市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16份,夯实各级、各部门地质灾害防治职责。(四)扎实组织开展宣传演练。为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防治水平,今年以来,我站充分依托平战结合驻守单位和“双控”风险图斑核查单位,对涧峪岔、李家岔、余家坪、寺湾等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培训活动,活动邀请技术专家对地灾防治知识、防治工作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培训,使防灾责任人对地质灾害有了新的认识,监测员掌握了监测方法,提高了应急避险技能。汛前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完成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防抢撤”避险演练111次,累计参与2426人次,受威胁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基层防治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我站通过“5.12”防灾减灾日、“6.5”世界环境日、“安全生产月”、地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设立集中咨询点12次,坚持做到边排查、边宣传、边培训。(五)严格落实地灾值班值守。2024年我站始终坚持地质灾害防治24小时全天候值班,主要负责同志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处理工作中所遇到的突发情况。每日安排值班人员2名(一名主班,一名副班)。在雨雪天气或降雨期间,及时组织人员到点排查,积极调查了解各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并将变化情况及时汇报领导。今年我站进一步加强与应急、气象等部门信息共享,确保每日热线联系,积极开展短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和中长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联合市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10期,累计组织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转移撤离地质灾害受威胁群众764户1775人,并严格按照《陕西省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规定》,全面加强人员管控,坚决避免人员私自返回造成伤亡。(六)推进其他重点工作进度。一是严格按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管理办法,全面推进栾家坪街道庙湾沟滑坡治理工程和南沟岔镇陈家山崩塌治理工程的初验整改和终验准备工作。二是积极推进安定镇1:1万城镇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调查评价收尾,配合省地调院开展余家坪镇1:1万城镇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调查评价野外调查。三是加强对已建53处219台专业监测设备的运行维护,确保设备不被人为破坏,在线率不低于95%,强化“人防+技防”预警能力提升,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村到户到人。(七)储备2025年防治项目。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我站主动对接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并组织业务骨干谋划2025年地灾防治项目申报入库工作。一是申报涧峪岔镇和李家岔镇一比一万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二是申报2025年计划安装4处在册隐患点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按照市级单位结对帮扶工作统一部署,我站结对帮扶马家砭镇焦家河村,全体人员积极帮扶焦家河村李家畔组21户已脱贫户。2024年我站根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积极调整驻村队员,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帮扶村开展调研,发现并解决问题,协助焦家河村巩固精准脱贫成果,推动劳务输出、产业养殖、大棚、工棚、教育、医疗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二、存在问题及困难虽然我们在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市地质环境结构复杂且地质灾害发生具有随机性、突发性等特点,加之今年降雨较往年偏多7%,多次出现大范围、长时间强对流天气,土壤含水率较高,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一是目前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双控”点多面广、危害对象多、预防时间长,致使处于部分防灾人员容易出现厌烦、厌战思想,甚至出现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二是部分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新增的风险区数量多、面积广,基层地灾防灾责任人的防控范围扩大,日常防控难度增大。三是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中尚未对地质灾害“双控”风险区巡查员补助经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风险区警示牌制定经费等进行专项预算。三、工作创新及亮点202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多次通过专题会议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并科学研究部署防范应对措施。市地质灾害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了《子长市冬春季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市地灾专委办先后30次印发红头文件,对冻融期、两会期间及重要节假日期间的地灾防治工作再细化安排部署,集中力量对降雪、降雨落区的高陡边坡、工程施工、交通干线和开挖建房斜坡等重点地段进行全面排查。市地质灾害值班室未收到关于新的地质灾害灾险情报告。“五一”、“清明”、“端午”、“国庆”假期,全站人员克服困难、坚守岗位,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平稳度过,未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