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堡县> 陕西师范大学吴堡实验学校

陕西师范大学吴堡实验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31 19:42
单位名称 陕西师范大学吴堡实验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发展当地基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为宗旨。
住所 陕西省吴堡县新区杨家店村
法定代表人 罗坤
开办资金 9478.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478.7万元 7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和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我校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品牌植入新理念探索教育新内涵1.顶层设计战略部署,精耕细作抓落实自开办以来,学校充分发挥母体学校优质、成熟的办学理念,将蒲公英课程、教学模式、科学教育和全员育人等内涵品牌成建制的植入到师大吴堡的办学中。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陕西师范大学吴堡实验学校在校园建设和教学设施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确保了教学环境的持续优化。2.“蒲公英”课程理念引领,教学探究明方向本学期在总校组织下,共进行蒲公英课程线上宣讲4次,帮助全体教师对课程理念有深入的了解。为了扎实推进课程的落地与实施,在总校支持下,本学期开展了基于课程的课题研究的专项培训1次,成功申报吴堡县县级课题4个,全校小课题共40余项。3.打造学习新空间激发学生创造力在少年科学院的引领下,本学期逐步在完善基础设备,目前我校少年科学院共有32个探究项目,涉及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五个大的板块,全校480余名学生通过每周三中午午休时间,进入少年科学院进行探秘参观与体验,目前已全员覆盖,每周五为项目探究,通过项目发布、学生自主报名的方式开展,进行合作项目的完成。(二)教学质量为先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1.夯实教学基本功,推进教学规范化本学期共开展行政示范课1次,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5个学科5节课;全员亮相课共计46节。同时,通过每月动态考核120余次,进行每月常规课堂、作业教案检查,校级检查与反馈共4次,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反馈与限期整改,确保教学常规工作扎实推进。2.初探中学分层辅导精准提升学习效能本学期我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一方面通过使用智学网赋能练习效率,通过自动化阅卷与数据分析、个性化教学反馈等方面,提升教学精准度。另一方面,对七年级学生进行分层辅导,由骨干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分层作业辅导,制定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辅导内容,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提升和进步。本学期的四次素养质量监测中,三率均呈现上升,语文学科上浮25%左右,数学学科成绩不稳定,目前较为薄弱,需进一步加强;英语学科上浮15%左右,我校将继续加强分层教学与辅导的探索。3.专家引领助力支持教师专业成长陕师大吴堡实验学校在总校的辐射引领下,本学期共进行专家培训6次(王允庆、李坤珊),特级教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共开展通识类培训15余场、学科类培训50余次,先后选派43名教师参加陕西省、榆林市等骨干教师培训、新课程培训、教育信息化培训等,让教师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三)新学生见新成长素质提升新成果1.阳光运动助成长蓄力健康向未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每天阳光运动一小时”的号召,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每周4节以上常规体育课,以及每天入校即运动,确保了学生的运动量,同时还有课间艺术操,为我校艺术教师编创的室内蒙古族舞律动,武术操《千字文》、舒展拉伸《稻香》深受学生喜爱。2.艺术涵养浸润童年情操陶冶展风采为了让吴堡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我们因地制宜,以共同录播课、线上视频直播课和艺体老师实地指导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本学期管乐团开设9个声部,共计88名同学参加。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内容,我校课后服务在1+2+N的模式下,开设了12个校级社团,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四)创新育人新模式营造多元协同氛围1.实施“1+2+X”小团队,家校共育向未来本学期通过备班研讨会、教育案例分析、成立家委会等举措,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新局面。本学期共进行“新时代大先生‘1+2+X’备班研讨会”4次,沙龙探讨4场,共计48人次参与,在交流中提升了教育智慧及技巧。成立了第一届家长委员会,推选校级家委9名,其中一名主任、一名副主任,其余7位为校级家委委员兼年级家委负责人,他们将与学校携手,共建美好家校共育新景象。学生成长中心每月也会定期于月末进行随机电话访谈,本学期共计访谈336余人次,主要内容为听取家长在五项管理、师德师风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2.军人驻校抓习惯协同育人新局面我校在学生管理上采取了新举措,特别聘请了4名退役军人加入团队,全面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工作主要涵盖上放学安全;定期国防教育,军事训练等活动,本学期共进行六、七年级军训1次,国防教育课3次,徒步10公里拉练2次;同时还负责学生的午休管理,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本学期进行内务比拼活动2次,全学段覆盖;同时还负责学生行为习惯培养,通过日常的课间巡逻,为学生的安全活动提供保障。(五)后勤全力促保障服务贴心暖校园为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后勤保障中心定期检查校园设施,确保校园安全;监督营养均衡的餐饮服务,保障学生健康;维护校园环境卫生,创造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日常办公的保障,到师生午休、教师食宿的管理,都提供了贴心服务,为教育教育保驾护航。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们不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追求目标,但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教育资源,也取得了一些经济上的成效。成本控制。我们加强了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实现了经费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通过节能减排、节约用纸等措施,水费基本稳定在2500元左右,电费基本稳定在40000元左右,降低了办学成本。资源利用。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如图书、体育器材、实验设备等,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同时,我校图书馆已有35000册图书,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效应。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和社会声誉的增强,也间接带来了经济效益,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师资力量问题。教师短缺新建学校难以吸引优秀教师,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培训不足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我们将继续加强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提升整体师资水平。(二)学生适应问题。新建学校学生心理适应困难部分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心理问题未得到及时关注。我校将加强心理辅导设立心理咨询室,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三)家校合作不够深入。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家校联系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沟通不畅、合作不够紧密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加强家长学校的建设,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参与度。四、下一步工作计划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制定了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持续推进学校建设。加快未完成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学校按时投入使用。(二)加强师资建设。通过培养骨干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等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四)关注可持续发展。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我校将继续探索九年一贯制教育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为教师创造更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