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堡县> 吴堡县文物保护所

吴堡县文物保护所

发布时间: 2025-03-31 17:58
单位名称 吴堡县文物保护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文物调查、保护、研究、宣传等工作,促进文物事业发展。
住所 吴堡县宋家川镇新建街光明巷20号
法定代表人 任增龙
开办资金 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堡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13万元 37.7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本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在省、市文物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顺利开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坚持党建引领,坚定文保发展方向。吴堡县文物保护所党支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抓牢学习教育,最大限度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二是强化支部建设。完善支部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支部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积极开展支部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专题学习会12场次等举措,最大限度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党员在工作中勇挑重担,以身作则,带动全所人员共同为文物保护事业贡献力量。强化后勤保障,严格落实责任,持续推进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力促进党建与文物保护工作深度融合。(二)坚持最小干预,做好文物保护监管。文保所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积极践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统筹做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修缮和周边防护等工作。加强文物修缮管护工作,加大古建抢险加固工程的投入,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确保文物的保护和传承。开展了全县馆藏文物、田野不可移动文物、各级文保单位日常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专项巡查工作,实地对我县馆藏文物、各级文保单位进行消防隐患排查,在排查过程中出现各类消防安全隐患,登记备案,积极整改,将整改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信息反馈。(三)坚持传承发展,推动文化阐释研究。聚焦铜城文化时代价值,梳理吴堡文化发展脉络,扎实推进文化研究深度和广度,深入挖掘,让文化“有内涵”,守正创新,不断提升阐释和传播能力。积极对外宣传吴堡石城、川口村毛泽东东渡黄河旧址、柳青故居三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打造吴堡特色旅游,让文物与吴堡的经济发展相融合,并发展为对外宣传吴堡的一张特色名片,讲好吴堡故事。(四)坚持推陈出新,强化保护利用路径。文物保护所每月组织工作人员,对我县二十处县级以上文保单位,进行全方位的安全巡查,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积极整改。为做好馆藏文物库房的保护管理工作,对藏品库房进行了提升改造,除安装三道特级防盗门以及红外探测报警器外,为做好库房的除湿工作,在库房内放置了充足的干燥剂,改善了文物库房内的环境情况。同时做到库房钥匙分人掌管。库房、值班室均配备消防灭火器,并建立了微型消防站,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和组长带班制度,落实责任到人,严防死守、警钟长鸣。为全面提升文物保护研究所的科研能力与专业技术水准,我们主动组织工作人员参与众多文物保护领域的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以持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我们亦强化了与兄弟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先进的文物保护经验与技术手段。(五)积极配合全县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做好各项目前期考古勘探等相关工作。配合县文旅局,完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堡石城保护维修方案的编制和上报工作,并通过了省文物局的评审,为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辛家沟寨子山遗址保护维修方案进行了编制和上报,等待上级文物部门的审批。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一)加强文保宣传教育。在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制作文化遗产图片展板,组织讲解人员向群众讲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组织单位工作人员发放图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及宣传用品1000余份。制作文物保护普法宣传动画视频专题片,并持续在吴堡县文化广场电子大屏幕滚动播放宣传等方式对我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及法律、法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彰显了文化遗产的社会作用与功能,增进了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文物保护单位吴堡石城南门外摩崖石刻以及太平寺弥勒殿因长年暴露于室外经历日晒雨淋,发生了自然风化现象,我单位以上两处文保单位进行了防雨、防晒、防自然灾害的保护工作。榆林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我单位积极配合市文物普查队全面梳理归集“三普”登记的文物相关文件和资料信息,并组织骨干参加市普查培训班,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在文物普查过程中严格按照《吴堡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吴堡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吴堡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开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文保员普遍存在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不到位现象,网格化管理未能有效落实,微信应用不及时、不到位。2.文物工作人员文物保护专业知识不足,我单位将积极开展文物保护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单位工作人员文物保护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专业知识水平。(二)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文保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文保员的培训和管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同时,推动网格化管理有效落实,确保微信等通讯工具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及时、到位应用。通过定期考核和奖惩机制,激励文保员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文物安全。2.提升文物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定期组织文物保护专业知识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提高工作人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各类文物保护领域的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拓宽视野,提升业务水平。通过内部学习和外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文物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按上级要求做好全县各级文保单位的日常安全巡查工作。做好全县田野文物及全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定时安全巡查,推进文物保护单位消防设施配备工作,做好巡查记录,信息反馈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加以整改。2.做好申报吴堡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力争在2025年能批准公布。3.配合县内重点项目工程,切实做好现场考古、发掘、清理、调查工作,确保各项重点工程实施文物保护科学决策。4.继续做好石城开发保护相关工作确保相关资料完善。5.做好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6.增加业务培训,在盗掘案件及自然破坏易发生地区,对全体职工及当地文物保护员和群众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培训,将保护意识普及群众,呼吁广大群众参与到保护文物遗址的行列。同时定期在职工内部召开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更好的开展相关工作。7.积极配合市文研所,完成吴堡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2024年11月7日至2029年11月7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在盗掘案件及自然破坏易发生地区,对全体职工及当地文物保护员和群众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培训,将保护意识普及群众,呼吁广大群众参与到保护文物遗址的行列。同时定期在职工内部召开业务培训,增加业务水平,更好的开展相关工作。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