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留坝县档案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依法收集和保管本行政区域内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形成的档案、资料,提供利用服务。对全县各立档单位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档案收集、保管、鉴定、查阅;档案展览、陈列、编研;馆藏档案资源安全保管、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 |
住所 | 留坝县紫柏街道办司法路 | |
法定代表人 | 李龙波 | |
开办资金 | 277.9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留坝县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3.8万元 | 25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10月11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赵淑华变更为李龙波。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治理体系建设,夯实工作责任制落实。一是积极推行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落实审核任务具体到周,分批次完成了34个立档单位的“三合一”制度审核、批复。二是加大档案工作宣传力度,大力推进依法治档管档。依托“6·9”国际档案日,“12.4”宪法宣传日,在紫柏广场设置展板和宣传台,利用电子屏幕播放《档案法》宣传视频,对群众关心的土地使用证、林权证、宅基地、婚姻档案、退役军人档案等民生档案问题进行现场答疑解惑。发放档案元素手提袋及纸质宣传资料200余份,提高全民档案法治意识。2.增强规范化建设,促进档案执法检查和档案安全保管。一是强化档案业务指导与年检执法。对我县8个镇(街道)、43个县直部门(单位)及驻留单位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在各单位认真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自查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检查档案组织管理、业务建设、安全管理三个方面情况。全面提升留坝县立档单位档案法治化管理水平和档案工作者的法治意识。日常工作中,业务指导股采取线上网络指导和上门现场手把手操作示范、业务交流讨论等方式加强档案业务指导。今年以来,对全县各级各部门累计业务指导100余人次,解答在立卷、整理、收集、归档中遇到的问题30余个。二是积极指导单位档案室开展目标管理认证工作。指导了江口镇、留侯镇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先行先期开展“AAA”创建,2024主要做好档案整理归档和数字化等基础性工作,创建期两年,计划在2025年6月前创建成功。三是落实好档案消防安全措施,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对灭火自动报警故障等消防设施进行了全面维修,增设了地下水泵房电子液位显示计,彻底排除了隐患。同时,严格按照“十防”要求,加强对档案馆库的日常监管,定期巡查库房,确保每个环节不出问题。3.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深挖留坝丰富历史资源。一是下发本年度接收计划,完成了211GB视频资料,接收了20个全宗单位档案实体1632卷28933件和数字化副本430592画幅。二是加强档案综合利用服务。县党性教育基地自建成以来,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切实将党性教育基地打造成为开展党史学习,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加强党性教育的红色矩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更加坚定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发展新局的作用。今年以来,共接待来自市县内外参观团队40余批次700余人次前来参观、举行活动。三是深化档案利用便民服务。民生档案全部实现数字化,为机关单位人员及群众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查阅利用服务。2024年,接待查档群众221人次,查阅档案677卷(件),提供档案复印件1387页。四是扎实开展档案编研,完成2024年共计6期大事记出刊。五是完成3期口述档案的采集。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村党代表、退休老干部、行业先进带头人等对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采集,全面挖掘留坝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口述档案记录传统民俗、古老技艺、家族故事等内容。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全年共接待查档群众221人次,查阅档案677卷(件),提供档案复印件1387页。为群众办理离婚、补办丢失结婚证、解决纠纷、落实工龄、职务晋升、办理退休等提供资料,发挥了档案在服务民生、化解各种社会矛盾、重难点工作突破等方面不可替代的凭证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单位重视档案工作的意识薄弱,档案法制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2.全县档案工作信息化水平还没完全适应新时代档案工作需要、档案管理现代化手段还相对滞后。(二)改进措施1.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按照建设数字化档案馆的要求,稳步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提高馆藏档案数字化率。2.加强档案业务培训,提升实操能力。根据我县档案工作现状,对全县档案工作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档案实操培训,提升档案人员业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强化规范管理,加强档案专家人才培养,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全县档案专业水平。3.继续开展档案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并充分利用“6.9国际档案日”、“12.4法制宣传日”、“档案归档月”等重要节点,进行宣传活动和举办档案知识讲座。4.继续推进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主动参与本县重大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要突出重要人物、重点项目、重大活动、地方特色“三重一特”档案资源建设,征集实物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等不同载体类型的档案资料,收集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民生等多方面内容的档案信息,特别是加大对破产改制企业档案的接收力度。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一是加大对有价值档案的征集力度,丰富馆藏资源,满足多元利用需求。定期对馆藏档案进行清点,合理调整馆藏结构,让档案资源更具系统性和实用性。二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馆员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鼓励他们提升档案整理、编研、数字化等业务能力,并及时了解行业前沿动态。三是围绕社会热点、地方文化等主题开展档案编研,形成高质量的档案编研成果,如专题史料集、大事记等,为利用者提供更深度的档案服务。四是注重服务反馈。建立档案利用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现场交流等方式收集利用者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改进服务流程,持续提升档案专业服务的满意度。(二)规范档案收集整理。法定档案应交尽交,口述档案征集不少于6人,照片档案、实物档案征集不留空档,新入馆档案电子化率100%,专题档案建立不少于3个。(三)强化档案业务指导。完善指导机制。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业务指导流程,明确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档案业务指导的具体步骤和要求,确保指导工作有序开展。例如,针对新设立单位制定从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到档案初步收集整理的全流程指导细则。安排专人深入各单位现场,实地查看档案管理情况,手把手教工作人员档案分类、编号、装订等操作方法,及时纠正不规范做法。(四)加强档案法治建设。一是开展各项档案法制宣传活动,利用“6.9国际档案日”、“12·4法制宣传日”、“档案归档月”等重要节点,结合“七.五”普法,加强档案法制宣传工作。积极在省市局等杂志和新闻媒体、网站上稿。二是健全执法检查制度。制定完善的档案执法检查工作制度,明确检查主体、对象、范围、频次以及检查后的处置办法等内容,使执法检查有章可循,每年对重点单位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执法检查,做到重点检查与测评复查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工作。完成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工作,以及相关单位的档案执法年检,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增强执法检查的权威性。三是提升执法检查队伍素质。组织执法检查人员参加档案法律法规、执法程序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对其业务知识掌握情况、执法规范程度等进行定期考核,督促他们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五)扎实推进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涵盖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全流程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环节的安全责任主体、操作规范以及奖惩机制,让档案安全管理有章可循。二是建立档案安全应急预案,针对火灾、水灾、盗窃、数据丢失等各类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规划好相应的应急处置流程、人员分工及资源调配方案,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其有效性。三是提升人员安全意识与技能。定期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参加档案安全知识培训与技能学习活动,包括消防安全、信息安全、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内容,提高他们对档案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应对安全问题的实际能力。四是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提升档案信息基础设施设备和软硬件安全水平,做好电子档案异地备份工作,保障档案数字资源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