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岚皋县农村经营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指导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及资产管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及土地纠纷调解仲裁、农村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工作,承担农村经济统计工作。 | |
住所 | 岚皋县城关镇文化广场4号楼902室 | |
法定代表人 | 刘学军 | |
开办资金 | 48.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岚皋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8.2万元 | 4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村集体经济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我单位指导各村立足村情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着力打造出一批“实力强、特色明、管理好”的经济强村。1.依托支部引领和能人带动,建强集体经济组织。(1)发挥村级党组织引领作用。(2)健全人才选育机制。2.精选产业路径和经营类型,激活壮大集体经济。(1)活集体资产增收。(2)国企帮带增收。(3)发展特色产业增收。3.完善配套政策和保障机制,实现稳健持续发展。(1)出台指导意见。(2)加强政策扶持。(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加强主体培育。制定出台2024年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方案,组织申报各级示范工作的创建,将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目标、提升目标分解到各镇,实现村村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二是加强指导培训。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发展,提升合作社理事长和农场主的运营管理能力,增强合作社、家庭农场主体实力。组织1、2次示范主体法人到省、市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建设、运行、管理做全面系统的培训学习。三是规范管理。大力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宣传服务平台的应用和财务管理软件的规范管理;加强对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管理及“一码通”管理服务和“随手记”记账软件的推广应用;强化“空壳社”治理。分类甄别“空壳社”,形成问题台账,建立分类处置管理清单。(三)农村宅基地审批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做好宅基地违法行为执法。对举报线索和动态巡查发现我县各镇宅基地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全县共查处宅基地违法4起。三是常态化参加城关镇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由于城关镇地处城镇开发中心,加之“双高”建设拆迁量大,致使农村建房需求量和审批管理难度大,为进一步规范城关镇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我单位常态化参加城关镇的农村宅基地审批“三到场”。(四)农村承包土地纠纷仲裁及流转服务。一是流转体系建设有序加快。进一步加强县、镇、村三级土地管理体系的建设力度,尽快出台我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的政策和管理措施,以规范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程序,加强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服务指导工作;二是土地流转抵押有序推进。加强与建设银行岚皋县支行合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县全面开展土地流转抵押,推进农村“三变”,扩大农民群众的收益权,解决农户发展的资金瓶颈;三是加强与司法等部门的合作,主动深入基层了解矛盾发生的根源,将矛盾及时消化在基层,同时为却因矛盾纠纷而要进行司法救济的农户提供必要的帮助。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1.为进一步规范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全力推进村组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严格落实“村财镇管、“四议两公开”审批、“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等三重监管体系,精准高效做好村集体经济全过程监督管理。同时,扎实开展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县共收集整改问题合同2994份,收回土地面积910亩,收回资产价值890.02万元,追缴合同欠款187.79万元。整改财务不规范村54个,立案7起,涉及村干部7人,切实把“严”的要求贯穿集体经济发展全过程。全面推广使用“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农村集体财务、资产、合同全部信息化管理,资金线上审批线上支付。截至目前,全县134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完成“陕农经”平台账簿初始化。平台录入资产卡片5086个,合同1784份,“银农直联”支付成功笔数135笔。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使用全留痕,确保平台发挥监管实效,堵住集体“三资”监管漏洞。2.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685家。全县已培育市级以上示范社3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8家,市级示范合作社21家),累计登记注册家庭农场605家;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农场37家(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13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4个);2024年,组织申报省级示范农场1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认定了县级示范合作社12家和县级家庭农场11家。新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20家。组织指导注册家庭农场一码通173家,随手记85家。3.做好调解仲裁相关法律政策宣传工作,印制宣传单800份、宣传手册200余份,已开展2次宣传活动。4.对各镇进行常规化的巡回宣传指导,印制宣传单800余份、宣传手册200余份,到村指导180余人次,对镇农业分管领导、农技人员、土管人员及业务经办人进行了两次培训,培训人员100余人次;全县共查处宅基地违法3起,参加宅基地审批“三到场”60余人次。(二)经济效益:全县共累计整合各类项目扶持资金2.55亿元用于支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共涉及398个项目(以投资形式对接市场经营主体开展项目建设282个,涉及资金1.76亿元,占比69.02%;以自主经营方式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物业经济项目116个,涉及资金0.79亿元,占比30.98%)。2024年,我县13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益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19个村(社区)经营性收益达到50万元以上,年经营性收益100万元以上的村实现了“零突破”。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经人员素质与农经工作不相应适应。2.农经工作经费没有保障。3.集体经济发展主要靠自上而下推动,内生动力不足。4.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欠规范。5.农村土地流转及仲裁欠持续。(二)改进措施:1.夯实工作责任。2.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推进。3.深化政银合作,强化“三资”管理。4.严实督导考核,促进质量提升。5.注重矛盾纠纷排查。6.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建立健全农经管理体系,提升农经管理队伍的综合水平。一是实现人权、事权、财权的匹配,配备专职人员从事农经发展工作。二是通过定期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农经干部的政治素养,不断提升其贯彻落实政府与党各项政策、方针的能动性。三是要加大职业道德的教育力度,切实提升农经干部的综合素养,使得广大农经干部能够树立全新全新为群众服务、爱岗敬业的良好理念与意识。(二)全方位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引导、专项资金、项目安排、人才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对农经工作给予倾斜和重点支持,为农经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将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建立以支部联建为核心、以产业联盟为路径、以资源联享为目的的“三联”工作机制,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确保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持续发挥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一是落实镇党委、政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主体责任,建立组织、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加强县镇农经工作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二是大力推行“四种模式”,激活农村资源要素适应市场配置,推动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健全集体“三资”使用管理与财会制度,规范财务运营,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推动良性运转,确保集体资产增值保值。(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强化部门联动等工作力度;加强镇村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培训。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效能,为岚皋县农业农村领域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被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评为县级优秀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