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王益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负责王益区范围内兽医兽药、生猪屠宰、农机、农产品质量、渔业、果业、农资等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开展日常和专项执法检查,并依法查处相关违法案件。承担法律法规直接赋予区级的农业领域执法职责。承办有关部门移送案件的相关工作。负责群众对兽医兽药、生猪屠宰、农机、农产品质量、渔业、果业、农资等方面违法行为举报的核查处置。 | |
住所 | 铜川市王益区健康路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小刚 | |
开办资金 | 19.8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26万元 | 1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王益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局党组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坚强领导及精心指导下,我队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农资打假及生猪屠宰监管工作,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全面开展涉农违法案件查处等工作,从源头上保障了农资及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汇报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培训班(线上、线下),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同时,加强执法人员的自学能力,利用闲暇之余学习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文书制作及执法要点等执法办案相关知识,同时,学习农资市场管理制度、农资经营户信用分类监管规范、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登记等内容,全年累计参加培训2次,2名执法人员共计48学时。(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农业执法良好氛围结合“3·15”、“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活动,组织农业执法人员深入市场、企业、镇(办)、村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农资打假、扫黑除恶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资料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农资识假辩假知识。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0余份,张贴宣传画报30余张,接待咨询人员600余人次。(三)积极培训,激发遵纪守法内在动力邀请市支队专家为农资经营主体授课,就农资经营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及典型农资案例和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了解读,全区19户农资门店经营人员均参加了培训。(四)加强日常监管,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为重点,开展春、夏、秋冬、联合执法等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农资经营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来累计开展执法检查30余次,检查农资门店80余家次,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4份,办理农资违法案件2起,罚款金额共计2000元。(五)加强生猪屠宰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屠宰生猪行为扎实开展生猪屠宰监管巡查工作,大力宣传扫黑除恶行业乱象专项整治成效,坚持源头治理,及时消除私宰苗头,确保肉品质量安全。累计开展巡检查10次,出动执法人员20余人次,检查生猪养殖基地及既往私屠滥宰易发高发风险点30处(户)次,未发现违法违规现象。(六)对种、养殖生产基地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查处无生产记录和生产记录不全、违法使用高毒、禁用农药和超范围使用农药等违法行为;违法使用禁、限用兽药、将人用药用于动物、违法添加“瘦肉精”等禁用物质、私屠滥宰和注入非法物质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累计检查种、养殖生产基地30余家次,经检查,未发现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七)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专项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工作。重点针对农资经营人员宣传《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农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发放宣传资料1800余份。二是不断加强农药经营门店的监督管理,督促农药经营人员切实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职责,按要求做好回收、处置台账。累计开展检查30次,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检查农资门店60余家次。三是协调铜川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农药经营门店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置,截至目前,各门店总回收量约约2.5吨。(八)积极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上门授牌活动,全力推动法治建设工作向纵深迈进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进行上门授牌,并对他们在农村学法用法工作中所作的努力、发挥出的带头作用表示充分肯定和诚挚感谢,告知示范户悬挂标志牌既是农村法治建设的一项工作,更是一份荣誉担当,希望示范户珍惜这份荣誉,当好农村法治建设的示范户和宣传员,自觉以身作则,带头学法用法,引导家人和附近群众多学法律知识,积极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推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王益蔚然成风。累计为全区26户“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完成上门授牌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做好农资市场日常监管,规范农资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杜绝假冒伪劣、冒用质量标志等违法行为发生,保障全区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而保障了农民和消费者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三、单位存在的问题一是法律法规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中还存在差距,对农业法律法规的学习较零散,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在农业农村领域中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导致普法效果不佳;三是由于机构改革未完成,目前编制6人,实有3人,无法满足农业农村领域执法工作需要。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大学习力度。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阅读书籍、参加培训、观看视频等方式持续学习,不断提高法律法规在农业工作实际中的应用;二是加强宣传力度。采用新媒体平台以及法律讲座进行培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农民依法维权意识,提高普法效果;三是加强队伍管理。积极与编办、人事部门对接,不断充实农业农村领域执法力量。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加强学习,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加强《农业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涉农法律法规学习,按时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涉农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执法、办案水平。2.深入开展普法宣传。为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法律意识,通过检查、宣传、授课等多种活动,多种途径进行普法宣传。3.加强农业执法案件查处力度,规范提升行业监管水平。建立农业执法协作机制,不断优化信息共享、协查配合、案件移交移送等程序,完善联合执法体系、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杜绝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等事件的发生,实现依法行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